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鄭時期已存在 「竹圍漁港」已成北部重要觀光漁港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觀光漁港也成了不少民眾假日前往的去處。而位於桃園大園的竹圍,如今已經是北部重要的休閒去處。其實竹圍漁港最早可以追溯到明鄭時期,是重要的商港,近年來積極轉型,才有了如今的熱鬧樣貌。
竹圍漁港的前身為許厝港,最早可以追溯到明鄭時期,在乾隆年間曾是台灣重要的商港,商船與漁船往來頻繁。到了日治時期,日本長崎縣有三戶漁業移民來此定居,以釣漁業為主要作業方式,為當地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1928年,桃園郡漁業組合成立,正式展開有組織的漁業發展。1952年,在現今的竹圍漁港位置設置了曳船道,開啟了正式的漁港建設。1959年,桃園縣政府與大園等鄉公所籌資70餘萬元,興建250公尺長的北防波堤。經過台灣省政府與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的後續投資,漁港於1968年完工。
1988年,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出現。台灣中油提議與漁業單位合作開發漁港,雙方共同分擔東西防波堤與內堤的擴建經費。1993年改建完工後,漁港擁有343.5公尺的碼頭與1.4公頃的泊地,為漁民提供更好的作業環境。
進入21世紀後,竹圍漁港開始朝向觀光休閒發展。2000年代,漁港增設了魚貨銷售中心,與基隆的碧砂漁港、新北市的富基漁港並列為北台灣三大漁獲供銷重地。漁港的地標性建築「彩虹橋」,以180公尺跨度、31公尺高的紐爾遜鋼拱橋設計,成為遊客必訪景點。近年來,桃園市政府投入大量資源改善漁港設施。包括遊艇碼頭專區、彩虹橋維護、薄膜天幕等設施。
高師傅紙上導覽新春逛漁港 年年慶有餘
1999-02-12/聯合晚報/19版/春節玩樂特刊
【潘秉新/專題報導】一年來是否已忙得連體會生活的心情、感覺都沒有了?
不想在農曆春節擠出國的熱潮,又難得有這麼多天的假期,想想台灣具有千變萬化的沿岸景觀、多采多姿的海洋生態、傳統獨特的漁村文化、質樸迷人的漁港風情,以及種類繁多的漁獲特產,何不接受「大海的邀約」,吃魚、看魚,討個「年年有餘」的吉利?
台灣省漁業局近年來積極結合海陸休閒資源,推動整體套裝觀光休閒漁業,於宜蘭梗枋漁港、基隆市碧砂漁港、台北縣富基漁港、桃園竹圍漁港、新竹漁港、台中梧棲漁港、高雄縣興達港漁港及屏東後壁湖漁港等設置魚貨直銷中心,並於花蓮縣設置興農漁產品運銷合作社壽豐養殖專業區。在省漁業局任職20幾年,南北漁港「走透透」,且主持了六年電視節目「漁鄉風情畫」的高孔希(高師傅),願當「紙上導覽」,提供一個既知性又感性的休閒漁港之旅。
●屏東東港、琉球:
說到東港、小琉球,「高師傅」大感興趣,一副頗為陶醉的表情,「去東港,有三樣東西不能不吃,一是生魚片、二是櫻花蝦、三是油魚子。」,到東港、小琉球的安排,最好是下午搭快艇到小琉球(約20分鐘,單程票價210元左右),在小琉球住一晚上,才能感受到它的好玩。
