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畔的時間長廊 在十三行博物館遇見古文明與現代浪漫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第一座考古博物館,1955年一架空軍飛機行經八里上空,突然間飛機上的羅盤出現磁力異常的反應,因而發現了此處歷史遺址。歷經地質學家、考古學家前來探勘,確認了這裡是史前遺址,文建單位和地方政府合力維護國家二級古蹟,十三行遺跡轉變成保護層級更高的十三行博物館,因此於1998年興建了這座考古博物館,並於2003年4月24日開館。
屬於北臺灣地區鐵器時代的十三行文化,是目前臺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博物館設有遺址出土各項重要文物展示,詳細介紹了有關十三行文化。一千多年前,淡水河左岸居民的生活作息,隨著過往遺跡的發現,住的是干欄屋,用的是人面陶罐,這是我們現代人難以想像的生活方式。。
新北市文化局轄下有18處文化場館,而十三行博物館位於風光明媚的八里左岸,建築外觀以簡約的清水模為設計,設有跨時空距離的時間長廊,以及放射狀鋼鐵軸線建成的鯨背沙丘,背脊如自由地奔向海洋的線條,該建築不僅曾獲台灣建築獎和遠東建築獎,一度吸引許多新人取景拍婚紗,成為拍攝婚紗熱門地點。
走訪十三行博物館認識文化遺址,除了可以增廣見聞,還能從八里遠眺對岸的淡水。館方也不時藉由各種寓教於樂方式,提供親子家庭同樂的活動,一方面推廣考古教育,另一方面結合其他周邊景點活絡入館人數。
十三行磁鐵牆 拼貼可愛臉譜2014-09-20/聯合報/B2版/新北綜合新聞
【記者李易昌╱八里報導】「媽媽妳看,這是我貼出的臉!」十三行博物館將館內二樓樓梯旁的閒置空間,改造成一面全幅落地的磁鐵牆面,昨天洪姓小姊妹拿起彩色的幾何形狀磁鐵拼貼圖樣,趣味橫生。
十三行博物館為充分利用館內空間,先將2樓廊道打造成兒童遊戲區,日前更改造樓梯旁牆面,利用間接讓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鐵」,創造一面磁鐵牆面,讓遊客在參觀博物館時,透過不一樣的方式認識博物館。
教育研究組承辦人陳築萱表示,除了融入十三行博物館最重要的「鐵」元素,也在牆上繪製史前六大陶罐,讓遊客發揮巧思,用磁鐵拼貼陶罐造型。
陳築萱說,小朋友可以透過將多樣色彩的磁鐵往畫有幾何陶罐圖樣的牆面貼,從中學到色彩及幾何圖形,充滿教育功能。洪家母女就玩得很高興。
館長吳秀慈說,之前的「高腳屋造型磁鐵牆面」受好評,這次遊客巧思總讓陶罐變成五花八門的臉譜,讓牆面添加活潑氣息。
最新文章
-
淡水河畔的時間長廊 在十三行博物館遇見古文明與現代浪漫
2025-05-03 -
曾經是台北最大舶來品集散地!「華陰街商圈」歷經沒落後逐漸復甦
2025-05-01 -
戰後「台北第一家殯儀館」今為「林森公園」胡適喪禮曾在此舉行|極樂殯儀館
2025-04-28 -
與大自然爭道 凶險南橫公路1972年以來坍方不斷
2025-04-24 -
總統府前曾有兩座噴水池!拆除原因與蔣中正有關?
2025-04-24 -
雲林草嶺昔日曾有「空中纜車」!通往蓬萊瀑布穿越斷魂谷
2025-04-23 -
驚悚怪事讓人頭皮發麻! 北市「猛鬼大樓」西寧國宅預定改建社會住宅
2025-04-22 -
黑煙變綠地!西門町「電影主題公園」前身竟是煤氣工廠
2025-04-21 -
光華橋2006年拆除 橋下光華商場曾陪伴一代人青春
2025-04-13 -
台北的百貨記憶!力霸百貨曾兩度進駐台北 卻相繼倒閉
2025-04-08 -
全台最貴套房是這! 一晚要價百萬「林酒店」2015年開幕
2025-04-07 -
曾是「百戰百勝」拍攝地!苗栗老牌遊樂園「香格里拉」命運多舛 如今停業中
2025-04-05 -
大潤發走入歷史改名「大全聯」!曾掀量販店戰火 讓萬客隆緊張了
2025-04-02 -
交通爭議持續將近50年!「公館圓環」正式宣告拆除走入歷史
2025-03-31 -
懷舊西門町街景 消失的西門圓環與人行陸橋
2025-03-28 -
曾迎世運冠軍跳水!「東門游泳池」近80年歷史 如今已改為「中正運動中心」
2025-03-27 -
牯嶺街的昔日風華 從舊書攤到郵幣街「松林書店」屹立80年
2025-03-26 -
微風南京的前世今生 從環亞百貨一度被老鼠會鴻源接管
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