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舉辦「海外青年研習團」促成台美姻緣 美籍作家親身經歷改編紀錄片《台北之戀》

2025-10-21 15:59 PH90

海外青年暑期返國研習團始業式,在愛之船主題曲的演奏聲中,來自美加七百五十位華裔青年齊聚一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7/04 楊壽明攝影)
海外青年暑期返國研習團始業式,在愛之船主題曲的演奏聲中,來自美加七百五十位華裔青年齊聚一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7/04 楊壽明攝影)

台灣與美國關係密切,無論是官方以及民間交流都相當頻繁。從60年代開始,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主辦的「海外青年暑期返國研習團」,每年夏季吸引大量旅居海外的華裔青年來到台灣學習,不過卻因此有了多起台灣與美國的跨國戀情,被美國學員稱為「愛之船」,更有美籍作家將這段經歷寫成小說,不只成為紐約時報,還被改編為紀錄片電影《愛之船:台北》。

「海外青年暑期返國研習團」的設立宗旨,是為增進海外青年對中國語文的應用能力,認識中華歷史文化,這些美國來的青少年們,會學習古箏、南胡、書法、繪畫、中國烹飪、武術、扯鈴等國。

不過對18至23歲的華裔青年來說,這反而成為了接觸不同生活圈的社交活動,在當年美加地區的社交圈中,可以認識不同同樣文化的青年機會不多,這場為期六週的營隊自然成為結交朋友、甚至發展戀情的場所,不少學員是抱著結交異性的心態前來,因此被學員們稱為「愛之船」。

儘管活動官方有試圖管制,許多學員會在就寢點名後,成群結隊「爬牆」到市區遊玩,體驗台北的夜生活,前往夜市、迪斯可舞廳、啤酒屋等地「蹈躂」。他們必須依賴同行中少數會講中文的同學進行溝通,才能順利「闖蕩」。

這段經歷被導演蘇杏娟(Valerie Soe)在訪問超過三十位營隊校友後,於2019年推出紀錄片《愛之船:台灣》。不只如此,華裔美籍作家邢立美(Abigail Hing Wen)以這段經歷為靈感,創作了暢銷小說《台北愛之船》(Loveboat, Taipei),以及續集《愛船重聚》、《愛船永遠》。並被美國派拉蒙影業買下版權,改編為電影《台北之戀》。讓當年的台灣時光,登上好萊塢的大銀幕上。

《華裔青年留學記》

龍的傳人回台北學華語

1992-08-11/聯合報/16版/都會掃描

【記者黃漢華╱特稿】

小小留學生去國多年,長大了。─口英語溜得很,就是不會說華語。於是,趁著暑假回國,重新認識中華文化;短短─個半月,學南胡、練書法、彈古箏,只希望流著中國人的血,也有─點中國人的文化。七月的驕陽帶來酷熱的暑假,建築物古色古香的台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襯著藍天白雲,紅色瓦牆被曬得閃閃發光,散發中華文化傳統氣景息,也顯出東方固有的藝術色彩。迴廊的一角聚集一群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的中國青年,他們穿著T恤、球鞋、短褲,與台灣的學生沒有兩樣,但是走近一看,發現他們不講中文,滿嘴盡是英語,令人好奇是怎麼回事。華裔子弟回國進修原來這批青年是華裔子弟,他們的父母因為在美國、加拿大留學、工作,見子女從小在西方社會長大,無法對中國傳統文化有進一步認識,為了讓中華文化向下扎根、綿延不斷,替孩子報名參加僑委會主辦的「海外青年暑期返國研習團」。研習團的承辦單位是具有策劃團體康樂活動經驗的救國團,他們在廿六年前開始推展學習課程,希望能培養海外青年對中華民國的向心力,日後也好為國家效命。接受傳統文化洗禮能夠加入海外青年研習營的學員素質都算不錯,以往政府還免費招待獲得美國西屋科學獎的青年,可以想見我國對海外青年寄望深切。研習團營務委員沈秋棠表示,課程內容除了邀請師大國語文中心的老師上華語,從ㄅㄆㄇ注音符號開始教起,還安排古箏、南胡、書法、繪畫、中國烹飪、武術、扯鈴、舞蹈等國粹,讓這群具有中國血統的美國青年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在此同時,外交部、經建會、經濟部等單位也會派人前來演講,介紹台灣的現況,特別是國建六年計畫,更是政府大力宣導的項目。在上課之餘,工作人員帶華裔青年到遊樂場所、中正紀念堂、野柳海邊、國父紀念館、古剎等全省名勝參觀,看看台灣的居民和人情風俗,幫助他們增廣見聞。

