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部隊鍋!早期國軍獨門料理「復興鍋」
韓國美食的「部隊鍋」聞名於世,早期國軍也有一道相似的佳餚--「復興鍋」。復興鍋的命名,取自「復興中華」之意,由於戰後初期的台灣物資缺乏,國軍官兵伙食欠佳,每當逢年過節或重大場合,上級想為國軍弟兄加菜,卻又不願鋪張浪費,因此以特製鍋具煮大鍋菜。
根據劉安祺將軍接受中研院近史所訪問的說法,復興鍋是他在1958-1961年間擔任金防部司令時發明的,加入牛肉、蔬菜、豆腐、蘿蔔等食材,後來蔣經國帶到國防部,再推廣到國民黨中央黨部,逐漸廣為人知。相傳早年在復興崗政工幹校,蔣中正與蔣經國蒞校主持過年或結業典禮的餐會,都有這道主菜。
1974年,行政院長蔣經國在三軍軍官俱樂部,以復興鍋招待出席中研院院士會議的院士們,他戲稱這是「開門見山、一目了然」的宴會,因為所有的菜色一開始就全擺在餐桌上,大家一看就知道有幾道菜。1990年的國民大會開會期間,李登輝總統在中山樓三樓大餐廳宴請國大代表,也是每桌一鍋的復興鍋。
正統的復興鍋,採用國防部獨家訂製的銀色不鏽鋼鍋具,鍋蓋與鍋身都有國防部軍徽,分為外鍋與內鍋,烹煮後的食材置入內鍋,再放到外鍋密封,隔熱效果佳,能保存食物溫度,有人說這是復興鍋的美味秘訣。
復興鍋以小土雞、蹄膀、炸蛋、大白菜等食材燉煮而成,湯頭順口濃郁,用料豐富。如今在台北國軍英雄館的軍友餐廳,仍可吃到這道傳統的軍中火鍋。
國大八次會議 李總統今宴請全體出席國代「復興鍋」冷暖 選情溫度計
1990-02-19/聯合報/04版/焦點新聞
【記者徐履冰╱台北報導】
國大八次會議今天將正式開幕,會期卅五天。最受注目的總統、副總統選情,在今天開幕後,中午由李登輝總統宴請全體出席國代時,將可一窺端倪。國代們與總統同吃「復興鍋」的冷暖情況,是總統、副總統選情的溫度計。
復興鍋是一種大鍋菜,由故總統蔣中正先生命名,成為中山樓大餐廳的傳統特色。李登輝總統今天上午開幕典禮致詞之後,中午在中山樓三樓大餐廳宴請全體出席國代,也是每桌一鍋復興鍋。
由於吃飯前,也安排了致詞,相較於開幕式上的官式談話,李登輝總統較有機會拉票。而且,用餐席間,也是李登輝能夠面對全體出席國代,並個別拉票的唯一機會。
李總統宴請全體國代及記者改良復興鍋 今上桌
1991-04-08/聯合報/04版/政治觀察
【記者洪金立╱台北報導】
國大第一屆第二次臨時會今天正式開鑼,由於這次國大臨時會肩負修憲及廢除臨時條款的歷史使命,資深國代將在年底前退職,這次大會準備的「復興鍋」特別重視「營養成分」,菜單除遵照多數意見,以蔬菜魚類、海鮮多配為原則外,更改進了過去「沒味,沒油」的缺點,葷素一應俱全,國大招待處處長胥山春形容這是「改良式」的「復興鍋」。
去年國大八次會議選舉總統副總統時,李登輝總統在開幕閉幕典禮時,都是循往例在中山樓三樓大餐廳以「復興鍋」宴請全體出席國代,每桌一鍋復興鍋。但由於開幕結束後,發生民進黨國代黃昭輝掀桌事件,將復興鍋佳肴掀落滿地,昨天中山樓裡裡外外安全人員忙著為避免這種不愉快再度發生做準備。
據國大招待處處長胥山春表示,今年的復興鍋配有豬肉、牛肉、雞肉,但沒有鴨肉;並有排骨、素菜、金針等。光是廚房的廚師及大餐廳的「服務生」,就派出一連兵力,保證大家吃得飽、吃得好。
復興鍋一桌十人,每桌四個大菜、四個小菜,葷素配理得很均勻。其營養成分並委託榮總的營養師特別調配,一人一天伙食費約三百六十元,比上次國大八次會議的安排好一點。國民大會秘書長朱士烈昨天說,今年國大臨時會的總額是以二月廿六日發出召集令的人數六一九名為準,但由於考慮過召開國大臨時會時可能有退職、死亡等情形出現,因此國大總數將採「浮動」,以每天實際開會人數為準。
今天中山樓開幕式結束後,大會預定在三樓大餐廳席開一百桌,每桌以「改良式復興鍋」宴請全體國代、新聞記者及工作人員,李總統將以宴客「主人」身分與大家共餐,並發表簡短談話。
最新文章
-
星座配對、暗戀小秘密!《談星雜誌》曾是少女的青春聖經
2025-08-19 -
童年必吃!「台糖冰棒」從糖廠福利社走向全台市場
2025-08-16 -
沒有高鐵的年代「候機室人山人海、飛機排隊起飛」 台灣上空其實很忙
2025-08-14 -
〈兜風心情〉你還會唱嗎?當年那台「兜風50」是怎麼紅起來的?
2025-08-10 -
五、六年級生的青春紀事! 約會、邂逅的好場所|冰宮
2025-08-08 -
泡完溫泉再來一袋紅茶! 北投紅茶為什麼這麼紅?
2025-08-07 -
與魚共眠!屏東海生館當年首創「夜宿活動」開辦25年仍熱門
2025-07-29 -
搭拱橋、青蛙跳、拔草… 那些年被教官、老師處罰的回憶
2025-07-29 -
「大韓援時代」席捲職棒 啦啦隊應援文化從這裡開始!
2025-07-25 -
甜甜圈店都曾大排長龍? 「Dunkin’ Donuts」兩度叩關台灣市場但始終無緣
2025-07-24 -
唱歌學衛生! 《衛生十大信條歌》阿公阿嬤那年代的小學生都會唱
2025-07-22 -
颱風天不只靠泡麵!這碗「罐頭麵」人間美味藏著台灣人的童年回憶
2025-07-17 -
曾是公館商圈必打卡美食 「陳三鼎」 五年前悄悄歇業成回憶
2025-07-17 -
你有模仿過嗎?2011年網路爆紅「仆街少女」曾掀起全民趴地拍照潮!
2025-07-16 -
五、六年級生最潮的制服來自這! 南紡靠「太子龍」撐起台灣紡織的驕傲
2025-07-16 -
朱天心當年拒寫「聯考小妞」 出版《擊壤歌》熱銷30萬冊聲名大噪
2025-07-15 -
90年代版稅年收達千萬!暢銷作家劉墉 勵志作品成一代人回憶
2025-07-15 -
郭董、古龍都愛「這味」!台北百年美食「金春發牛肉店」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