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傳奇地標!龍潭大池地方發展的起點 龍舟大賽傳承百年

2023-07-29 13:08 葉宛婷

台灣文化節北區總開幕,今天傍晚將在龍潭南天宮舉行,端午節在南天宮正前方的龍潭大池進行龍舟賽已成一大特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99/4/11 陳大鵬攝影)
台灣文化節北區總開幕,今天傍晚將在龍潭南天宮舉行,端午節在南天宮正前方的龍潭大池進行龍舟賽已成一大特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99/4/11 陳大鵬攝影)

⭐【2024老派日曆】嘖嘖募資!報時光首度攜手歷史補教名師「呂捷」,呂捷親撰文字解密「台灣400年」歷史故事!點我看更多內容>>https://r.zecz.ec/FUj2

桃園縣知名景點「龍潭大池」原名為「菱潭陂」,早期湖面遍佈野生菱角故得其名,在地人認為池水有靈,在湖邊建起了一座廟,龍潭大池又被稱作「靈潭陂」,傳說有一年久旱不雨,居民焚香膜拜,突見黃龍在潭中出沒,於是才改名為「龍潭陂」。「龍潭」二字給人霸氣又帶有神秘的感覺,因池水的變化與傳說,幾經改名,但恰巧的是「菱、靈、龍」在台語發音都是一樣的。

龍潭大池是龍潭人心目中的活水源頭,也是地方開發的起點,它與在地人有著密不可分的親密情感,龍潭的景色與人物,也可以視為台灣大河小說的風土源頭,例如台灣作家鍾肇政,經常以龍潭這個地方作為其歷史小說的場景,而這塊土地也孕育出許多大師級的音樂家和雕塑家,充滿藝術與文化的氛圍。

在英國尼斯湖有尼斯湖水怪的傳說,而台灣的龍潭大池相傳湖底裡有黃龍,每到大旱之時,向龍祈雨必顯靈。龍潭大池肩負守護大地的責任,潭水長年不枯,是供應農民耕作的重要水源。在農民辛苦工作之餘,發展出一項龍潭相傳百年的活動──龍舟大賽,每到端午節,全桃園縣市的居民們,便會邀約鄰居好友一同參與這場盛會,而平日裡的龍潭大池就是遊客們尋幽踏青的好去處。

⭐【2024老派日曆】嘖嘖募資!報時光首度攜手歷史補教名師「呂捷」,呂捷親撰文字解密「台灣400年」歷史故事!點我看更多內容>>https://r.zecz.ec/FUj2

《園林造景 神話流傳》

龍潭大池 傳奇中有詩意

1994-07-26/聯合報/34版/鄉情

【記者邱傑╱桃園報導】它原叫「菱潭陂」,因為池中長滿菱角;後改名「靈潭陂」,據說求雨必有靈驗;再更名「龍潭陂」,相傳黃龍出沒池中……龍潭大池,充滿傳奇色彩,連帶地方的政治消長,傳說與它有關……池邊的藝術雕刻作品,則為這座大池塘添增了一分人文之美。在桃園縣,有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大池塘。最近幾年,池子隨著時空變換,風貌改變,有關它的傳說和種種穿鑿附會,也隨著時空場景而更新,甚至和最時髦的「政治」起落的話題連在一塊兒。那座大池塘,便是龍潭大池。池塘命名有來由龍潭大池,原來的名字叫菱潭陂,是因為早年池中長滿菱角的緣故。當地開發很早,兩百多年前,先民從淡水河直上大溪,再抵三坑,因見此處有天然湖泊,便在此定居下來。乾隆年間,桃園鬧旱災,通事率地方父老在此地舉行求雨儀式,果降甘霖,此後每逢苦旱,民眾都會來此求雨,而居然也有求必應,大池因而被改名靈潭玻。

再過多年,這座大池傳出了更偉大的靈異故事,說是有一天,雷雨交加,山洪暴漲,村民紛紛走避,只有住在大池附近的一位老農,因捨不得家園而不走。當晚他突然夢見一條大黃龍在池中盤踞不去,等到次日風停雨歇,他將這事告訴大家,村人爭相走告,後來每逢有傾盆大雨的日子,竟時時有人看見池中有黃龍出沒,所以靈潭陂再一次被更名為龍潭陂。而這也是當地設鄉命名為龍潭的由來。

龍潭大池寬達十八甲,池水很少有枯竭現象,對當地農田灌溉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台灣光復以後,地方人士在池中的一座小島上興建一座南天宮,供奉關聖帝君,做為地方信仰中心,民國六十三年,再在池上建成一座忠義橋,連結池畔和小島的交通,配合巍峨廟宇,和廣闊的大湖,各項觀光設施也一條相繼建造起來。