政府單位和美加華僑對「海外青年暑期返國研習團」有很高的期許,但是,對這群華裔青年來說,他們的看法與父母不相同。研習營在美加地區被稱為「愛之船」,當地的學生視研習營為交友的場所,由於華裔青年在國外彼此聯誼的機會不大,在研習營的六周就能遇見來自各地的青年,建立聯繫感情,也有的學員不乏是抱著結交異性的心態前來,一個半月下來,當然會出現儷影雙雙的景象。「愛之船」譜出戀曲參加七十八年研習營的蕭丹琪今年以輔導員的身分舊地重遊,她表示,研習營能讓自己多了解中華文化,「愛之船」這個名詞不能代表研習營的性質,每個活動都可能有人譜出戀曲,若是以此來看研習營,就有點偏頗了。

大致說來,華裔青年對課程內容都還滿意,他們認為,這比參加旅行團走馬看花一番,要來得有意義多了。廿三歲的吳燮基去年大學畢業,現在擔任電腦程式設計的工作,他興奮地指出,寺廟、中正紀念堂的建築風格令他永難忘懷,具東方色彩的雕樑畫棟在西方國家更是難以見到;廟裡嬝繞的香煙和虔誠膜拜的善男信女顯出中國人對天的崇拜。另一位學員李宗晟和琴娜也有同樣的看法,他們認為,歷史古蹟就是中華文化的縮影,到這裡遊覽最能接受文化薰陶。國台語有人嗄嗄叫在劍潭研習的華裔青年有七百五十人,他們的年紀都在十八到廿三歲之間,沈秋棠說,往年會說華語的學員微乎其微,可是最近幾年,會說幾句華語的學員越來越多,甚至還有好多位青年的台語也嗄嗄叫,足見華僑對中文的重視。

由於學員人數眾多,照顧生活起居和負責安全防衛就成了工作人員最大的問題,擬定一套合適的「管理辦法」也煞費苦心。沈秋棠指出,上課點名可以知道學員的勤惰紀錄,也能掌握他們的去處,如果生病不能上課,要寫假單請假;晚上十一時就寢,輔導員也會逐一點名,確定每個學員都在宿舍。而這群在美國、加拿大自由社會長大的青年對點名有著不同的反應,十八九歲的青少年覺得可以保護安全,免得閒雜人混入其中,廿歲以上的學員則說,工作人員把他們當小孩子,其實長這麼大了,自己會為一切言行負責,點名制度根本是多餘的。急體驗台北夜生活雖說研習營重視點名,這群自由慣了的青年會在就寢點名之後,成群結隊爬牆到市區遊玩,體驗台北的夜生活,就算輔導員看到,也拗不過他們的要求。李宗晟就說,他希望就寢點名提早在十時完成,這樣大家就可以早點出去蹈躂。摸黑爬牆也要有技巧,否則受了傷可就不好玩了,有一個女學員翻牆不慎擦破了皮,以前還有另一個女學員扭傷了腳,上了一個月的石膏才康復。李宗晟說,同學溜出宿舍,就乘坐計程車到夜市、迪斯可舞廳、啤酒屋、忠孝東路遊玩,為了安全起見,同行者一定要有一兩個會講中文的同學,才能順利和旁人溝通。輔導人員壓力沈重摸黑爬牆溜出宿舍這件事看在沈秋棠的眼裡,感到莫可奈何,他說,政府很看重海外青年,萬一學員在研習當中發生差錯,可以用「擔當不起」四個字形容工作人員的壓力,他記得有一次有個學員在參觀的時候,腳踝被玻璃門卡傷,他們忙著急救送醫,與家長聯絡,處理善後事宜。沈秋棠說,辦過研習營的人常常講:發生意外是預料之事,平安無事才是意外,可見得要拿出戰戰兢兢的精神才能減少意外事件。《第一印象》「好髒的空氣好貴的物價!」華裔青年不解:台北街頭為什麼這這麼多遊民和乞丐。第一次來到台灣的吳燮基對台北市的印象極為惡劣,走在路上他看見大車小車排放濃黑的廢氣,營建工地的運土卡車後頭揚起大片灰塵,行人戴著口罩穿梭其間,緊皺眉頭快步通過,這種景象若是在美國保證蔚為奇觀;而放眼觀察大街小巷,路上總堆放垃圾,有的人還隨手亂丟紙屑果皮,真不懂台北市居民有沒有公德心。他認為,台灣是個富有的社會,政府應該注意環境衛生,加強汽機車廢氣排放檢測,清理街道垃圾,改善居住品質。

