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花市的前身 在酒泉街的最後一日

2022-08-26 18:26 報時光

酒泉街花市營業最後一天的營業情形。 日期:1987/3/14.攝影:林建榮.來源:聯合報
酒泉街花市營業最後一天的營業情形。 日期:1987/3/14.攝影:林建榮.來源:聯合報

酒泉街花市位於迪化街交會口附近,以萬和宮和王氏祠堂間的三角地帶為主,為早期台灣最大的花卉零售批發市場,每天凌晨四時鮮花開始從各地湧進,一直到九時後人潮才逐漸散去,無論是零售攤販或個人都可前往購買。

隨著酒泉街花市規模日益擴大,為改善佔據街道的混亂交易環境,並訂定完整的產銷、分級制度管理,政府於1986年籌設濱江花卉批發市場,積極協調與輔導酒泉街花市業者遷入,並在隔年3月15日開業同時宣布,將加強取締酒泉街花市的違法交易,長達數十年的花市飄香終於走入歷史。

花市飄香二十年

1984-07-29 / 經濟日報 / 11版

【陳啟明】提起台北花市,一般消費大眾會自然想到三個所在:建國南路假日花市、重慶南路假日花市以及延吉街花市。

各菜市場(如南門市場、東門市場、古亭市場、水源市場……)的花卉零售攤販卻會告訴你:「我的花是從酒泉街批回來的。」約有三分之一的花店也表示從酒泉街批花;三分之二的花店,絕大多教插花者及大飯店則會告訴你兩個進花的通路──要酒泉街的花商送花或直接要花農送花。

但是,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蘇振玉卻說:「現在沒有花卉批發市場。」不過,在今年內,會出現全國第一座花卉批發市場,就設在已完工卻尚未啟用的濱江街市場內。

.趕集式的假日花市

原來,消費者心目中的花市--建國南路及重慶南路的假日花市,是趕集式的零售市場,逢星期六、日開市,以盆花、盆景為主,其性質以提供市民休閒場所及花農賺外快機會為主。

以建國南路假日花市來說,在消費者的眼光中,是設在建國南路高架橋下的停車場內的一大片擺滿花木、盆景的地方,雖然有來往的汽車噪音及廢氣,但總算是可供盤桓的,有各色花木養眼的地方。在銷售產品的花農心目中,這兒卻是兩座花市,分別由台北市農會及台北市花農自治會經營管理。主管機關則是台北市建設局。

兩個花市為要達成花卉推廣及教育目的,每週有不同主題的花展;有演講活動、平價供應花材、花盆、花肥、花卉等書籍、印發單張的栽花簡介:有專人供消費者詢問栽花知識……。

祇有細心的消費者才會發現兩個花市還是有區別的;有四個茶葉攤位的叫「台北市農會假日花市」,另外一個叫「建國南路花市」。

.兩座花市像─對雙胞胎

「台北市農會假日花市」現有一百零三個攤位(其中四個攤位是木柵及南港的茶農),花農設攤資格由區農會及北市農會審查。因有三百多位花農申請設攤,所以採定期(六個月或三個月)抽籤方式決定設攤者及設攤位置。

「建國南路花市」共有九十六個攤位,換言之,共有九十六位花農參加。花農設攤資格由台北市建設局審查。攤位位置固定,不輪調。

台北農會假日花市工作人員由台北市農會供銷部員工充任,主辦人一人、其他員工輪值,共計三人。另外請三位工讀生及二位值夜人。

每一攤位每次(兩天)交四百元管理費給主辦單位。

台北市農會尚撥有花卉推廣教育等經費作補貼。

而「建國南路假日花市」,共有五名固定工作人員、臨時人員約七位(工讀生、守夜人、清潔工)。

收入則是來自每一攤位每次(二天)繳二百五十元管理費,共計每次為二萬四千元。沒有其他經費補貼,但多了倉庫費五千元、辦公室租金五千元。

據「建國南路假日花市」的理事長吳昭祥及總幹事陳達民表示,平均每一攤位每次可做八千元至一千元生意,利潤約在三成。「台北市農會假日花市」的情形也差不多。

.都有共同的問題

這兩座由花農直接銷售產品給消費者的趕集式花市,曾發生一些相同的問題,例如一些不具花農身份的商人混入了這個市場。不過,被取消設攤的花農辯稱是親戚。其解釋且增加花的種類,有利促銷。對消費者而言,並不重視這個問題。

繳稅也是問題,但據台北市建設局的解釋:營業稅法中的減免規定列有「農民出售其收穫之農林產物、副產物、及飼養的牲畜。或農地出租人出售其佃租收入之農林產物。」可以免稅。而在每年的綜合所得稅申報時,花農則應以其收入、扣除必要的費用後,照章繳稅。

.延吉街花市

延吉街花市的正確名稱是「延吉街超級市場花卉中心」,是台北市第一個由市政府核准設置大規模的、固定的花卉市場,佔地約三百多坪。

經營者是台灣區果菜運銷公司(今年五月改組為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據該公司總經理蘇振玉表示,設立這個花卉中心的目的,除了要提高市民生活品質、文化水準外,並且替台北市郊及中部花農的生產,開闢另一條運銷出路。

延吉街花市土地原本是延吉街超級市場附近的公有空地,附近居民在此種菜,顯得髒亂。經向相關單位接洽,借用當時的果菜公司花了二百多萬元補償種菜者的損失,請其遷走,另外花了一百多萬元搭蓋棚架等。

