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天才醫學生「王尚義」寫下《野鴿子的黃昏》 著作成為時代傳奇也曾是禁書

2025-07-01 16:31 報時光

來源:聯合報- 1967/11/12-06 綜合
來源:聯合報- 1967/11/12-06 綜合

在1960年代的臺灣,一本書曾引發世代共鳴,那就是《野鴿子的黃昏》。其作者王尚義,是當年以第一名考入台大醫學系的高材生,卻在青春年華正盛時,因肝癌病逝,年僅26歲。這位才子以其遺作驚豔文壇,短短一年多間,《野鴿子的黃昏》狂銷十五版,成為校園裡人手一冊的傳奇。

王尚義在校期間熱愛中外文學名著,經常投稿校刊,筆觸細膩、情感深沉。他不是只談浪漫的詩人,而是勇於揭露社會虛偽與壓迫的寫作者。身處貧窮與威權交織的臺灣社會,他被視為「苦悶青年」的象徵。也因直言不諱,王尚義在白色恐怖時期遭情治單位盤查與監控,精神壓力讓本就患病的身體更加不堪負荷。

在50與60年代的「失落的一代」中,王尚義的身影格外鮮明。他的作品書寫對社會的控訴,也傾訴對愛情的孤獨與渴望。那是一種未竟的才情與博愛,一種被壓抑時代裡渴望自我實現的青春痛楚。

出版《野鴿子的黃昏》這本書的水牛出版社,原本在創業初期幾近倒閉,但因這本書而起死回生。發行人彭誠晃曾回憶,書籍問世後旋即引起學生界熱潮,成為時代的文化現象。也因此,它曾遭學校與保守人士批判為「過於灰暗」,甚至被列為禁書。1966年書籍出版,1976年更改編為同名電影,由秦漢與張艾嘉主演。

然而,這本書也曾與幾起青少年自殺事件扯上關聯。1968年首仙仙自殺時就在身邊放此書,1994年兩位北一女學生輕生,也被指與此書有關,引發社會輿論廣泛討論。有人說,當時的臺灣社會,尚未準備好去面對這樣赤裸的真實與痛苦。

王尚義的一生,如同他筆下的夕陽與黃昏,短暫卻絢麗。我們重新翻閱《野鴿子的黃昏》,讀的不僅是一本書,更是那段時代的迷惘與哀愁,是一位青年試圖用筆尋找出口的努力。

從「野鴿子的黃昏」引出感人的故事

1967-11-12/經濟日報/06版/綜合

【本報記者 楊蔚】文壇上有一個早殞的天才,最近在人們心上捲起一陣懷念的潮浪--他是四年前逝世的王尚義;也就是「野鴿子的黃昏」的作者。

捲起這一陣潮浪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他的遺集的發掘與印行,其二則與最近的一大新聞有關。

醫科學生冷暖際遇

據說,不幸在直潭遇害的景美女中學生董明芳,有人看到她生前曾獨自坐在塗潭渡口處一塊石頭上,埋首閱讀一本小說。那本小說就是「野鴿子的黃昏」。

因為有這兩件事,有很多人談「野鴿子的黃昏」這本書,和書的作者王尚義;同時,王尚義的朋友們對他懷念得更深、更濃……

王尚義是河南汜水人,台大醫學院畢業,民國五十二年--在他廿六歲的那一年,死於肝癌。這個短暫的生命,有如流星一閃,但有很多讓人興起感懷的情節。

譬如,他的作品很多,目前在坊間可以買到的,如「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狂流」、「空谷足音」、「野百合」、「野鴿子的黃昏」等;另外還有正在整理出版的其他作品。而這些作品,都是最近兩年經過別人一番發掘的工夫,才一部一部陸續的出現。

他生前是一個醫科學生,死後卻因為文學方面的成就,獲得重視和適當的評價。

他的朋友們說,王尚義給人的印象,蒼白、尖說、激動,並且不時會爆發一陣帶著嘲弄意味的大笑。那種逼人的氣勢,有時頗難讓人忍耐。不過,據說他有好幾個知己的朋友,也都是在辯論問題時吵架「吵」出深厚的友情來。

他讀大學時,經濟情況很窘。於是,在繁重的功課之外,兼了兩家夜校的鐘點,另外還趕寫文章,這樣勞累的結果,健康漸壞。他的病因即種於此。等到他後來住院、開刀,據說乾癟得祇剩骨頭了。

對於死亡,王尚義始終抱著一種無可奈何的感情。他有一個短篇小說「大悲咒」,受文壇推崇。這篇小說討論到信仰與死亡的問題,有精細的解剖。這也是他在作品中一再提出討論的主題。而在他描寫到一個人的莊嚴死亡時,祇有這麼簡短的一句:「二○四號的病人被更高的手接了去。」

--幾乎是對死亡的一種沉默的抗議!

一個凄美的故事

王尚義的作品,有一部份似頗受卡膠的影響。那一段期間,存在主義的哲學,衝擊文壇,敏銳如王尚義,自不例外。他推崇卡謬,對卡謬在作品中所顯示的良知的覺醒,以及肯定生命的態度,格外讚佩。

「死得安然,活得實在。」這是他對卡謬的名著「異鄉人」的一個詮釋;卻也是他自己那短暫一閃的寫照。

在王尚義的悲劇的背後,還有一個堅貞而淒美的愛情故事。他有一個女朋友,感情極洽。王尚義在病中時,她不拘小節,隨侍榻旁。後來,王尚義死了!這一個重大的打擊,使她心灰意懶,於是她皈依天主,作了修女。

有人問她為什麼選擇這條道路?據說她含著淚,沒說明什麼理由!