來自美國中西部的林恆誠也有同樣的看法,他說,台北市是個人擠人、車擠車的城市,不但空氣骯髒,交通也十分紊亂,駕駛人不禮讓行人,橫衝直撞,闖紅燈、開快車的舉動叫人受不了,就算過馬路走斑馬線也要快步飛奔,險象環生,不過令人安慰的是,捷運系統明年就可以通車,交通亂象將會逐年改善。

台灣經濟發展,正從開發中國家邁向已開發國家的階段,就因為這個緣故,使得台北市出現互相矛盾的街景,林恆誠說,凱悅飯店是幢現代化的建築物,看起來壯觀宏偉,但是對面的國民住宅老舊不堪,形成強烈的對比,站在台北街頭,不知道身處那個年代,想不透台北市該何去何從,然而他希望六年國建計畫能把台灣建設成高水準的國家。

台北市居高不下的物價也令華裔青年咋舌,他們上百貨公司、服飾專賣店購物消費,發現物價是美國的兩三倍,讓他們納悶不已:為什麼美國國民所得比台灣高,卻能享受較低的物價;而街頭有遊民、乞丐、殘障者跪在地上,向往來行人猛磕頭,希望討到生活費用,吳燮基就說,既然台灣豐衣足食,政府應該照顧這些弱勢民眾,加強社會福利服務,多增設中途之家或收容庇護場所,不要讓他們「拋頭露面」,免得觀光客對台灣有負面的看法。

喜歡跳舞的李宗晟、克麗斯汀、琴娜對台北市的KTV及迪斯可小酒館有很深的印象,李宗晟舉例說,光復南路上有家迪斯可舞廳,外頭雕刻蛇髮魔女高更的塑像,加上耀眼的霓虹燈,很具吸引力,而八德路的印第安啤酒屋門口坐了隻恐龍,也相當新奇,在舞廳裡浸淫音樂、舞步的歡樂裡,這種感覺和在美國的生活差不多。

西方人對運動、休閒活動具有狂熱愛好,在西方社會長大的華裔青年也感染這股習氣,他們認為台灣民眾運動量似乎不夠,身體看來好像不太硬朗,喜歡待在有人工機械的屋子,出門有汽車代步,上下樓梯乘坐電梯,房裡又裝有冷暖氣機,雖然美國生活也少不了這些機械,台灣人民愛好自然的精神似乎比不上美國。

這群流著中國血液的華裔青年受到西方文化影響,言行舉止乃至思維邏輯與台灣民眾有極大不同,即使混在人群堆裡,旁人還是能一眼認出。就因為這個緣故,有的青年感到自己難以溶入台灣的社會,不論走到那裡,都會惹來異樣的注視眼光。吳燮基就說,台灣的計程車司機發現他們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對台北不熟,故意繞遠路欺負他們;有一次研習團的一個女生到太平洋崇光百貨公司,售物負知道她是華裔人士,用略帶歧視的眼光指稱她為「香蕉人」;一夥人到市集攤販買東西,有的老闆也不歡迎,不願意多加理會,讓他們心生強烈的挫折感。

林恆誠也有類似的看法,他甚至覺得華裔人士要打進美國社會也是件難事;而回到台灣又適應不易,覺得自己兩邊都不討好。眾所週知,美國人懷有種族歧視,白種美國人看到黃種人,不由自主地流露不屑的神情,來到台北市,模樣一般的中國人竟也擺出白種人的姿態,讓他們相當難過。《生活導師》輔導員海外青的大玩偶海外青年研習團能辦得成功,擔任輔導員的大專院校學生功不可沒,每當學期開始,救國團在各大專院校招兵買馬,徵求有意擔任輔導員的學生,他們除了要經過口試、面試,還得接受事前訓練,才能正式進入研習團,成為華裔青年的最佳夥伴。沈秋棠說,輔導員完全是服務性質,不僅要注意華裔青年在台安全,外出參觀負責帶隊引路,還得暫別家園,在劍潭住上一個半月,與救國團人員保持密切聯繫,因此輔導員在此期間十分辛苦,雖說如此,這些大孩子的英語能力都會進步,也學會待人接物的禮貌,日後一定會注意與人相處的禮儀。

就讀靜宜大學即將升上大四的蔡麗文覺得擔任輔導員是個難忘的生活經驗。她說,學校給予課業知識,訓練人際關係的機會略嫌不足,來到研習團,要隨時與學員、老師、甚至政府機關接洽聯繫,學到溝通協調是怎麼回事,好為將來踏入社會做準備。

