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達格蘭大道」曾被提議「瑪麗蓮夢路」!1996年陳水扁發起介壽路改名
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原名為介壽路,在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期間,他提倡空間解嚴,並於1996年發起介壽路改名活動,活動中收到了許多有創意的命名,還有人提議「梅花路」、「瑪麗蓮夢路」等。
介壽路的由來,是1946年為了慶祝蔣中正六十大壽,將原本的台灣總督府改名為「介壽館」,館前道路更名為「介壽路」。早期由於位於博愛特區內,空中與地面的維安相當森嚴。博愛特區是禁航區,不准任何航空器進入,周邊新建築物的樓高也不能超過總統府,而且博愛特區禁行機車,警消、工程等特種車輛進入,皆須關閉警笛、警示燈。
陳水扁在擔任台北市長任內,提倡「空間解嚴」與「市民主義」的理念。1996年有議員在議會質詢時,提出更改介壽路等路名的建議,陳水扁市長當場同意,隨即邀請市民共襄盛舉,提供介壽路的新路名。
相較於其他以中國地名或政治人物命名的台北道路,介壽路的門牌號碼只有一號的台北賓館、二號的外交部、三號的市府公園處,僅有幾位設籍的居民,對民眾的影響相當小,因此介壽路成為首先改名的指標性道路。
這次介壽路的更名活動,市民的回應相當熱烈,市府收到近七千個建議路名,從正經八百到稀奇古怪的命名都有,有人以諧音命名為「短路」、「柏油路」、「梅花路」、「瑪麗蓮夢路」等,令人忍俊不禁。
經過評審委員會的討論,最後由陳水扁市長拍板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這個典故來自昔日台北盆地的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在介壽路更名為凱道之後,市府隨即拆除沿路的「禁行機車」標誌牌,開放凱道行駛機車。
‘命名運動’ 請市民推敲中正、中山、羅斯福路改名? 市府態度保留
1996-01-08/聯合晚報/12版/台北都會
【記者秦富珍╱台北報導】台北市長陳水扁將要發起介壽路的「命名運動」,明天他將在市政會議中做成裁示,廣徵民意替介壽路取新名,他上午說,「民主大道」、「台灣大道」甚至「市民路」皆可,希望市民發揮想像空間,選出最符合民意及實際狀況的新路名,在半年內完成更名。
為了尊重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陳政忠等議員質詢小組的建議,陳水扁決定要替介壽路改名,陳水扁上午說,選擇介壽路更名的原因,首先是這條路更名的影響程度最小,只有外交部有影響,因為附近沒有民宅、商家,其次,這條路命名的時空環境已經不存在,當初命名介壽路是源於替先總統蔣介石祝壽,現在他已經逝世,不可能「萬壽無疆」、「萬歲萬萬歲」,所以是改名的時機。
介壽路徵名 招來短路、梅花路…想像發飆 還有瑪麗蓮夢路、大家的路、大和解路 堂堂7000個 下周二選定
1996-03-07/聯合晚報/12版/台.北.都.會
【記者秦富珍╱台北報導】
台北市介壽路更名活動獲得台北市艮「熱烈」回響,目前市府已收到近七千個建議路名,市府新聞處以「創意大連線」形容,民眾建議路名從「總統府路」、「水扁路」到「大家的路」,還有「瑪麗蓮夢路」、「梅花路」等正經八百與「讓想像飆一下」的路名都有,市府將組成超黨派的評審委員會評審,計畫在下周二市政會議中公布新路名。
介壽路更名活動在5日截止收件後,市府新聞處統計共有1500人次參加更名活動,到目前為止整理出近七千筆名字,對介壽路的更名,不脫「路」、「大道」及「廣場」三種範疇,也有人主張維持原路名。
目前出現次數較多的名字像「二二八紀念路」、「福爾摩莎路」、「快樂希望大道」、「台北路」、「公僕路」、「總統府路」、「府前路」、「首府路」、「首都路」,還有「大和解路」、「美麗島路」、「獨立大道」、「憲政廣場」、「民進路」、「國民路」、「新路」、「民主路」、「自由路」、「族群路」。
趣味性高的名字也不少,新聞處承辦人員以「噴飯」形容,像「瑪麗蓮夢路」、「柏油路」、「短路」、「梅花路」、「人民萬歲路」,另有新鮮的路名,如「非常大道」、「康莊大道」,浪漫的「香榭大道」、「彩虹大道」,原住民提出「大佳臘大道」、「莫魯道」、「凱達格蘭大道」等名字。(下略)
最新文章
-
全台最大祭祖!新屋「葉五美公祠」近萬子孫齊聚
2025-04-03 -
一場弊案閒置近20年...林內焚化爐成「蚊子焚化爐」力拚轉型
2025-04-01 -
征戰中職20多年創造無數經典 大師兄林智勝宣布引退
2025-03-31 -
寶雅40年歷史!從台南生活百貨起家 靠美妝穩站零售市場
2025-03-29 -
70年前青年節不一樣!舉辦各項競賽、看電影還享半票
2025-03-28 -
壽命不到兩年! 「威航」2016年停飛數月後母公司復興航空也解散
2025-03-27 -
肯德基來台40年!首家店開在麥當勞旁 開啟速食業戰國時代
2025-03-27 -
檳榔西施夜間赴約成惡夢 慘遭三毒蟲聯手摧殘後焚屍
2025-03-26 -
日本櫻花季來了…日本第一家廉航「樂桃航空」10多年前機票超甜!
2025-03-26 -
台灣也曾有「日光節約時間」 推行30多年為什麼取消?
2025-03-25 -
1997年台灣爆發大規模口蹄疫 損失1700億 歷經24年終成非疫區
2025-03-25 -
「幽冥教主」林清標縱橫江湖 電影《台西風雲》的原型人物就是他
2025-03-25 -
1983年「迅雷小組」成軍!精挑神槍手打造台北最速保安大隊
2025-03-25 -
近三百人上山倖存者只有五分之一 台灣最嚴重的山難「野呂寧事件」
2025-03-24 -
被周杰倫買走!2012年奪冠、點燃台灣電競熱血的台北暗殺星
2025-03-24 -
女教師墜下后豐大橋 23年前命案留下「羅生門」
2025-03-23 -
台灣腳底按摩之父原來是外國人!「吳神父腳底按摩」遍布全台還紅到國外
2025-03-23 -
史上最年輕槍擊要犯 「番薯仔」吳俊卿合作前刑警犯下多起案件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