先說小琉球,當地的海鮮特殊,對吃專精的人,甚至只吃小琉球的魚不吃恆春的魚,當地產最好吃的魚是龍王(蘇眉)。在碼頭、漁會附近走約十幾分鐘,有些魚攤的貨值得注意,分早場、下午場賣,以下午場賣的魚貨品質最佳,有些迷路的鴿子會在小琉球的港口流連,有人掛出「名鴿買賣」的牌子,是這裡的奇景之一。
琉球區漁會開放專用漁業權設置箱網養殖為最早地區,目前有約175個箱網,引進挪威抗浪性佳的圓形箱網及傳統本土箱網,養殖魚種有紅魽、嘉鱲、海鱺及石斑等;漁撈、餵食活動可於岸上觀看,這是小琉球知性的一面。
而享受安靜、純樸,看日出、日落,則是小琉球感性的一面,記得品嘗一下小琉球的香腸,雖說小琉球知名的穿耳洞放山豬,幾已銷聲匿跡,不過當地香腸的口味,還是可以嘗試一下。
談到東港,一定要提櫻花蝦,全世界只有日本駿河灣、巴西及台灣的東港至枋寮沿海一帶才有其蹤跡的櫻花蝦(又稱國寶蝦),每年11月至隔年5月會到東港。東港的海鮮店多屬小店面,但提供多樣化的海鮮。鄰近觀光據點,搭乘水晶船觀賞海底景觀、琉球環島旅遊、大鵬灣等。
●台東綠島、伽藍,花蓮石梯港:
綠島多屬洄游性魚類,礁石區的熱帶魚和珊瑚群組成神奇的海底世界,景色美麗壯觀,搭玻璃船觀賞海底世界是好玩的項目之一。本地的特產是鹿茸和柴魚。
在台東、花蓮沿岸,可充分感受太平洋的風光。伽藍港的漁船每日出海捕撈,凌晨滿載新鮮現撈漁獲歸航進港,漁會配合消費者需要,每天上午9時魚市場拍賣批發後轉消費地零售。主要漁業種類為鰾旗魚、延繩釣等,漁獲魚種為旗魚、鮪魚、鬼頭刀、鰹魚等。
花東海岸一帶蘊藏著數量與種類都頗為可觀的鯨豚,發現率最高是飛旋、瓶鼻、熱帶斑及花紋等種類之海豚。到花蓮賞鯨豚、七星潭撿石頭之外,壽豐養蜆專業區,以黃金蜆名聲最響,蜆精、蜆肉丸、鹽漬蜆等產品,且以農漁牧綜合經營方式養殖蜆、吳郭魚,可提供摸蜆、塭釣、露營、烤肉等野外活動,區內另設有蜆包裝處理場,可提供靜態參觀及魚貝類養殖過程介紹與認識。
●基隆碧砂:
碧砂魚貨直銷中心位於濱海公路旁,交通便利,室內面積約900坪,既有生猛海鮮也有熟食區,是休閒賞景放風箏的好地方,港區設有開拓海洋漁場的功臣元老──海功號試驗船之地標,鄰近觀光據點有:基隆經國公園、和平島公園、情人湖、船遊基隆嶼、基隆廟口小吃、中正公園。
●宜蘭縣頭城、南方澳:
龜山島是宜蘭人重要精神生活指標,友人稱它為「鄉愁之島」、有人形容是「宜蘭人的心靈故鄉」或是「海上遊樂活動的奇葩」,龜山島的八大奇景:龜山朝日、龜山磺煙、龜岩絕壁、龜山觀奇、神龜擺尾神龜戴帽、眼鏡洞鐘乳石觀奇、海
底溫泉湧上流。一趟船遊龜山島歷時約一個半小時,費用一個人約600元、團體(25人以上)約500元。
北部的民眾有人喜歡到宜蘭的小魚市場買鮮貨,頭城有石城、大里、大溪、梗枋等漁港。大溪魚市場以拖網為主,主要魚種有紅目鰱、白帶魚、石九公、蝦、蟹。梗枋魚市場則以完置網、刺網、魩仔網漁業為主,以鯖、鯵、白帶魚、紅目鰱、魩仔魚為大宗。拍賣現場場面熱鬧。
南方澳漁港是全省唯一大型圍網船團基地,漁貨年產量約10萬公噸,是台灣三大漁產重鎮之地,全年均產有花飛、四破、劍旗魚及沙魚,水產加工品如柴魚、鹽漬鯖魚、香魚片、鹹小卷等是加工特產品代表作。
●桃園竹圍漁港、漁貨直銷中心:
竹圍魚貨直銷中心分有生鮮區、熱食區,1000多公尺的防波堤是海釣最佳處,此地入海深,魚貨多,另在隔壁的魚市裡,也有不少現撈貨值得採購。
隨潮水進入蚵棚,以大黑鯛及大鱸魚最為釣友喜愛。
●台中梧棲漁港魚貨直銷中心:
