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從威權到成為遊行抗議、藝文表演勝地

2024-04-26 12:21 吳秀樺

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與先總統蔣公逝世五週年紀念大會,四日於中正紀念堂前瞻仰大道舉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0/04/04  龍啟文攝影)
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與先總統蔣公逝世五週年紀念大會,四日於中正紀念堂前瞻仰大道舉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0/04/04 龍啟文攝影)

1975年總統蔣中正逝世,行政院決議興建中正紀念堂供國人緬懷,由榮民工程處承辦興建,中正紀念堂在1977年底正式動工,歷時5年後完工,在1980年4月4日開放啟用,為眾多紀念蔣中正的建築中規模最大者。

全國同胞為紀念總統 蔣公而興建的中正紀念堂,卅一日在台北市信義路一段中正紀念堂興建基地舉行破上典禮,全國軍政首長、中央及地方民意代表等四千多人在場觀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6/10/31  龍啟文攝影)
全國同胞為紀念總統 蔣公而興建的中正紀念堂,卅一日在台北市信義路一段中正紀念堂興建基地舉行破上典禮,全國軍政首長、中央及地方民意代表等四千多人在場觀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6/10/31 龍啟文攝影)

中正紀念堂總高70公尺建築宏偉,全區250,000平方公尺,第一、二層,內部沒有支柱支撐,極為雄偉壯觀。四邊內牆及外牆全部安裝白色大理石,外牆大理石共6419平方公尺,共42層,施工艱難;正廳上部是高31.5公尺的鋼屋架構,為斗拱和兩層宮殿式八角屋頂飛簷,蓋深藍色琉璃瓦,頂端為高5.5點公尺,直徑4公尺的寶頂,貼金黃色琉璃瓦。

園區廣場前方兩廳院稱為「藝文廣場」,廣場南北側另建有國家戲劇院以及國家音樂廳,合稱「國家兩廳院」,前方廣場除了供民眾休憩外,更是大型藝文活動的場地,常舉辦展覽及表演,2007年被文建會指定為「國定古蹟」。

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與先總統蔣公逝世五週年紀念大會,四日於中正紀念堂前瞻仰大道舉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0/04/04  龍啟文攝影)
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與先總統蔣公逝世五週年紀念大會,四日於中正紀念堂前瞻仰大道舉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0/04/04 龍啟文攝影)

中正紀念堂爭議不斷,在威權體制之下,政府當局對於人民思想嚴密控制,透過教育與文化體系塑造強人崇拜,將蔣中正歌頌為「人類救星」、「世界偉人」、「自由燈塔」、「民族長城」,因此中正紀念堂被視為威權的象徵,原本代表威權的崇拜空間特性不斷受到挑戰。1990年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讓上萬學生聚集在廣場上掀起台灣首場學生運動「野百合學生運動」,開啟了中正紀念堂與其周圍廣場成為群眾集會示威場所。

中正紀念堂正廳內設有蔣中正銅像,銅像高6.3公尺,由於戒嚴時期蔣中正侵害人權問題受到檢視,隨著民主化、轉型正義過程中,促轉會不斷提出中正紀念堂內蔣中正銅像應「移除」;但由於各方意見不同、爭議也不斷,未來應該如何轉型,亦成為台灣社會重要課題。

中正紀念堂工程 預定三月底完成

【1980-02-27/民生報/07版/第七版】

(中央社台北廿六日電)由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承辦的中正紀念堂工程,正由一千四百位榮民員工日夜加緊趕工,預定三月底如期完成,四月五日正式開放。

中正紀念堂工程目前的進度已達到百分之九十四以上,除了七十公尺高的中正起念堂拱頂已全部趣工完成外,正堂外部還剩下台墩防水處理,與上層台階部份花崗石工程以及正堂內部(正廳)工程,預定三月初完成。陳列館和資料室的花崗石裝修,將於三月二十日前舖設完成。