幾年來,有的建設胎死腹中,例如在池中建造腹中可供人行走觀光的巨龍的計畫便是。但也有一些總算被建起來,如在池的另一畔造起了有三個圓型橋孔的拱橋;在池塘周圍種了一些花木,和一些兒童遊戲設施,一座可供二十個遊客同時上橋的吊橋也出現了。而最近比較重大的建設是:由雕塑家何恆雄雕刻的一組石雕作品,已獲安裝完成,使得這一座大池更多了一分人文之美。

這一組石雕作品,雕的是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國歷史人物,包括李清照、屈原、蘇軾、李白、陶淵明等。何恆雄用的是半寫實、半抽象的表達方式,除了人物,一旁還加上另一塊雕著文字的碑石,或是一首詩,或是兩句話,簡單幾字,給觀賞者留下了無限寬廣的欣賞和想像空間。題字的是書法家何逢英,和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黃光男,筆力蒼勁,配合石雕的渾厚質樸,頗能呼應大池塘粗獷的園林造景風格。(下略)

最新文章

墾丁福華飯店的星際碼頭科幻主題樂園,在中秋夜有多項活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

1998年開幕的高科技樂園 風光短短幾年就停業|星際碼頭

2023-09-22
台東縣目前全縣碩果僅存的「大同戲院」,侷促台東市區大同路巷內,外地人不容易找到。...

台東近四年沒有電影院!九〇年代台東唯一戲院遭祝融 

2023-09-21
高雄縣大世界國際村遊樂區設施規畫完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7/02/18 ...

高雄遊樂園三度改名 峇里島觀光局贊助仍不敵市場競爭

2023-09-19
台中市英才路上的洲際飯店大樓,四十七層樓高為中部地區最高的大樓,興建到一半目前正...

台中世華國際大樓興建波折 洲際飯店計畫胎死腹中

2023-09-18
陽明書屋是蔣公最後一個行館,開放三年,參觀者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2/0...

蔣公最後、最大的行館 陽明書屋藏祕密通道

2023-09-18
屏東縣滿州鄉佳樂水風景區受颱風重創休園1個月,不知情的遊客被擋在園外,發現入口造...

昔日的高人氣風景區:「海神樂園」佳樂水

2023-09-15
全台最早眷村 篤行十村文化保存園區資訊服務站,位在「毋忘在莒」碑東側。圖/聯合報...

全台最早形成的眷村!張雨生、潘安邦的故鄉「篤行十村」

2023-09-13
歇業多年,建物仍未拆除的新興戲院,讓老一輩民眾緬懷中去找記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風華一時到牛肉場 台東80年老戲院不復存在

2023-09-12
雲嘉南地區老字號全買大賣場兼生鮮超市,全部19家店吹熄燈號,嘉義市興業總店高聳長...

雲嘉南地區特有的賣場 「全買」經營二十年熄燈

2023-09-08
市府將致力改善德安購物中心周邊的交通及停車問題,還要在附近開發新停車場。圖/聯合...

不畏百貨業蕭條 2000年「德安購物中心」成台中東區最大商場

2023-09-08
淡金公路上的海灣新村因住戶搬遷成為治安死角,石門鄉公所有意整頓卻束手無策。圖/聯...

曾封「白沙灣鬼屋」海灣新城廢墟多年煥然一新!

2023-09-06
翁倩玉昨日暢遊「小人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5/08/10 郭肇舫攝影)

小人國的魅力 歷久彌新 一窺環遊世界夢想

2023-09-05
合歡山松雪樓一帶昨天還白皚皚一片,許多人上山賞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97...

合歡山松雪樓曾是滑雪場招待所 一窺冬季雪景舊照

2023-09-05
玉兔文具公司改造老舊廠房成為觀光工廠,取名為「玉兔鉛筆學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黃桿藍帽」台灣第一支國產原子筆! 走訪玉兔鉛筆工廠的回憶

2023-09-04
台中火車站鐵路餐廳將改頭換面吸引顧客上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6/11/0...

台中火車站舊樣貌 曾設鐵路餐廳及平價便利商店

2023-09-02
台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廿三日為舉行通車典禮預演,小朋友開了十輛車由模擬車站出發,穿...

90年代兒童駕訓班 仿實境街景小孩也可以學開車

2023-08-30
鐵路火車調度場,鐵路局彰化機務段扇形車庫,獲得鐵路局同意保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迎百年成國定古蹟! 全台唯一「扇形車庫」在彰化

2023-08-28
捷運善導寺站周邊店家,阜杭豆漿。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8/10/25 盧振昇...

65年老店每天都有人排隊?阜杭豆漿老闆推薦的必點招牌 冷了都好吃

2023-08-2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