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地下精神院所「龍發堂」 半世紀以來封閉治療惹議

2025-07-03 14:31 報時光

創建龍發堂的開豐法師已往生,但龍發堂合法化的問題仍未解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4/08/19 胡靖宇攝影)
創建龍發堂的開豐法師已往生,但龍發堂合法化的問題仍未解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4/08/19 胡靖宇攝影)

位於台南與高雄交界的寺廟「龍發堂」,在台灣精神醫療史上佔據著極為特殊的位置。這座自1970年代由高雄路竹鄉民李焜泰(法名釋開豐)創立的民間宗教機構,半個世紀以來,長年收容精神病患者,至多曾收治千人以上,但從未納入正規醫療體系,其存在引發高度爭議。

三百多名高雄縣「龍發堂」的病患家屬,到立法院請願,他們認為立法院審議中的「精神衛生法」如通過,龍發堂將被迫關閉,負責人並將因而被處徒刑,有違家屬意願,因此要求立委制訂法律時網開一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9/12/19 李阿明攝影)
三百多名高雄縣「龍發堂」的病患家屬,到立法院請願,他們認為立法院審議中的「精神衛生法」如通過,龍發堂將被迫關閉,負責人並將因而被處徒刑,有違家屬意願,因此要求立委制訂法律時網開一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9/12/19 李阿明攝影)

最初,龍發堂只是釋開豐在自家農地搭建的茅舍,一次偶然收留了有縱火行為的精神失序者。為了防止對方傷人害己,他以草繩將病患與自己綁在一起,陪伴工作、誦經,最後竟讓對方逐漸穩定下來。這段看似神蹟的過程迅速在地方流傳,於是越來越多家屬開始把難以照顧的親人送進龍發堂。

龍發堂逐漸發展出「感情鏈」療法,,將患者以繩索或鐵鏈連結腰部,希望透過「兩兩相繫」的方式達成互助照護。他們集體誦經、飼養牲畜、從事縫紉、演奏樂器等活動,打造出一個脫離主流醫療的封閉社區。這樣的「宗教+勞動」療法被信眾視為另類救贖,卻也因使用鐵鏈管理,長年飽受人權團體與媒體批評,更曾導致暴力攻擊事件。

回顧70、80年代的台灣,精神醫療資源極為缺乏,不僅精神科醫師人數不足,在都市中要找到一張精神病床都困難重重,更別提鄉間的病患。家屬在照護心碎、經濟用盡的窘境,再加上社會的恐懼與污名化,迫不得已才把病患鍊起來或關起來。精神衛生法上路後,原本輔導龍發堂合法化,因土地變更卡關最後破局。隨著醫療體系漸趨完備,加上釋開豐於2004年圓寂,龍發堂也逐漸走向式微。

2017年,龍發堂爆發阿米巴痢疾與肺結核群聚感染,高雄市衛生局依法介入,並強制解散該機構,將三、四百名住民分別安置至高雄長庚、凱旋醫院及全台各地醫療院所。部分無人照料、遭家屬遺棄的患者又陸續回到龍發堂。

其後又傳出堂內管理者心秋法師涉嫌不當對待住民,2023年8月,衛生局進一步強制安置剩餘人員。最終在2025年2月18日,最後4名住民被移送至凱旋醫院,龍發堂這座與政府鬥法半世紀的體制外機構,正式走入歷史。

龍發堂收容精神病患 像重犯竟予手銬腳鐐

慈善事業擅用戒具 顯得多麼無知 省衛生處派員瞭解 將向主席報告

1984-04-17/民生報/04版/生活新聞版

【鳳山訊】省衛生處副處長劉尚修昨天下午銜命到路竹鄉收容精神病患的「龍發堂」進行瞭解,對於該堂以手銬腳鐐鎖綁病患的行為表示嚴重異議,將向省府李主席提出詳細報告,作為政府輔導該堂步入正軌的參考。

劉副處長昨天在縣衛生局長莊維周及第三課代課長呂衍派的陪同下對該堂的管理,日常開支及是否涉及醫療行為作詳細的瞭解。

據該堂住持李焜泰(法名釋開豐)表示,他們曾向有關單位申請,陳情辦理寺廟登記,土地變更和收容生活補助費均遭駁回,目前沒有任何法律身份。

李煜泰說,他本人不識字,今年五十四歲,民國六十年左右出家,曾在當時六個月內收容過十二名精神病患,以養豬、雞、鴨幫助患者。他覺得很有效,後來因故不再收容;六十八年他又開始目前收容精神病患的事業,截至現在共收容二百一十人左右,加上二十五名出家的工作人員,每天要吃掉四百台斤白米。據衛生局的調查報告,該堂目前養雞二萬多隻,養豬六、七百頭,另有一百十幾部針車的成衣加工廠和二、三分稻田。據瞭解,有些病患家屬以繳費方式送病患到該處「治療」,但是李焜泰否認此一說法,他說完全免費收容。

劉副處長昨天當著面向李焜泰表示,對他的善心很欽佩,但是建議他要循合法的程序來做慈善事業。

劉尚修指出,目前社會上的心態是,能醫治精神病患當然最好,不然就花些錢送醫,眼不見為淨,根本沒有顧慮到醫療過程的重要性。

他說,從「龍發堂」的案例暴露出,目前社會對於精神異常人員的收容能力非常有限,值得檢討。

劉副處長強調,手銬腳鐐綁鎖病患的行為有違人身自由權的精神,非常要不得。他擔心,未經合法程序就逕行此一行為,如果發生意外事件,如何了得?

