奮起湖便當飄香一甲子 靈魂人物林金坤助奮起湖便當走紅
對台灣人來說,便當是相當熟悉的回憶,其中奮起湖便當就相當有名,不僅曾被便利商店復刻過,在過去,也曾經為阿里山奮起湖博得了便當王國的美名,時至今日,仍然是不少台灣民眾心頭的好味道。
奮起湖便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當時,台灣各地鐵路車站就已經出現掛著大型木盒,向旅客兜售便當的小販,到民國40年代,隨著阿里山林業鐵道的發展,奮起湖逐漸成為重要的中繼站,從嘉義到阿里山的蒸汽火車需要7-8小時的行程。當列車到達奮起湖時,正好是中午時分,火車需要在此停留約20-30分鐘添水加煤,恰好讓乘客有機會下車休息用餐。
然而,當時旅客都是從嘉義山下訂便當,因此到了山上都變成酸便當。林金坤看準商機,1966年,把家裡的麵攤轉變為登山飯堂,食堂就在月台出入口,便宜又好吃的飯盒在食客「吃好道相報」後,逐漸打出名號,一天最高可賣出超過千碗便當。
不過到了1970年代,隨著阿里山公路的通車,鐵路搭乘人次大幅減少,奮起湖便當的銷量也受到影響,林金坤除了便當外,也開始經營「奮起湖大飯店」,並大力推展在地觀光,而在電視媒體的採訪和超商通路的開發下,奮起湖便當再次受到大眾矚目。
2002年,統一超商集團專訪了林金坤,並合作推出「奮起湖御便當」在全台銷售,這不僅讓更多人認識了奮起湖便當,重新帶動了奮起湖的觀光發展。如今,奮起湖便當已成為當地重要的觀光元素之一,飯盒盛放的不僅是米粒、雞腿、蔬菜,而是承載鐵道記憶的歷史結晶。
阿里山鐵路的便當王國1995-05-05/聯合報/34版/鄉情
【記者林秀芳╱嘉義報導】在阿里山公路未通車前,火車走道奮起湖,就會聽到「便當!便當!」的叫賣聲……「便當!便當!」當阿里山的森林小火車發出嘟嘟的鳴笛聲時,車上旅客的肚子多半也跟著骨轆轆地叫著,然後上千個香噴噴、熱騰騰的飯盒火速給抬上列車,這樣人氣蒸騰的場面,已經是奮起湖火車站十年前的往事了。
在民國七十六年,阿里山公路未通車前,林務局從嘉義開往阿里山的森林小火車,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當地人乘坐小火車通勤的,每一列車少說也有近兩千人。當年奮起湖飯盒產量最大的登山食堂子弟兵之一的林金坤,回憶起那一段風光的日子,既懷念又心酸。
說來心酸當年的登山食堂,在公路通車後,變為今日山莊;而林金坤本身,也順應社會休閒風潮,轉而經營休閒飯店,目前已是奮起湖大飯店的董事長。當年「便當王國」的前塵往事,亦如浮光掠影般,在他眼前輕輕掃過。
奮起湖的「便當王國」起落,幾乎等於是林金坤成長的悲歡歲月。大約是民國五十五年吧!奮起湖才開始賣起飯盒,之前,遊客所吃的飯盒都是從嘉義訂的,可是嘉義天氣熱,早上裝的飯盒,到中午早已發酸,許多乘客都是這麼忍受著。林金坤說,在奮起湖還沒有賣飯盒的時候,地方人士多少還是仰仗鐵路的過客維生。當林金坤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就得幫母親賣麵。每回聽到火車的鳴叫聲,小小身型的林金坤,就得頂著八碗麵趕向月台等候。通常是木盤隔開,下層六碗,上層兩碗,連大人拿著尚且不穩,何況是十歲的小孩子。
最讓林金坤難忘的是,月台的窗口高過碗盤,有時沒拿好,麵湯就淋得全身濕答答的,即使是這麼狼狽,林金坤還得等客人吃完,迅速上車收拾碗盤,趕在火車沒開動時迅速跳下車。童年有大半時間,就是在月台上上下下度過的。
最新文章
-
曾經是台灣首家精品百貨 SOGO敦化館歷經31年迎來熄燈
2025-11-25 -
被迫在充滿毒氣環境工作 1972年美商飛歌電子廠女工中毒致死事件
2025-11-25 -
【讀者投稿】我的光復節意義
2025-11-25 -
1994年李登輝總統喊出「每坪六萬元勞工住宅」
2025-11-24 -
林安可中職七年成績耀眼 加盟日職挑戰更多紀錄
2025-11-24 -
萬念俱灰竟由愛生恨!1959年南投滅門大慘案
2025-11-23 -
阿扁這造型誰能不驚呼? 昔日變身秀震撼鏡頭
2025-11-22 -
1995年衡陽路大火 燒毀16家布莊、銀樓及商店
2025-11-21 -
紀錄朱西甯、劉慕沙的文學伉儷情深 朱天文執導《願未央》呈現第一代省籍戀情
2025-11-20 -
曾是台灣「十大槍擊要犯」 段樹文陰錯陽差遞補成桃園市議員
2025-11-19 -
「嘉邑行善團」造橋鋪路嘉惠偏鄉居民
2025-11-19 -
台北東區「整形醫美」一級戰區 整形診所密度全台第一
2025-11-18 -
自許為新國家建築師!盧修一抱病跪下逆轉1997年北縣選情
2025-11-18 -
當年台中曾要蓋古根漢美術館! 胡志強拚文化城市 議會一席話全打回票
2025-11-15 -
30死、112傷台鐵最嚴重災難之一 1991年造橋火車相撞事故
2025-11-14 -
假釋犯持雙槍行凶3死1傷 逃亡14個月冤魂託夢竟離奇緝凶
2025-11-14 -
國營事業也有辣妹舞團 2010年台電公司「電心女孩」登場
2025-11-13 -
從挪威遠洋來台相識結緣 徐賓諾及紀歐惠夫婦定居埔里貢獻醫術
2025-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