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挖地熱救油荒 台灣第一座地熱發電廠啟用供電
在1970年代,石油危機席捲全球,台灣也面臨能源短缺的焦慮。1976年,國科會啟動地熱資源探勘,認為宜蘭清水地熱區擁有高溫、流量穩定的熱水資源,適合作為替代能源開發。1977年,中油陸續鑽探完成十多口深度逾1500公尺的地熱井,成為當時以國內技術自力研發的能源之一。
1979年,台灣第一座地熱發電廠就在宜蘭清水地熱區正式併聯供電。全盛時期,裝置容量可達3000瓩,象徵台灣在能源開發上的一大步。當時也嘗試將發電後的餘熱用於溫室花卉、溫泉觀光或農漁產品乾燥,期盼地熱資源能多角化。
然而至1984年,新聞已報導清水地熱電廠產能逐年下滑的問題。井口蒸汽壓力逐年下降,原本每年可發電800多萬度,那年已不到一半,連運轉成本都高於傳統火力、水力發電。經濟效益與技術挑戰讓地熱開發在當時蒙上陰影,清水電廠也因此停擺多年。後來,縣府雖多次規劃重啟並結合觀光資源,但實際推進有限。
直到2021年,清水地熱發電廠以公私協力模式再次商轉,成為台灣睽違30年後第一座恢復供電的地熱電廠,裝置容量約4.2MW,順利的話至少可供應約7000戶家庭用電,為宜蘭重新注入地熱發電的希望。
國內首座地熱電廠 下月中旬正式供電中油加速執行地熱開發計劃 清水16號井即將鑽探完成
1979-01-15/聯合報/02版/
【中央社宜蘭十四日電】
國內第一座地熱發電廠,將在下個月的中旬正式供電。
這座地熱發電廠,是應用中油公司在宜蘭縣三星鄉清水地熱區開發的第四號地熱井的能源進行發電。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為了早日促成地熱發電的正式供電,已經和台灣電力公司合作,進行輸電線路架設。目前這項輸電線路架設工程,正在積極進行,將在這個月底完成,我國第一座地熱發電廠,可望於下個月中旬正式供電。
【中央社宜蘭十四日電】我國第一座深達三千公尺以上的地熱井,將在下個月初,由中國石油公司台灣油礦探勘總處鑽探完成。這座深達三千公尺以上的地熱井,位於宜蘭縣的清水地熱區,編號為中國石油公司清水地熱區第十六號地熱井。
清水第十六號地熱井,是在去年夏天由中油清水地熱探井工程隊開始鑽探,截至目前的深度已達三千公尺,可望在下個月初完成鑽探。
清水地熱探井隊今天表示,在清水第十六號地熱井未鑽探以前,國內鑽探的地熱井大部份深度在二千公尺左右,清水第十六號地熱井,能夠順利鑽探,證明我國地熱井的鑽探技術,已經達到相當的水準。(下略)
最新文章
-
那年挖地熱救油荒 台灣第一座地熱發電廠啟用供電
2025-07-21 -
「元寶樂園」曾是南部囡仔的天堂! 當年一開幕便在南部造成轟動
2025-07-11 -
曾是天母人的夏日回憶! 「克強游泳池」預計改建全民運動館
2025-07-09 -
90年代話題樂園!戴勝益打造全台首家可騎鴕鳥的「ㄅㄧㄅㄧ樂園」
2025-07-09 -
高雄的地下精神院所「龍發堂」 半世紀以來封閉治療惹議
2025-07-03 -
「金門大橋」一條花了12年蓋的橋,如何從選舉口號走上現實?
2025-06-26 -
科教館不是一直在士林?70年歷史最早竟藏身板橋公園!
2025-06-25 -
彰化沒有百貨但曾有「彰化百貨」 2020年熄燈成在地人共同回憶
2025-06-21 -
花蓮這座橋有感人故事! 「箭瑛大橋」兩師捨命渡溪 還被拍成電影
2025-06-17 -
曾是交友節目《來電五十》取景地 「傑笙樂園」歇業後變成試膽地
2025-06-15 -
營業六年風光一時! 荒廢後宛如台版吳哥窟|雙冬花園
2025-06-13 -
最大規模的道路整編!總長25公里 2012年台中台灣大道正式掛牌
2025-06-05 -
搭車人潮不再!昔日客運總站「台汽中崙站」如今成為商業大樓
2025-05-23 -
木柵也曾有「劍湖山」 六億打造曾是全台最大室內遊樂園
2025-05-20 -
日治時期的板橋酒廠 一甲子後竟變成歡樂打卡聖地!
2025-05-14 -
曾聚集50家店!日治時期就存在 台北「相機一條街」
2025-05-09 -
金獅湖今昔樣貌大不同 這裡還曾有「水上飯店」!
2025-05-06 -
淡水河畔的時間長廊 在十三行博物館遇見古文明與現代浪漫
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