王尚義死後,他的朋友向他悼念說:

「與他同時代的人剛剛接觸到人生,他已經投身於死亡;我們不必感到哀傷,因為他是一個生活的勇士……」

前兩天,景美女中的一個女學生,在一家晚報上發表了一篇悼念董明芳的文章,內容非常感人。在那一篇文章中,也談到「野鴿子的黃昏」這本書。這個書名,其實是其中一個短篇小說的題目.內容為描寫一個人隱藏在心中的一幅美麗的幻景,後來如何被殘酷的歲月所撕碎。

這篇小說,一開始即進入「我」在涉足田埂,踏上小路,穿過竹林,而在河邊躑躅流連時的心境。這個「我」的內心,被大地喚起一種與大地融和的慾望和期待,並且祈求一個奇異的夢境……

聽牧師顫抖的聲音

在小說的結尾時,牧師顫抖的念著:「從情慾生的必屬於情慾,從靈生的必屬於靈。」

…………

據那篇悼念的文章說,董明芳很喜歡這本癟。這一本小說,也的確擁有廣泛的讀者,但不知在他們沉醉於王尚義那個美麗的環境時,是否知道它背後有這麼許多蒼涼的情節?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最新文章

來源:聯合晚報-01 要聞(1989/07/02)

4警當街遭狙擊殉職震撼全台!逃兵鍾貴雄狠心犯下「殺警奪槍案」

2025-07-12
偵辦尹清楓命案的特別調查小組今上午到士林看守所借提前海軍上校郭力恆到中油煉油廠偵...

「尹清楓命案」關鍵人郭力恆病逝 結束20年鐵窗人生 真相也可能就此永遠埋藏?

2025-07-11
台南女中學生林奕含(左)學測滿級分,校長鄒春選向她道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

女作家出書大賣卻在同年輕生...2017年林奕含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震撼社會

2025-07-11
尹清楓上校命案,檢察官柯士斌會同法醫楊日松(左)及軍方法醫,在三軍總醫院進行屍體...

軍購黑幕引發殺機 真相太敏感至今未解|1993年的尹清楓事件

2025-07-11
2003年中華職棒聯盟新人選秀新科狀員潘威倫加入統一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

2003年選秀狀元是他! 「嘟嘟」潘威倫從少棒起家到中職首位無安打傳奇投手

2025-07-10
來源:1987/02/28/聯合報/第05版

涉「江南案」與「陳氏兄弟滅門案」 「董桂森」逃亡多國最後命損監獄刺殺

2025-07-09
台北市長陳水扁(前)至市政府各處室查勤,發現不少市府員工翹班未到。圖/聯合報系資...

給公務員震撼教育!陳水扁春節收假查勤市府 整頓公家機關散漫風氣

2025-07-09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8/11 侯世駿攝影)

連續殺人犯「張人堡」十年毀三命 「姦殺老婦插鐵條」、「裝箱吊屍女友」手法殘忍

2025-07-08
由十二位老人組成的「長壽環島步行隊」,於五日上午十時步行抵達台北。圖/聯合報系資...

比年輕人還猛!1977年新竹長壽步行隊挑戰43天環島壯舉

2025-07-08
台北市刑大偵四隊偵破一件金光黨詐騙、強盜案,逮獲嫌犯陳福家、女子施阿葉與涉嫌收贓...

長輩口中的「金光黨」是什麼來頭?台灣元老級詐騙集團半世紀前這樣騙錢

2025-07-08
台中縣后豐大橋昨晚發生斷橋,斷橋處今天上午溪水相當湍急,洪水仍不斷沖擊未斷的橋墩...

2008年辛樂克強颱重創台灣 后豐大橋斷裂奪6命悲劇

2025-07-07
來源:聯合報-03 焦點新聞(1990/09/05)

一通匿名電話引爆全台恐慌!90年「截肢丐童」都市傳說嚇壞家長

2025-07-07
美麗灣渡假村工地前沙灘昨天發現裸露鋼板水泥,環盟台東分會人員前往攝影取證,但業者...

台東美麗灣渡假村爭議超過20年 如今縣府買回正名「杉原灣」

2025-07-07
來源:聯合報- 1978/05/23- 03 第三版

【台灣犯罪事件簿】婦產科名醫妻遇害 浴室內雙手反綁、領帶勒斃 誰悄悄奪走她的命?

2025-07-06
來源:聯合晚報-05 社會新聞(1997/01/02)

竹竿性侵5歲女童纏訟14年無罪定讞 受害女童18歲病逝

2025-07-05
台北市善導寺彌陀殿舉行一起自殺身亡的北一女資優生林青慧、石濟雅的告別追悼會。鮮花...

1994年北一女雙資優生走上絕路 動機成謎引發全台震撼

2025-07-04
統一獅捕手高志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0/08/11 劉學聖攝影)

中職史上最長戰役!高志綱蹲滿17局、接251球寫下鐵捕傳奇

2025-07-04
謝芬芬昨天出任宜蘭縣警察局長並宣誓,成為國內首位女性警察局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打破女警天花板!謝芬芬2003年成全台首位女性警察局長

2025-07-04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