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天才醫學生「王尚義」寫下《野鴿子的黃昏》 著作成為時代傳奇也曾是禁書

2025-07-01 16:31 報時光

來源:聯合報- 1967/11/12-06 綜合
來源:聯合報- 1967/11/12-06 綜合

在1960年代的臺灣,一本書曾引發世代共鳴,那就是《野鴿子的黃昏》。其作者王尚義,是當年以第一名考入台大醫學系的高材生,卻在青春年華正盛時,因肝癌病逝,年僅26歲。這位才子以其遺作驚豔文壇,短短一年多間,《野鴿子的黃昏》狂銷十五版,成為校園裡人手一冊的傳奇。

王尚義在校期間熱愛中外文學名著,經常投稿校刊,筆觸細膩、情感深沉。他不是只談浪漫的詩人,而是勇於揭露社會虛偽與壓迫的寫作者。身處貧窮與威權交織的臺灣社會,他被視為「苦悶青年」的象徵。也因直言不諱,王尚義在白色恐怖時期遭情治單位盤查與監控,精神壓力讓本就患病的身體更加不堪負荷。

在50與60年代的「失落的一代」中,王尚義的身影格外鮮明。他的作品書寫對社會的控訴,也傾訴對愛情的孤獨與渴望。那是一種未竟的才情與博愛,一種被壓抑時代裡渴望自我實現的青春痛楚。

出版《野鴿子的黃昏》這本書的水牛出版社,原本在創業初期幾近倒閉,但因這本書而起死回生。發行人彭誠晃曾回憶,書籍問世後旋即引起學生界熱潮,成為時代的文化現象。也因此,它曾遭學校與保守人士批判為「過於灰暗」,甚至被列為禁書。1966年書籍出版,1976年更改編為同名電影,由秦漢與張艾嘉主演。

然而,這本書也曾與幾起青少年自殺事件扯上關聯。1968年首仙仙自殺時就在身邊放此書,1994年兩位北一女學生輕生,也被指與此書有關,引發社會輿論廣泛討論。有人說,當時的臺灣社會,尚未準備好去面對這樣赤裸的真實與痛苦。

王尚義的一生,如同他筆下的夕陽與黃昏,短暫卻絢麗。我們重新翻閱《野鴿子的黃昏》,讀的不僅是一本書,更是那段時代的迷惘與哀愁,是一位青年試圖用筆尋找出口的努力。

從「野鴿子的黃昏」引出感人的故事

1967-11-12/經濟日報/06版/綜合

【本報記者 楊蔚】文壇上有一個早殞的天才,最近在人們心上捲起一陣懷念的潮浪--他是四年前逝世的王尚義;也就是「野鴿子的黃昏」的作者。

捲起這一陣潮浪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他的遺集的發掘與印行,其二則與最近的一大新聞有關。

醫科學生冷暖際遇

據說,不幸在直潭遇害的景美女中學生董明芳,有人看到她生前曾獨自坐在塗潭渡口處一塊石頭上,埋首閱讀一本小說。那本小說就是「野鴿子的黃昏」。

因為有這兩件事,有很多人談「野鴿子的黃昏」這本書,和書的作者王尚義;同時,王尚義的朋友們對他懷念得更深、更濃……

王尚義是河南汜水人,台大醫學院畢業,民國五十二年--在他廿六歲的那一年,死於肝癌。這個短暫的生命,有如流星一閃,但有很多讓人興起感懷的情節。

譬如,他的作品很多,目前在坊間可以買到的,如「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狂流」、「空谷足音」、「野百合」、「野鴿子的黃昏」等;另外還有正在整理出版的其他作品。而這些作品,都是最近兩年經過別人一番發掘的工夫,才一部一部陸續的出現。

他生前是一個醫科學生,死後卻因為文學方面的成就,獲得重視和適當的評價。

他的朋友們說,王尚義給人的印象,蒼白、尖說、激動,並且不時會爆發一陣帶著嘲弄意味的大笑。那種逼人的氣勢,有時頗難讓人忍耐。不過,據說他有好幾個知己的朋友,也都是在辯論問題時吵架「吵」出深厚的友情來。

他讀大學時,經濟情況很窘。於是,在繁重的功課之外,兼了兩家夜校的鐘點,另外還趕寫文章,這樣勞累的結果,健康漸壞。他的病因即種於此。等到他後來住院、開刀,據說乾癟得祇剩骨頭了。

對於死亡,王尚義始終抱著一種無可奈何的感情。他有一個短篇小說「大悲咒」,受文壇推崇。這篇小說討論到信仰與死亡的問題,有精細的解剖。這也是他在作品中一再提出討論的主題。而在他描寫到一個人的莊嚴死亡時,祇有這麼簡短的一句:「二○四號的病人被更高的手接了去。」

--幾乎是對死亡的一種沉默的抗議!

一個凄美的故事

王尚義的作品,有一部份似頗受卡膠的影響。那一段期間,存在主義的哲學,衝擊文壇,敏銳如王尚義,自不例外。他推崇卡謬,對卡謬在作品中所顯示的良知的覺醒,以及肯定生命的態度,格外讚佩。

「死得安然,活得實在。」這是他對卡謬的名著「異鄉人」的一個詮釋;卻也是他自己那短暫一閃的寫照。

在王尚義的悲劇的背後,還有一個堅貞而淒美的愛情故事。他有一個女朋友,感情極洽。王尚義在病中時,她不拘小節,隨侍榻旁。後來,王尚義死了!這一個重大的打擊,使她心灰意懶,於是她皈依天主,作了修女。

有人問她為什麼選擇這條道路?據說她含著淚,沒說明什麼理由!