紀念堂牌樓工程現在趕辦柱墩斬假石工作,預定三月初完成,迴廊部份的角亭琉璃瓦施工和新畫浮雕演地坪工作,以及公園花草部份也將於三月初完成。

中正紀念堂莊嚴宏偉 使用建材均屬第一流

【1980-03-14/經濟日報/08版/建材】

(本報記者蔣又龍)樓高七十公尺,佔地七萬五千坪的中正紀念堂,在全體國民矚目與期待中,已完成首期工程。

中正紀念堂一期工程包括紀念堂、中正公圖、牌樓、圍牆及瞻仰大適,全部工程由榮民工程處承建。為使此項宏偉的工程,能長遠保存,建築內外即採用了一流的國產進口建材。

據工地主任林椰官指出,中正紀念堂一期工程已使用了四十萬才的琉璃瓦,是由輔導會引進最新的技術及配方交由新發窯業公司承製。

水泥部份消耗了四萬八千立方公尺,主要由嘉新水泥廠捐贈,亞洲水泥廠亦捐贈二千立方公尺水泥,部份裝飾用自水泥則自美國進口供應。

鋼筋六千八百噸,向唐榮廠採購,新竹玻璃公司捐贈全部玻璃、門窗;模板合計使用一萬九千餘塊,分別向林商號、復興木業公司採購。(下略)

最新文章

桃園縣都市計畫委員會昨(31)日開會通過大潤發設置倉儲批發業,成為全縣已營業量販...

大潤發走入歷史改名「大全聯」!曾掀量販店戰火 讓萬客隆緊張了

2025-04-02
圖為台北市公館圓環附近道路交通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5/09/20 本...

交通爭議持續將近50年!「公館圓環」正式宣告拆除走入歷史

2025-03-31
西門圓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2/05/08 段雲生攝影)

懷舊西門町街景 消失的西門圓環與人行陸橋

2025-03-28
一九六一年台灣省游泳錦標賽,八日在台北東門游泳池閉幕,會中精彩賽況。圖/聯合報系...

曾迎世運冠軍跳水!「東門游泳池」近80年歷史 如今已改為「中正運動中心」

2025-03-27
牯嶺街書攤。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4/01/02 高鍵助攝影)

牯嶺街的昔日風華 從舊書攤到郵幣街「松林書店」屹立80年

2025-03-26
圖為環亞百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0/08/02  本報記者攝影)

微風南京的前世今生 從環亞百貨一度被老鼠會鴻源接管

2025-03-24
第五屆世界盃女壘賽,臨時決定動用濱江街新生公園球場比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

80年代的夢幻老照片!台北新生棒球場奇景「球員揮棒、飛機掠過」

2025-03-22
歷經三次改建的南港火車站,原本於15日新舊火車站替換延至20日「南港2002鐵道...

從日式木造到三鐵共構!回顧南港火車站舊面貌

2025-03-21
澎湖縣唯一一家公娼寮「沁樂園」,未來將隨負責人逝去,走入歷史記憶。圖/聯合報系資...

澎湖最後一家公娼館「沁樂園」 2003年關門離島公娼館走進歷史

2025-03-15
伊朗國巴勒維十七日在陳誠副總統陪同下,前往台中霧峰北溝故宮博物院參觀,外交部長葉...

台灣最早的故宮在台中!北溝山洞曾珍藏國寶

2025-03-14
苗栗市乾鉅百貨大樓今天中午驚傳火警,冒出濃煙,苗栗縣消防局同步出動3個分隊趕往,...

苗栗過去的百貨總是短命? 「乾鉅百貨」、「鯨友百貨」都撐不過一年

2025-03-12
今天凌晨全國警方同步擴大臨檢,取締逗留在公共場所的未成年青少年,泡沫紅茶店的「辣...

90年代泡沫紅茶店林立 當年高雄最有名氣的飲料之一「彩色巴黎」

2025-03-07
大陸知名女星鞏俐初訪台北,逛華西街體驗台灣風俗民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3...

回顧華西街昔日繁榮「山產野味」與「紙醉金迷」成外國遊客必訪之地

2025-03-05
二二八公園的二二八紀念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7/09/06  張仁豪攝影...

二二八和平公園原名「新公園」 百年公園為什麼與二二八事件有關?

2025-02-28
敦化南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3/09/11  龍啟文攝影)

順成蛋糕屹立東區半世紀!見證荒地變商圈成黃金店面

2025-02-27
希爾頓大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1/06/18 曾學仁攝影)

曾是北車最顯眼地標!「台北凱撒飯店」前身「希爾頓飯店」繁華一時

2025-02-26
新竹市棒球場工程招標7次才發包,市議會國民黨團昨要求檢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竹棒球場爭議不斷!重建前曾名為「王貞治」的職棒殿堂

2025-02-25
大園鄉竹圍漁港的彩虹橋,是黃金海岸規畫中最美麗的景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

明鄭時期已存在 「竹圍漁港」已成北部重要觀光漁港

2025-02-22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