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宜蘭太平山必遊的蹦蹦車 林業衰退後轉觀光重新出發
搭上宜蘭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的蹦蹦車,沿著日治時期至今的載運木材鐵道,前往海拔2000公尺的太平山,眼前是生態豐富景色優美的原始森林,車廂行經鐵軌的蹦蹦聲不絕於耳,常有人說上太平山一定要體驗一次蹦蹦車。
蹦蹦車原名是「山地運材機關車」過去專門用來載運太平山的檜木下山,偶爾才加掛木頭車廂載人,有「一根長壽」就可免費搭便車的說法,軌道鋪設有16線,總長度100多公里,鐵軌屬於窄軌,只有五分軌距,因此行車容易搖晃發出蹦蹦聲,大家就以音取名為蹦蹦車。
隨著太平山木材產量減少,蹦蹦車長時間不再對外開放,直到1985年搭配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的規劃,修復太平山至茂興,總長度3公里的軌道,並將原本載運木材的車廂整修為可供一般民眾搭乘的開放式車廂,1991年取得合格證明後正式對外營運。
蹦蹦車沿線可看見巨大柳杉林檜木林、藍腹鷴等保育類動物、雲海景色、舊鐵軌鐵橋等等,有時伸手就能摸到樹葉,深呼吸還能感受清新的芬多精,還有期間限定像黃金地毯的台灣山毛櫸步道,適合一家大小來一趟生態之旅親近大自然,不過蹦蹦車於2012、2015年接連遭蘇拉颱風、蘇迪勒颱風、杜鵑颱風損毀、多處鐵軌地基遭掏空,停駛6年,直到2018年才終於以嶄新的樣貌復駛。
索道纜車‧蹦蹦車‧饒有古趣太平山區決定保留它
1978-06-12/民生報/06版/生活新聞
【本報記者 劉其筠】上過宜蘭縣太平山的人,可能不會忘記太平山的索道纜車及蹦蹦車。這兩種叫遊客難忘的交通工具已對外封閉了好幾年,最近又有轉機。
交通部觀光局最近協助林務局規劃太平山森林遊樂區,決定開放一段蹦蹦車道及索道纜車。
目前,林務局還沒有決定保留那一段,擬議中的地點是仁澤到蘭台及太平山工作站至獨立山的兩段。
五十多年來,太平山的木材及林場員工與附近居民日常生活用品都是靠這兩種工具載送。
太平山的木材越伐越少,日據時代上山落戶的林場員工,大部分都已做了祖父,當年栽植的扁柏,現已長成樹齡高達四十五歲以上的巨木,只有古老的索道纜車及蹦蹦車還維持原來的風貌。
幾年前,太平山木材產量銳減,林場管理單位負擔不起高昂的養路費用,也停駛了由羅東到土場之間的小火車。
同時,內政部經實地檢查後,認為索道纜車年代太久,未達安全係數標準,應予拆除。除林場員工外,索道纜車及蹦蹦車不再對外開放,赴太平山渡假的遊客只得徒步上山。
「坐不到這兩種車,上太平山還有什麼好玩!」林務局的土場招待所前,總會聽到遊客的抗議與牢騷,甚至還因此引起糾紛。其中,慕名而來的青年學生情緒最激動。
蘭陽林區管理處處長陳源長說:「我們何嘗願意讓遊客敗興而返,問題是,人命關天,萬一發生問題,誰敢負責。」
索道纜車及蹦蹦車為什麼會這麼吸引人?簡單的說,就是新鮮、刺激。
以俗稱「流龍」的索道纜車在別的山區也可看得到,但索道長度及落差絕對比不上太平山。
太平山的纜車建於山地軌道無法銜接的深谷兩峰。沒坐過以前,你無法想像這種小小、破破的木頭箱子能帶你穿山越嶺。
至於纜車的「車站」,更是令人驚嘆。車站的主體,是兩個高聳入雲的巨木,遠望像峰頂上突出的山門。纜車上下客處,俗稱「土台」,完全用木板築成,住慣現代化的建築的人很難想像這麼簡陋的設備,居然是太平山對外交通的命脈。
蹦蹦車,是「以音取名」的山地火車,平時輸送木材,偶爾加掛幾列古舊的木頭車廂載客。
這種車的鐵軌很窄,行駛時極易搖晃,單調的碰撞響聲,不斷在山谷裏迴響。
蹦蹦車並無所謂的「車站」,有人在沿途招個手,經常是「一根長壽」就可免費搭便車。
這兩天,太平山林場的主管單位正為著纜車與蹦蹦車的存廢問題而大傷腦筋。
工作站主任林清池正極力建議上方,保留太平山的五段蹦蹦車道及三段索道。他說:「套一句大家常說的話,『坐不到這兩種車,上太平山還有什麼好玩!』」
許多到太平山的人都坐過這種全由木頭製成的纜車。
最新文章
-
合興車站被譽為「愛情車站」有一段浪漫故事! 車站曾一度幾近廢站被曾姓夫妻認養重生
2025-08-18 -
昔日名列台北三大魚翅餐廳「新同樂」輝煌三十年走入歷史
2025-08-13 -
70年代冰果室不只賣冰!還是看摔角與色情影帶的神秘角落
2025-08-12 -
當年南方公園多熱鬧? 美食飄香、連明星來台南都指定這裡開唱!
2025-08-06 -
考上台大靠祂保佑?「土地公廟」藏身台大校園 大考、期末考學生搶拜
2025-07-30 -
60年代台北人都在這裡玩! 「今日世界育樂中心」看表演 、逛街一棟搞定
2025-07-29 -
你記得光華島嗎?日月潭中央的無人島 曾開放觀光、供奉月老
2025-07-29 -
十大建設首項完成工程是它! 1976年啟用如今成台灣第二大商港
2025-07-28 -
那年挖地熱救油荒 台灣第一座地熱發電廠啟用供電
2025-07-21 -
「元寶樂園」曾是南部囡仔的天堂! 當年一開幕便在南部造成轟動
2025-07-11 -
曾是天母人的夏日回憶! 「克強游泳池」預計改建全民運動館
2025-07-09 -
90年代話題樂園!戴勝益打造全台首家可騎鴕鳥的「ㄅㄧㄅㄧ樂園」
2025-07-09 -
高雄的地下精神院所「龍發堂」 半世紀以來封閉治療惹議
2025-07-03 -
「金門大橋」一條花了12年蓋的橋,如何從選舉口號走上現實?
2025-06-26 -
科教館不是一直在士林?70年歷史最早竟藏身板橋公園!
2025-06-25 -
彰化沒有百貨但曾有「彰化百貨」 2020年熄燈成在地人共同回憶
2025-06-21 -
花蓮這座橋有感人故事! 「箭瑛大橋」兩師捨命渡溪 還被拍成電影
2025-06-17 -
曾是交友節目《來電五十》取景地 「傑笙樂園」歇業後變成試膽地
202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