輔導員除了有台灣學生擔任之外,救國團也徵召美加地區的學生,吳錦輝和蕭丹琪就是這樣成為研習團的一分子。剛從大學管理系畢業的吳錦輝認為,從輔導員這個工作可以學習團隊管理的實際經驗,以後寫求職履歷表時,也多了一項經歷。他覺得台灣經濟突飛猛進,俯拾皆是工作機會,因而有意回到台灣發揮所學,這次回國也算是打探頭路,希望以後能在此開創一片新天地。

主修教育輔導的蕭丹琪則說,輔導員是幫助學員解決生活困難的工作,擔任輔導員正好配合所學,聽聽華裔青年的心聲,豐富自己的經驗,以後做個成功的輔導人員。

最新文章

迪卡儂體育戶外專賣店量身訂製區以自行車,球拍為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

從鐵皮屋到旗艦店 迪卡儂那年低調進駐台灣推「量身訂製」服務

2025-10-21
海外青年暑期返國研習團始業式,在愛之船主題曲的演奏聲中,來自美加七百五十位華裔青...

外交部舉辦「海外青年研習團」促成台美姻緣 美籍作家親身經歷改編紀錄片《台北之戀》

2025-10-21
袋鼠肉的口感與牛肉無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6/03/01 羅建怡攝影)

袋鼠、鴕鳥甚至海龜都能混入 台灣曾爆發多起「冒充牛肉」食安事件

2025-10-19
楊振寧(右)與夫人翁帆(左)昨晚飛抵台灣後,直接到飯店休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諾貝爾獎得主82歲娶28歲小嬌妻 楊振寧與翁帆的忘年戀

2025-10-18
輔大花園觀光夜市,每周二、五、六營業,吸引人潮買氣,消費群以鄰近的輔仁大學、明志...

曾被網友封「全台最夯夜市」之一! 輔大花園夜市一開幕就爆紅卻在7年後吹熄燈號

2025-10-17
鯉魚潭在龍王颱風中受創嚴重,原在岸邊的碼頭甚至被吹到岸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

2005年龍王颱風重創花蓮 兩岸造成重大損失 被除名改由「海葵」替代

2025-10-15
曾因中風倒下的原住民醫師徐超斌昨天發表「守護4141個心跳」新書。圖/聯合報系資...

「台灣史懷哲」、「超人醫師」徐超斌 提倡籌建南迴醫院 今年9月病逝

2025-10-14
中華職棒新生冠軍La new熊隊首次挑戰亞洲職棒大賽球員個個戰戰兢兢。圖/聯合報...

La New熊2006年進攻東京巨蛋 亞洲職棒大賽奪得亞軍

2025-10-14
知名甜品店接連到新竹展店,「跳舞香水」進駐SOGO百貨新竹Big City店,服...

昔日網美打卡聖地消失! 2011年「跳舞香水」風光開店如今已歇業

2025-10-13
1964年高雄大寮的農地冒出水火同源的景緻奇觀,但卻是曇花一現。圖/聯合報系資料...

高雄大寮水火同源 景緻奇觀卻是曇花一現

2025-10-12
台南市運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06/05 李鋅銅攝影)

台南運河曾有多起殉情案 運河奇案被改編電影《運河殉情記》

2025-10-10
來源:聯合報-B3 苗栗新聞(2015/12/26)

惡夢重現!2015年苗栗隨機傷人連警察也砍 犯罪原因揭露社會警訊

2025-10-09
張學良先生(圖)九秩壽辰,一日於台北圓山飯店舉行壽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

軟禁或保護? 1988年「少帥」張學良重獲自由

2025-10-09
台灣飄香 雲林縣古坑鄉舉辦的「古坑咖啡節」,讓古坑鄉成為全台知名的「咖啡的故鄉」...

「台灣咖啡原鄉」2003年開啟雲林古坑「台灣咖啡節」傳奇

2025-10-08
台積電昨天上午舉行股東會,由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中)主持,部分股東質疑台積電給員...

2008年「員工分紅費用化」科技新貴收入大縮水

2025-10-07
汐止橫科路2005年4月驚傳殺警奪槍案,兩名員警執行巡邏勤務時,遭兩名歹徒共乘一...

猛刺15刀後奪警槍!2005年震驚全台的汐止殺警案

2025-10-06
來源:聯合報-8 社會(2002/03/10)

14歲女學生在自家被封住口鼻殺害 北港崔曉菁懸案20多年至今未能偵破

2025-10-05
中華民國七十八年市長杯全國分齡泳賽,圖為打破全國男子二百公尺蛙式紀錄的蔡心嚴。圖...

稱霸泳壇19年蛙王蔡心嚴 落魄打零工卻能逆轉勝

2025-10-04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