王尚義死後,他的朋友向他悼念說:

「與他同時代的人剛剛接觸到人生,他已經投身於死亡;我們不必感到哀傷,因為他是一個生活的勇士……」

前兩天,景美女中的一個女學生,在一家晚報上發表了一篇悼念董明芳的文章,內容非常感人。在那一篇文章中,也談到「野鴿子的黃昏」這本書。這個書名,其實是其中一個短篇小說的題目.內容為描寫一個人隱藏在心中的一幅美麗的幻景,後來如何被殘酷的歲月所撕碎。

這篇小說,一開始即進入「我」在涉足田埂,踏上小路,穿過竹林,而在河邊躑躅流連時的心境。這個「我」的內心,被大地喚起一種與大地融和的慾望和期待,並且祈求一個奇異的夢境……

聽牧師顫抖的聲音

在小說的結尾時,牧師顫抖的念著:「從情慾生的必屬於情慾,從靈生的必屬於靈。」

…………

據那篇悼念的文章說,董明芳很喜歡這本癟。這一本小說,也的確擁有廣泛的讀者,但不知在他們沉醉於王尚義那個美麗的環境時,是否知道它背後有這麼許多蒼涼的情節?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最新文章

台北市議員昨天舉行「保力達『啤兒綠茶』廣告,是酒?還是茶?」記者會,並與各局處討...

是啤酒還是綠茶?保力達推出「啤兒綠茶」廣告爆紅卻引發爭議

2025-08-28
重新整修過的家齊女中校門,彷彿訴說著在八十三年優良傳統的基礎下,開創一個全新的未...

台南家齊女中百年校史 9年前改名「高中」校友依依不捨

2025-08-27
重新修建的台中市樂成宮落成啟用,已恢復昔日莊嚴的外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

網友票選最靈!「樂成宮」月老人氣超越台北霞海城隍廟

2025-08-26
來源:聯合晚報-01 要聞(2004/11/13)

《我們六個》真實原型! 惡毒小三「李月桂」滾水燙原配、火車拋子、電鍋殺夫

2025-08-25
新竹縣湖口鄉陳隆添摸骨十分出名,不少政商名流都找過他摸骨、卜官運。圖/聯合報系資...

新竹兩大摸骨傳奇 連明星、總統都曾悄悄到訪

2025-08-25
公賣局國產老牌香菸「長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1/03/07  本報記者...

曾經長年是台灣香菸市場第一品牌 公賣局推出「長壽菸」

2025-08-24
來源:聯合晚報-05 社會新聞(2002/07/12)

恐怖情人林金德縱火 3女童無辜葬身火海

2025-08-22
捷運信義線即將完工通車,但有民眾發現,「信義-安和」路口東北側拓寬後,不僅縮減部...

黃金地段卻淪廢墟 「這塊地」為何無法解決?

2025-08-22
2016.4.10聯合晚報7版「金門大捷…憶當年 那場受上帝眷顧戰役」。

真受幸運女神眷顧?多次奇蹟扭轉台海危機戰局

2025-08-22
金礦咖啡商標糾紛,圖為金礦咖啡台北市重慶門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1/04...

曾是南霸天的金礦咖啡 從百萬營收到吹熄燈號

2025-08-22
勁報創刊發表會。圖為社長周天瑞(左)、創辦人象山集團江道生(中)。圖/聯合報系資...

「勁報」創刊風光一時 不到三年虧損高達十六億走入歷史

2025-08-21
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在高雄開店,首日試賣,顧客大排長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

2010年吳寶春勇奪世界麵包比賽個人賽冠軍 贏得全球第一面「麵包大師」金牌

2025-08-20
中華航空公司空中小姐王文驊手拿世界飛行安全基金會頒贈的「英雄獎章」。圖/聯合報系...

火舌中護送旅客! 1980年華航空姐「王文驊」獲得國際英雄獎

2025-08-19
賽車教父「廖老大」廖志賢轉戰手搖飲料店,位於台中市西屯區「阿娘喂!廖老大」旗艦店...

昔日賽車手變手搖飲大亨!「廖老大」曾席捲全台 500 家加盟店

2025-08-15
台北市公車處推出兩線敬老公車,分別由榮總站到東園站及松山商職站到東園站。圖/聯合...

台北昔日推「敬老公車」 為長者量身打造卻兩度上路兩度停駛

2025-08-14
中華航空公司從花蓮飛回台北的二○六次班機,十二日墜落於士林銘傳商專後方山上,整座...

雷雨中客機墜毀山坡竹林 1970年華航206班機空難

2025-08-13
台北市立動物園內的大象馬蘭,擠死飼養工莊世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5/12...

台北動物園首起動物傷人致命案!大象馬蘭意外擠死飼養員

2025-08-13
廿八歲的林聲桂(右)與二十歲的新娘許來碧(左),在一萬一千呎的高空中,由高雄飛往...

一萬一千呎高空的愛 1967年的「空中婚禮」

2025-08-11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