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從威權到成為遊行抗議、藝文表演勝地

2024-04-26 12:21 吳秀樺

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與先總統蔣公逝世五週年紀念大會,四日於中正紀念堂前瞻仰大道舉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0/04/04  龍啟文攝影)
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與先總統蔣公逝世五週年紀念大會,四日於中正紀念堂前瞻仰大道舉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0/04/04 龍啟文攝影)

1975年總統蔣中正逝世,行政院決議興建中正紀念堂供國人緬懷,由榮民工程處承辦興建,中正紀念堂在1977年底正式動工,歷時5年後完工,在1980年4月4日開放啟用,為眾多紀念蔣中正的建築中規模最大者。

全國同胞為紀念總統 蔣公而興建的中正紀念堂,卅一日在台北市信義路一段中正紀念堂興建基地舉行破上典禮,全國軍政首長、中央及地方民意代表等四千多人在場觀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6/10/31  龍啟文攝影)
全國同胞為紀念總統 蔣公而興建的中正紀念堂,卅一日在台北市信義路一段中正紀念堂興建基地舉行破上典禮,全國軍政首長、中央及地方民意代表等四千多人在場觀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6/10/31 龍啟文攝影)

中正紀念堂總高70公尺建築宏偉,全區250,000平方公尺,第一、二層,內部沒有支柱支撐,極為雄偉壯觀。四邊內牆及外牆全部安裝白色大理石,外牆大理石共6419平方公尺,共42層,施工艱難;正廳上部是高31.5公尺的鋼屋架構,為斗拱和兩層宮殿式八角屋頂飛簷,蓋深藍色琉璃瓦,頂端為高5.5點公尺,直徑4公尺的寶頂,貼金黃色琉璃瓦。

園區廣場前方兩廳院稱為「藝文廣場」,廣場南北側另建有國家戲劇院以及國家音樂廳,合稱「國家兩廳院」,前方廣場除了供民眾休憩外,更是大型藝文活動的場地,常舉辦展覽及表演,2007年被文建會指定為「國定古蹟」。

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與先總統蔣公逝世五週年紀念大會,四日於中正紀念堂前瞻仰大道舉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0/04/04  龍啟文攝影)
中正紀念堂落成典禮與先總統蔣公逝世五週年紀念大會,四日於中正紀念堂前瞻仰大道舉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0/04/04 龍啟文攝影)

中正紀念堂爭議不斷,在威權體制之下,政府當局對於人民思想嚴密控制,透過教育與文化體系塑造強人崇拜,將蔣中正歌頌為「人類救星」、「世界偉人」、「自由燈塔」、「民族長城」,因此中正紀念堂被視為威權的象徵,原本代表威權的崇拜空間特性不斷受到挑戰。1990年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讓上萬學生聚集在廣場上掀起台灣首場學生運動「野百合學生運動」,開啟了中正紀念堂與其周圍廣場成為群眾集會示威場所。

中正紀念堂正廳內設有蔣中正銅像,銅像高6.3公尺,由於戒嚴時期蔣中正侵害人權問題受到檢視,隨著民主化、轉型正義過程中,促轉會不斷提出中正紀念堂內蔣中正銅像應「移除」;但由於各方意見不同、爭議也不斷,未來應該如何轉型,亦成為台灣社會重要課題。

中正紀念堂工程 預定三月底完成

【1980-02-27/民生報/07版/第七版】

(中央社台北廿六日電)由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承辦的中正紀念堂工程,正由一千四百位榮民員工日夜加緊趕工,預定三月底如期完成,四月五日正式開放。

中正紀念堂工程目前的進度已達到百分之九十四以上,除了七十公尺高的中正起念堂拱頂已全部趣工完成外,正堂外部還剩下台墩防水處理,與上層台階部份花崗石工程以及正堂內部(正廳)工程,預定三月初完成。陳列館和資料室的花崗石裝修,將於三月二十日前舖設完成。