休閒方式比較多樣,梧棲漁港是全國首創觀光漁業,集生產、觀光、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漁港。循港區休閒公園北端木造階梯而上。映入眼簾是一片綠油油的綠地,隨處可見散心,放風箏,擲飛盤等親子同樂的溫馨畫面,可搭海釣船遊港,展覽也多,農村文物館中有介紹梧棲農業歷史、西海岸農業發展、傳統稻作舊農具等,漁業展示館有漁業歷史文化、生態文化、生活習俗、現代科技等。魚貨直銷區的生猛海鮮,漁民自產自銷,新鮮又便宜。
●嘉義布袋魚港:
此地的魚貨直銷中心還正在興蓋,但也可在魚貨的市集觀賞,也有養虱目魚的魚塭,鎮內重要的物產是鹽和蚵,港裡有採收牡蠣的過程,另外一個景觀,是魚塭上有蚊帳,這是泥巴地內養著花跳,為防止被鳥吃,既保育又保產的措施,形成一個特色。
●通苑苑裡漁港:
苑裡鎮最具規模濱海遊憩觀光勝地,漁港內除有海鮮小吃,各項休閒硬體設備有:造景、觀海樓、拱橋,活動項目有:海釣、摸蛤、牽罟(一次約8000元)、沙灘遊憩、烤肉、卡拉OK等。
此港為候潮港,其沿岸流刺網漁業漁獲,如白帶魚、午仔魚、鰆、白口、水針、蝦蟹、花蛤、蚵,於凌晨五、六時進港卸貨,可購買新鮮漁獲外,還可感受漁港凌晨的朦朧美,魚丸製品由沙魚製成,在風味、彈性均佳,讓苑裡魚丸的名聲響亮。做沙魚魚網也很有名。
另一特殊景觀,因為潮差大,漁民為搬動竹筏,在竹筏中加了輪子,看著竹筏在沙地上行進,有陸上行舟的樂趣。
●台南縣興達港:
位於二仁溪及阿公店溪間的興達港,港邊設有魚市場及生鮮的海產店,南側的烏林頭是很好的灘釣場。此地現撈、養殖、加工品的漁產品皆有。(資料提供╱省漁業局)
最新文章
-
新竹棒球場爭議不斷!重建前曾名為「王貞治」的職棒殿堂
2025-02-25 -
明鄭時期已存在 「竹圍漁港」已成北部重要觀光漁港
2025-02-22 -
昔日觀星勝地!圓山天文台曾擠滿賞月與追哈雷彗星人潮
2025-02-07 -
1990年代「台北最美餐廳」馥園 政商名流愛光顧卻曾爆違建爭議
2025-02-03 -
【報時光經典照片】台北國際書展:出版界的年度盛事
2025-02-03 -
90年代台北夜貓宵夜聚集地:復興南路「清粥小菜一條街」
2025-02-01 -
回顧60年前龍山寺 台北的古老廟宇與繁華商圈
2025-01-28 -
世貿二館曾被稱為「信義計畫區的最後一塊拼圖」 吸引多家財團投標地上權案 現在是這棟大樓
2025-01-28 -
【報時光經典照片】50多年前春節這樣過
2025-01-24 -
昔日巨大坑道戲院!一斧一鑿開山打造的「擎天廳」成金門地下代表作
2025-01-24 -
屋齡老舊但房價不降? 「民生社區」50年前曾是引領潮流的模範社區
2025-01-21 -
愛國東路「婚紗街」全盛期50家業者 中正紀念堂成關鍵推手!
2025-01-17 -
露營、烤肉!曾是北部熱門踏青去處:「大春山莊」
2025-01-16 -
見證與中東外交歷史!60年代落成的「台北清真寺」帶來獨特城市風景
2025-01-15 -
南臺灣最大年貨大街:高雄「三鳳中街」滿滿年味
2025-01-13 -
合歡山曾經有座滑雪場!1960年代獨有的冬季回憶
2025-01-10 -
亞東捷運站前身是樂園!板橋人童年回憶小而美的「元智樂園」
2025-01-08 -
比特斯拉還拉風!行走在馬路的無耳朵汽車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