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機密曝光!桃園龍潭核研所曾引發多次氫爆 遭質疑長期污染環境
位於桃園龍潭的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在台灣核能發展史上扮演關鍵角色,不過在過去戒嚴時期,龍潭核研所蒙上了神秘的面紗,一般民眾並不清楚內部狀況,直到近年才被爆出,龍潭核研所曾引發多次氫爆。
事件源起可追溯至民國79年,當時核研所正執行代號「宏全」的機密計畫,將台灣研究用反應器TRR的用過核燃料棒運送回美國。這項計畫被國防部列為「絕對機密」等級,其機密程度甚至超越「最機密」與「極機密」。美國之所以要求運回這些燃料棒,主要擔心其中含有的核彈分裂物質可能被挪作軍事用途。
在處理這些高放射性燃料棒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從乾式貯存區取出燃料束重新包裝。然而在切開密封鐵蓋時,火花觸及燃料棒釋出氫氣,進而引發氫爆。雖然氫氣量有限,但爆炸仍造成大批含有銫137的輻射塵散落在周邊區域。
根據官方記錄,從民國77年至80年間,核研所共發生6次類似的氫爆事件。每次事故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輻射塵原本僅散落在所區內部,但龍潭、大溪地區的突然降雨改變了污染範圍。雨水將輻射塵沖刷至排水溝,最終透過一條深埋地下2公尺、無人知曉的暗管,直接排放到核研所外的地下排水涵管。
民國81年6月25日,保健物理人員在例行環境偵測時,在距離核研所後圍牆400至500公尺處發現異常輻射值。深入調查後發現,輻射污染來自核研所本身的排水管出口,污染範圍沿排水溝流域延伸約2公頃的狹長區域。這起事件隨即被原委會內部稱為「625輻射污染事件」。
事件曝光後,原子能委員會輻射防護處處長楊義卿親自前往了解狀況。核研所隨即展開清理作業,經過兩星期努力,共挖掘1400桶遭輻射污染的泥土運回所內貯放。原委會對外發布聲明,將此事件定調為核研所廢水處理系統故障造成的輕微輻射污染排放事件。
對於氫爆事件的影響,各方說法不一。核研所前副研究員賀立維表示,這些事故嚴重污染廠區周邊環境及大漢溪水源,龍潭居民的白血病罹患率因此偏高。然而核研所所長馬殷邦澄清,所謂「氫爆」實際上類似瓦斯閃燃,規模有限,且污染區域已完成清理。
監察院於民國89年針對此事進行調查,調查報告指出僅局部土壤受到污染,未影響水源,核研所的處置措施並無不當。原委會也將污染區域劃為「環境試驗區」進行長期監控,並由輻射偵測中心持續進行環境監測。
比「最機密」、「極機密」還機密的「絕對機密」六二五輻射污染解密 氫爆遇雨 暗管排出 核武疑雲 科技神話
1994-12-07/聯合報/03版/焦點
【記者李若松/調查報導】民國七十九年某天夜晚,與桃園龍潭中山科學院僅一牆之隔的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核廢料貯存區,一群工作人員正忙碌的從圍著鐵絲網的用過核燃料乾式貯存區,開蓋取出一東束燃料棒,這些都是台灣研究用反應器TRR用過的燃料。美國擔心這些含有核彈分裂物質被挪為軍用,要求我國將「用過燃料棒」運回美國,國防部將這項代號「宏全」的運送計畫列為「絕對機密」管制,洩漏機密者將遭軍法審判……。
工作人員切開密封鐵蓋取出燃料棒時,火花觸及燃料棒,釋出氫氣,發生「氫爆」。雖然氫氣量不多,但大批含有銫一三七的輻射塵卻散落在附近區域。對核研所來說,這已是七十七年開始將「用過燃料棒」運到美國以來,此處的第三次發生氫爆事件,情況比前兩次略為嚴重,不過輻射塵原只落在核研所內,并沒有影響或汙染外界環境。
沒想到,龍潭、大溪地區突然下大雨,輻射塵就沖到排水溝。事後,保健物理人員在排水溝的定點偵測,并沒有發現輻射異常現象。
事隔一年多,保健物理人員在所外例行偵測取樣時,偶然在離核研所後圍牆四、五百公尺處,偵測到異於尋常的輻射。深入追查來源後,發現輻射汙染是核研所本身的排水管出口排放,輻射已汙染沿排水溝流域約兩公頃的狹長區域。發現輻射外洩事件的時間是民國八十一年六月廿五日,原委會內部就稱為「六二五輻射汙染事件」。
最新文章
-
非法下載網路MP3檔、燒錄光碟 那些年猖獗的盜版唱片
2025-09-24 -
死刑犯「戲劇性越獄」震驚全台 逃脫奇人紀江龍經歷曾被拍成影視
2025-09-23 -
聽聞寶藏外國人也來「挖寶」幕後主謀竟是「台美合作」盜墓集團|1966年板橋林家盜墓案
2025-09-21 -
2000年日本「麻布茶房」引進台灣 「燒蕃薯霜淇淋」成招牌產品
2025-09-20 -
雲林版《海角七號》情節 虎尾惠來派出所曾有日警與台灣千金苦戀歷史
2025-09-19 -
「中和槍戰」刑警大隊小隊長林安順緝毒殉職 28年後兒子卻染毒家暴母親
2025-09-18 -
是否為巧合?多名科技業大佬辭世的2015年
2025-09-18 -
「幼華幼稚園」曾經規模驚人! 當時擁有「家庭聯絡簿」很前衛
2025-09-18 -
第五位登上大聯盟 「胡金龍」從美國打回台灣創下多項打擊紀錄
2025-09-16 -
火噬新營醫院釀12死、逾70嗆傷 嚴重大火竟是人為!
2025-09-15 -
2000年元旦生小孩 「千禧寶寶」嬰兒潮 演藝圈孫安佐也是其中一員
2025-09-15 -
1990年代開啟全國大掃黑「治平專案」 黑道大哥直升機押送綠島
2025-09-14 -
1999年聯合報系「星報」創刊 追星族必看號稱「年輕人的報紙」
2025-09-12 -
「選東信,最動心」還記得東信電信嗎?
2025-09-11 -
台灣史上政治懸案之一 前高雄縣長余登發猝死自殺他殺迄今仍是謎
2025-09-10 -
漂洋過海來愛你!未曾謀面即定終身的跨國愛情故事
2025-09-09 -
「讀者文摘」中文版出刊一甲子停刊 曾經的閱讀窗口已成為回憶
2025-09-09 -
海派作家張愛玲逝世三十年 1995年於洛杉磯公寓結束傳奇一生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