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交通的圓環記憶 1988年南京東路敦化北路
還記得這個路段嗎?除了圓環之外,還有哪些地方與今日不同呢?1967年7月1日,台北市正式改制為院轄市,並由高玉樹擔任首任院轄市市長。接著推出首期四年工務建設計劃,其中,敦化路與仁愛路就是計劃中首先完成的二條道路;上述道路的兩個圓環也連同敦化南北路一併完成。
當初設置圓環,主要考慮敦化南路寬敞,有必要在路口設置緩衝車流速度的圓環。隨著都市快速發展,車流日益增加,圓環設計已經無法負荷交通量,反而形成交通阻塞、引起交通事故。因此在社會大眾及專家聲聲催促中拆除。
《民生論壇》樂聞廢除交通圓環
1988-09-12/民生報/05版/體育新聞
【社評】在台北市民興奮地等待吳市長的交通秩序整頓計畫勝利成功之時,吳市長又表示:敦化南路上的圓環,可以考慮拆除。這對關心交通情況的市民來說,是一個大好的消息。
都市的圓環,是一種過時的設計。在當年車輛數量甚少的時候,為了避免紅綠燈的設置,就發明了圓環,大家可以圍著圓圈轉,以避免發生車禍。同時在主要道路交叉口的地方設立圓環,種些花草樹木,也有美化環境的作用;比起單純的一直一橫的大馬路,要有變化。也是因為美觀與壯觀,偉人的雕像就很自然加入了圓環之中。
台北市敦化路上一連串的圓環,表示在二十幾年前,這條馬路是一條重要的景觀大道,並沒有考慮到交通問題;當然,更沒有料想到台北的市民會有這麼多車輛。然而如今的事實是,不斷遞增的小汽車持有率,已經到了非廢除交通圓環不可的時候了。南京東路與八德路的圓環,隨時造成擁塞,已使它的美觀與紀念性意義完全消失。
反對拆除圓環者的顧慮之一,是圓環中的偉人雕像。吳市長說得好,這些雕像可以移往更適當的位置。在交通流量極大,空氣又甚汙濁的大街上,當年樹立雕像以便民眾瞻仰的原意,可說已完全失掉。在今天,我們必須知道,要使偉人的雕像受到最大的尊敬,應安置在步行廣場裡,使民眾可以站立在前面行注目禮。
交通問題千頭萬緒,吳市長肯在這個最具有爭議性的問題上,接受多年來民間反應的意見,足以顯示他的決心;也使我們對台北市交通的未來,抱有無限的希望。這幾天,交通整頓的消息已經不再是新聞焦點了;我們竟也感覺到交通整頓的行動,有緩滯下來的跡象。我們希望吳市長能不斷的推動交通改革,督促交通官員,持續努力,以底於成。
最新文章
-
北海岸奇觀!荒廢40多年的奇特廢墟 翡翠灣太空玲瓏屋
2023-03-23 -
台灣第一個民營劇場 曾經座落信義區的「新舞臺」
2023-03-22 -
六○年代外地人對台北的第一印象|1961年中華商場落成
2023-03-21 -
一日體驗上天堂下地獄!擁有68年歷史的麻豆代天府
2023-03-17 -
紀念邦交國友誼的第一長橋 高速公路上的中沙大橋
2023-03-16 -
回到碧潭樂園的美好時光!你還記得它嗎?
2023-03-15 -
穿越時光最想去的打卡熱點 圓山兒童樂園
2023-03-15 -
60年代的行人地獄 中山北路通勤亂象交警傷腦筋
2023-03-14 -
原本是廢棄碉堡 花蓮地標「台灣米老鼠 」守護美崙山30多年
2023-03-10 -
北台灣最大明德樂園 廣達創辦人林百里買下變菜園
2023-03-10 -
橋下的綠地運動場 1977年的百齡橋
2023-03-08 -
「四季陰涼」招租客!台中「鬼樓」千越大樓曾有台灣首座旋轉飛碟屋
2023-03-07 -
全區73個景點!雲林必訪秘境 鎮安宮五年千歲公園
2023-03-06 -
敵不過地震!曾名為「亞士都」50年 花蓮地標飯店傳停業
2023-03-04 -
昔日台北重量級藝文殿堂 灰狼羅伯曾在此開唱!
2023-03-03 -
倒閉後頻傳靈異謠言!曾以雲霄飛車聞名的卡多里遊樂園
2023-03-03 -
原屬霧峰林家!台中柳川旁風光一時的「柳岸風情」
2023-02-27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拍攝地 被保留的眷村記憶|空軍三重一村
2023-02-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