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四伏的60年代!人力車與汽機車並行的台北街頭
2022年12月美國知名媒體CNN引用臉書粉絲專頁「台灣是個行人地獄」,該文提及以美食小吃為遊客津津樂道的臺灣,雖然自然景觀和好客聞名,但臺灣道路環境對於行人普遍不友善的現況,其中惡名昭彰的交通現況:臺灣2022年就有2,962人死於交通意外,是日本的6倍、英國的5倍。自此行人地獄一詞開始在網路流傳。
往60年前追溯,超過一世紀之前的台北街頭,就是這麼一個危機四伏的交通亂象,當時是人力車與汽機車並行的年代,「馬路如虎口」的驚險風景處處充滿街頭,不論是開車或走路都需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觀察,畢竟不知交通號誌為何物的當時,能過就過、有縫就鑽,特別是為了搶時間的駕駛,早就已經習慣車水馬龍混亂的日常,如遇到拖拉車夫與汽車發生相撞意外也見怪不怪了。
為了改善此番問題並促進交通安全,市警局接受國際獅子會贈送的紅銀色反光漆紙帶,貼於營業三輪車後面,並進一步研究將車輛牌照,馬路中間的斑馬線及交通警員的臂章塗上反光漆具體方案,避免於夜間與下雨天視線不良而導致發生的交通意外。
除了視線不良的因素之外,「保持距離,以策安全」不能僅僅是張貼於市公車的背部,你守規則,別人不守規則,守規則的常有吃虧、受辱之感;國民百姓的交通教育需要徹底落實,做好基本的行車路權概念,才能達成「平安是回家唯一的路」。
《黑白集》減少車禍1959-04-13/聯合報/03版/
【黑白集】交通工具的進步,不僅使縮地術不再成為神奇之談、而且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的變化,大而如文化、物資之交流,小而如搖滾舞、呼拉圈之傳播,莫不皆然。時至今日,讀萬卷書的人可能是愈來愈少,但行萬里路的人,則無疑是愈來愈多。
現代的人既不能老死不相往來,安步當車又辦不了幾件事,利用交通的便利節省了時間,是變相的增壽,一旦真的出事,便成了短命。如何得其便利而不受害,退一步說減少受害,這便要整個社會能有高度的適應。
本省人口和交通工具的增加率都非常高,而道路及其他設備卻趕不上,而且交通工具的速度從板車到汽車各各不一,在同一道路上行駛,再加上特有的違章建築侵佔人行道問題,車禍的發生也就達到了很大的比率。演至雖現場觀者如堵,而聞者不驚。
最新文章
-
合興車站被譽為「愛情車站」有一段浪漫故事! 車站曾一度幾近廢站被曾姓夫妻認養重生
2025-08-18 -
昔日名列台北三大魚翅餐廳「新同樂」輝煌三十年走入歷史
2025-08-13 -
70年代冰果室不只賣冰!還是看摔角與色情影帶的神秘角落
2025-08-12 -
當年南方公園多熱鬧? 美食飄香、連明星來台南都指定這裡開唱!
2025-08-06 -
考上台大靠祂保佑?「土地公廟」藏身台大校園 大考、期末考學生搶拜
2025-07-30 -
60年代台北人都在這裡玩! 「今日世界育樂中心」看表演 、逛街一棟搞定
2025-07-29 -
你記得光華島嗎?日月潭中央的無人島 曾開放觀光、供奉月老
2025-07-29 -
十大建設首項完成工程是它! 1976年啟用如今成台灣第二大商港
2025-07-28 -
那年挖地熱救油荒 台灣第一座地熱發電廠啟用供電
2025-07-21 -
「元寶樂園」曾是南部囡仔的天堂! 當年一開幕便在南部造成轟動
2025-07-11 -
曾是天母人的夏日回憶! 「克強游泳池」預計改建全民運動館
2025-07-09 -
90年代話題樂園!戴勝益打造全台首家可騎鴕鳥的「ㄅㄧㄅㄧ樂園」
2025-07-09 -
高雄的地下精神院所「龍發堂」 半世紀以來封閉治療惹議
2025-07-03 -
「金門大橋」一條花了12年蓋的橋,如何從選舉口號走上現實?
2025-06-26 -
科教館不是一直在士林?70年歷史最早竟藏身板橋公園!
2025-06-25 -
彰化沒有百貨但曾有「彰化百貨」 2020年熄燈成在地人共同回憶
2025-06-21 -
花蓮這座橋有感人故事! 「箭瑛大橋」兩師捨命渡溪 還被拍成電影
2025-06-17 -
曾是交友節目《來電五十》取景地 「傑笙樂園」歇業後變成試膽地
202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