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創親情 「絲瓜奶奶」陳月來以動物間的母子情製成絲瓜藝術品!
「咦!絲瓜絡不是用來洗澡的嗎?怎麼它可編織成這樣靈巧可愛的玩偶與動物造型?」「可以啊!來,我編給你們看。」說著,陳月來以純熟的妙手巧思,示範絲瓜絡編製藝品的技巧。從前鄉下種絲瓜處處可見,多得來不及去吃它就已老化,老絲瓜,古早人用來洗澡刷背,現代人多嫌它土,不肯用。
出生台南學甲的素人藝術家陳月來,沒有受過正統藝術教育,原本是平凡的家庭主婦,孩子長大後她過著養雞、種菜悠閒的生活。她年少時學過裁縫,而激發她創作的契機,是因為某日她無意間在書店看到一盞燈,造型簡單,線條卻出奇的美,她直覺想到院子裡吃不完的絲瓜,於是嘗試以曬乾的絲瓜囊當材料,做了一盞燈;愈做愈有趣,她的作品也逐漸受到重視。
陳月來憑藉著童年時期的創作慾,以絲瓜做為藝品創作材料,從周邊人物到歷史故事及日常生活中的素材,俯拾即是,一入她靈巧的手中,更可輕易的蛻變為精美的絲瓜絡藝品。她的作品以農村景物和童年回憶為主題,其他如耕牛圖、動物間的母子情,也都有令人感動的作品。
陳月來因為絲瓜創作,贏得「絲瓜奶奶」封號,她所製作的親情系列動物玩偶,在溫馨的5月十分討喜,除了2000年,她製作出母猴揹小猴等表現母愛親情的手藝品,2004年,她也應邀在台南縣立文化中心推出「絲絲母愛」作品展。陳月來說,她是以絲瓜絡的自然形狀,符合什麼動物的體型來創作,形狀瘦的就做猴子、胖的拿來做豬寶寶等。
絲瓜絡藝品 展現多樣風貌
2000-06-03/民生報/38版/周末大觀園
【記者陳慧明╱南縣報導】廢棄不用的絲瓜絡,透過藝人的慧心巧手,就能化身成為精美的手工藝品,首創絲瓜絡藝品的鄉土藝人陳月來,多年來已創作出不少精巧動人的作品,包括家禽、家畜、野生動物,以及拖鞋、帽子、手提袋,乃至節慶廟會、民俗生活等,風貌繁多,兼具觀賞與實用價值,並為乾燥蔬果開創了新生命。
家住台南縣將軍鄉的陳月來,由於生長於鄉村,儉樸的生活習性,使她不忍將可食用的絲瓜棄如敝屣,而眼見盛產時瓜瓞綿綿,來不及吃就已老化的絲瓜,她憑藉著童年時期的創作欲,靈機一動,便拿它來當作藝品的創作材料,從周遭的事物到日常生活,都成為陳月來絲瓜絡藝品的素材。
陳月來巧手剪剪補補,化腐朽為神奇,將心中的感動,透過絲瓜絡表現出來,於是,牛、羊、雞、鴨、鵝,以至大象、企鵝、袋鼠、猴子等,都被她塑造得可愛逗趣,憑著一分關懷和用心,她對於造型的掌握,都能深入細節。也不乏描寫農村生活的景象,如收割、節慶、含飴弄孫的老人家等。
最新文章
-
星座配對、暗戀小秘密!《談星雜誌》曾是少女的青春聖經
2025-08-19 -
童年必吃!「台糖冰棒」從糖廠福利社走向全台市場
2025-08-16 -
沒有高鐵的年代「候機室人山人海、飛機排隊起飛」 台灣上空其實很忙
2025-08-14 -
〈兜風心情〉你還會唱嗎?當年那台「兜風50」是怎麼紅起來的?
2025-08-10 -
五、六年級生的青春紀事! 約會、邂逅的好場所|冰宮
2025-08-08 -
泡完溫泉再來一袋紅茶! 北投紅茶為什麼這麼紅?
2025-08-07 -
與魚共眠!屏東海生館當年首創「夜宿活動」開辦25年仍熱門
2025-07-29 -
搭拱橋、青蛙跳、拔草… 那些年被教官、老師處罰的回憶
2025-07-29 -
「大韓援時代」席捲職棒 啦啦隊應援文化從這裡開始!
2025-07-25 -
甜甜圈店都曾大排長龍? 「Dunkin’ Donuts」兩度叩關台灣市場但始終無緣
2025-07-24 -
唱歌學衛生! 《衛生十大信條歌》阿公阿嬤那年代的小學生都會唱
2025-07-22 -
颱風天不只靠泡麵!這碗「罐頭麵」人間美味藏著台灣人的童年回憶
2025-07-17 -
曾是公館商圈必打卡美食 「陳三鼎」 五年前悄悄歇業成回憶
2025-07-17 -
你有模仿過嗎?2011年網路爆紅「仆街少女」曾掀起全民趴地拍照潮!
2025-07-16 -
五、六年級生最潮的制服來自這! 南紡靠「太子龍」撐起台灣紡織的驕傲
2025-07-16 -
朱天心當年拒寫「聯考小妞」 出版《擊壤歌》熱銷30萬冊聲名大噪
2025-07-15 -
90年代版稅年收達千萬!暢銷作家劉墉 勵志作品成一代人回憶
2025-07-15 -
郭董、古龍都愛「這味」!台北百年美食「金春發牛肉店」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