紀念堂牌樓工程現在趕辦柱墩斬假石工作,預定三月初完成,迴廊部份的角亭琉璃瓦施工和新畫浮雕演地坪工作,以及公園花草部份也將於三月初完成。

中正紀念堂莊嚴宏偉 使用建材均屬第一流

【1980-03-14/經濟日報/08版/建材】

(本報記者蔣又龍)樓高七十公尺,佔地七萬五千坪的中正紀念堂,在全體國民矚目與期待中,已完成首期工程。

中正紀念堂一期工程包括紀念堂、中正公圖、牌樓、圍牆及瞻仰大適,全部工程由榮民工程處承建。為使此項宏偉的工程,能長遠保存,建築內外即採用了一流的國產進口建材。

據工地主任林椰官指出,中正紀念堂一期工程已使用了四十萬才的琉璃瓦,是由輔導會引進最新的技術及配方交由新發窯業公司承製。

水泥部份消耗了四萬八千立方公尺,主要由嘉新水泥廠捐贈,亞洲水泥廠亦捐贈二千立方公尺水泥,部份裝飾用自水泥則自美國進口供應。

鋼筋六千八百噸,向唐榮廠採購,新竹玻璃公司捐贈全部玻璃、門窗;模板合計使用一萬九千餘塊,分別向林商號、復興木業公司採購。(下略)

最新文章

彰化百貨三民店店中人員證實本月18日將熄燈,可見到已有員工在打理商品,還有貨車進...

彰化沒有百貨但曾有「彰化百貨」 2020年熄燈成在地人共同回憶

2025-06-21
為念兩位老師犧牲生命興建的箭瑛大橋,不僅充滿著愛,也是地方的重要交通建設。圖/聯...

花蓮這座橋有感人故事! 「箭瑛大橋」兩師捨命渡溪 還被拍成電影

2025-06-17
傑笙樂園大門人車罕見,當年人潮洶湧盛況不復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24/04...

曾是交友節目《來電五十》取景地 「傑笙樂園」歇業後變成試膽地

2025-06-15
草屯雙冬花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9/12/23 張家樂攝影)

營業六年風光一時! 荒廢後宛如台版吳哥窟|雙冬花園

2025-06-13
中港路是台中市最容易塞車的路段。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6/06/14 林中偉...

最大規模的道路整編!總長25公里 2012年台中台灣大道正式掛牌

2025-06-05
台汽中崙站將開闢為商場旅館等多目標使用大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1/06/...

搭車人潮不再!昔日客運總站「台汽中崙站」如今成為商業大樓

2025-05-23
劍湖山兒童玩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12/21 黃慶安攝影)

木柵也曾有「劍湖山」 六億打造曾是全台最大室內遊樂園

2025-05-20
位於板橋鑽石地帶可能設調度場的板橋酒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3/02/03...

日治時期的板橋酒廠 一甲子後竟變成歡樂打卡聖地!

2025-05-14
博愛路是著名的相機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5/07/07 張嘉倫攝影)

曾聚集50家店!日治時期就存在 台北「相機一條街」

2025-05-09
高雄市金獅湖風景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獅湖今昔樣貌大不同 這裡還曾有「水上飯店」!

2025-05-06
十三行博物館昨日正式開館,邀請白雪劇團表演「看見十三人」,象徵十三行文化的重生。...

淡水河畔的時間長廊 在十三行博物館遇見古文明與現代浪漫

2025-05-03
台北華陰街兩側大樓由四座空橋銜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6/11/26 楊金...

曾經是台北最大舶來品集散地!「華陰街商圈」歷經沒落後逐漸復甦

2025-05-01
胡適博士之喪一日於極樂殯儀館公開瞻仰遺容,數以千計得各界人士冒雨前往。圖/聯合報...

戰後「台北第一家殯儀館」今為「林森公園」胡適喪禮曾在此舉行|極樂殯儀館

2025-04-28
南橫公路東段施工情況:遠眺摩天嶺迴旋路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2/04/2...

與大自然爭道 凶險南橫公路1972年以來坍方不斷

2025-04-24
歡慶五十八年雙十國慶,總統府前新設的七彩噴水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9/1...

總統府前曾有兩座噴水池!拆除原因與蔣中正有關?

2025-04-24
雲林縣草嶺風景區蓬萊瀑布旁的纜車因被迫停業而引發民眾關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

雲林草嶺昔日曾有「空中纜車」!通往蓬萊瀑布穿越斷魂谷

2025-04-23
北市萬華區西寧國宅坐落淡水河畔,行經忠孝橋往返雙北的駕駛人,一定都對這棟高大、渾...

驚悚怪事讓人頭皮發麻! 北市「猛鬼大樓」西寧國宅預定改建社會住宅

2025-04-22
台北煤氣公司舊址將開闢為電影主題公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99/07/04...

黑煙變綠地!西門町「電影主題公園」前身竟是煤氣工廠

2025-04-21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