縣衛生局長莊維周也表示,以「職能治療」精神異常患者固然有學理根據,但是用腳鐐手銬的落伍方法卻不應該;他說,這些戒具只有司法單位有權使用,「龍發堂」既不是監獄也不是醫療單位,更加不能使用。莊維周認為,這充分顯示社會大眾對精神異常病患的無知。

對於該堂以家屬簽章方式「同意」該堂使用「戒具」一節,劉尚修當場表示,這種「同意書」不具任何法律效力。

劉副處長最後向記者表示,他此行只是進行瞭解,俾向省府李主席提出報告,目前談不上「取締」,而且這個問題涉及社致、司法等單位,不是一個衛生處可作決定的。

他希望站在輔導龍發堂的立場,助該堂走上慈善事業的正軌。(吳瓊垺)

【台北訊】監察院內政、教育委員會昨天決議,推派王爵榮、張敦華、許文政三位委員,調查研究精神病患的追蹤醫療等有關問題。

許文政等委員引用台大醫院調查報告指出,以台灣目前一千八百萬人有精神病患者約有五萬五千餘人,其中可能有為害於社會及有自殺之虞者,亟須加以管制治療,監察院對目前有關法規及治療體制,實有了解的必要。

會中並決議將劉耀西、陳翰珍兩委員所提螢橋國小發生潑灑硫酸慘案調查報告及台北市教育局檢送對此一不幸事件檢討報告,也併案由三人小組處理。

聯席會議並討論「精神衛生保健法」或「心理衛生法」的催生,希望早日建立全面精神病患醫療網。另方面則重視犯罪心態與輔導,建立犯罪中心檔案資料,並有效掌握運用,以維護社會大眾的安全。

最新文章

創建龍發堂的開豐法師已往生,但龍發堂合法化的問題仍未解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

高雄的地下精神院所「龍發堂」 半世紀以來封閉治療惹議

2025-07-03
來源:聯合報-2023/11/12-A5 生活.文教

「金門大橋」一條花了12年蓋的橋,如何從選舉口號走上現實?

2025-06-26
國立台灣科學館、國立教資料館,暨台灣省教育行政會議教育展覽會於五日在台北縣板橋公...

科教館不是一直在士林?70年歷史最早竟藏身板橋公園!

2025-06-25
彰化百貨三民店店中人員證實本月18日將熄燈,可見到已有員工在打理商品,還有貨車進...

彰化沒有百貨但曾有「彰化百貨」 2020年熄燈成在地人共同回憶

2025-06-21
為念兩位老師犧牲生命興建的箭瑛大橋,不僅充滿著愛,也是地方的重要交通建設。圖/聯...

花蓮這座橋有感人故事! 「箭瑛大橋」兩師捨命渡溪 還被拍成電影

2025-06-17
傑笙樂園大門人車罕見,當年人潮洶湧盛況不復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24/04...

曾是交友節目《來電五十》取景地 「傑笙樂園」歇業後變成試膽地

2025-06-15
草屯雙冬花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9/12/23 張家樂攝影)

營業六年風光一時! 荒廢後宛如台版吳哥窟|雙冬花園

2025-06-13
中港路是台中市最容易塞車的路段。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6/06/14 林中偉...

最大規模的道路整編!總長25公里 2012年台中台灣大道正式掛牌

2025-06-05
台汽中崙站將開闢為商場旅館等多目標使用大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1/06/...

搭車人潮不再!昔日客運總站「台汽中崙站」如今成為商業大樓

2025-05-23
劍湖山兒童玩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12/21 黃慶安攝影)

木柵也曾有「劍湖山」 六億打造曾是全台最大室內遊樂園

2025-05-20
位於板橋鑽石地帶可能設調度場的板橋酒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3/02/03...

日治時期的板橋酒廠 一甲子後竟變成歡樂打卡聖地!

2025-05-14
博愛路是著名的相機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5/07/07 張嘉倫攝影)

曾聚集50家店!日治時期就存在 台北「相機一條街」

2025-05-09
高雄市金獅湖風景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獅湖今昔樣貌大不同 這裡還曾有「水上飯店」!

2025-05-06
十三行博物館昨日正式開館,邀請白雪劇團表演「看見十三人」,象徵十三行文化的重生。...

淡水河畔的時間長廊 在十三行博物館遇見古文明與現代浪漫

2025-05-03
台北華陰街兩側大樓由四座空橋銜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6/11/26 楊金...

曾經是台北最大舶來品集散地!「華陰街商圈」歷經沒落後逐漸復甦

2025-05-01
胡適博士之喪一日於極樂殯儀館公開瞻仰遺容,數以千計得各界人士冒雨前往。圖/聯合報...

戰後「台北第一家殯儀館」今為「林森公園」胡適喪禮曾在此舉行|極樂殯儀館

2025-04-28
南橫公路東段施工情況:遠眺摩天嶺迴旋路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2/04/2...

與大自然爭道 凶險南橫公路1972年以來坍方不斷

2025-04-24
歡慶五十八年雙十國慶,總統府前新設的七彩噴水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9/1...

總統府前曾有兩座噴水池!拆除原因與蔣中正有關?

2025-04-24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