在此設攤的都是花農,大多來自彰化田尾、永靖、南投埔里等花卉產區。這些花農有些是經由農會甄選,有些是自行申請,但均須自有花圃,才有資格申請。其月租金(包括水、電及管理費等),全日市攤位為二千四百元,零批攤位是一千二百元。

經營者台北農產品運銷公司對這批約九十四戶攤位的管理是:限制經營項目及其價格,如果太貴則要之降價。並要求有售後服務;如花卉死亡則要賠償。延吉街花市分為早市與全日市,早市是洋傘花架部分,約有四十二戶,營業時閩為上午四時半至九時,主要做零批生意。全日市約有五十二戶,營業時間是上午四時半至下午五時。

延吉街所售賣的花卉較注意包裝、整理及擺設,頗受高級消費者歡迎。延吉街的花價一般至少要比酒泉街的高出二、三成以上。

.酒泉街花市

酒泉街花市,目前算是全省最大、也是台北市唯一的花卉批發兼零售市集。

日本、荷蘭、德國等花商來台考察,都必定到酒泉街參觀一番,在讚美台灣花卉之餘,卻不免奇怪這種一直在廣場、在巷弄裡把花卉堆在地上、露天賣花的銷售型態。

接待這些外國同業的酒泉街較具規模的花商,一時之間大多無言以對。目前他們已開始計畫集資興建一個現代化的花卉零批市場,但土地難以覓得,他們希望政府能撥一塊公有土地給他們,由他們自行投資興建花卉零批市場。

其實,提起酒泉街花市,似乎正是自由經濟理論的最原始的實例,亞當.史密斯的「一隻看不見的手」的說法在這兒可得到印證。

.自然形成花市

酒泉街花市的發展,正是因有需要而產生了供給,人們正是為追求利潤而形成了這個花市,創造了平均每天約二百萬元以下的花卉交易金額。

酒泉街花市位於迪化街和酒泉街交會之處,有公車四十一、零北、二、九……等路線可到,花商沿著附近的巷弄街道,就地擺設各色花卉,大致集中在王氏宗祠和萬和宮之間的三角地帶。萬和宮前的廣場為切花集中區,其他少部分巷弄地區則擺著盆花,有些店舖則兼售花卉器材。

.批發、零售都做

每日清晨四時許,南部彰化、嘉義、埔里、水里或近郊新店、北投等產地的鮮花,被大卡車一車一車的載來。花商接貨後就地整理,分批賣給前來採購的零售商以及送給與其有來往的花店、酒店和教插花者。清晨七時之前左右以對零售商的批發交易為主,七時以後,則會有一些消費者來購買,九時以後就收市了。

如以台北市一天可消費三千斤的白蘭花來說,賣給消費者是一兩十元,約有八朵,但批發者會以更便宜的價格賣給零售商,其幅度大概便宜四成。

.花農、消費者都來

酒泉街是一個極開放的市場,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來自各地的批發商、花農、酒泉街的批發商、台北各地的零售商、一般的消費者……,甚至好奇的觀光客都可以在此買到好花。

而花卉的批發價,是由賣方開價,依前一天的行情及當天花卉的到貨數量來決定當天價格。但假如預知需求量大增,則價格也會上漲,如影星徐楓結婚時,就曾使當天酒泉街花市行情劇升。

酒泉街花市在十多年前剛形成時,僅只佔迪化街一條橫巷,大約在六、七年前,酒泉街與迪化街間的巷子打通拓寬後,而逐漸發展出今天的規模,大致有一百多個花商,其中一百一十八家是數代世居酒泉街一帶的花農的後代,現已轉業為花卉商,三十餘家則是來自中南部,在此租用店舖,他們大多是中南部花農的子女。

.飄香六十年

酒泉街在開始時,花商各自佔地擺賣花卉,但現在已成立了委員會負責清掃、各攤位間也劃出了界線。

其中的一百一十八家花商,在今年五月間參加了「台灣區花卉推廣協會」,並且在其下組織了一個「切花批發市場研究發展委員會」。據這個委員會的成員透露,酒泉街一帶在日據時代是台北花農種花區域,當時花農們集資興建了萬和宮,供奉著主管花卉的外土地公,迄今已有六十年歷史。因為有這一段淵源,所以在光復後,這一帶逐漸形成花卉集散中心,起先由花農的子孫們在萬和宮前的廣場擺賣花卉,後來又有其他縣份的花農進入,形成今天的格局。

酒泉街這一百一十八家原居民並沒有排斥新來的加入者,他們認為「有容乃大」,如果一味排斥,會使新來者流到其他地區(如三重、板橋)形成市集,而使酒泉街花市不會出現今天的規模。他們認為,花市,就是要大量地具備各式各種的花卉,數量大、品種多,才能吸引零售商及消費者。這樣,花市才能發展。

.花農後代成為批發商

這一百一十八家原居民,其中有些已發展成花卉外銷商,而以內銷為輔。但大多是家族式經營,由妻子、兒女幫忙賣花,其經營成本是無法以現代企業方式計算。他們仍居住在酒泉街一帶,而以萬和宮為中心的花卉市場附近,大多是他們及萬和宮的產業。現在,萬和宮的外土地公仍是他們的信仰中心及團結力量。而這,也正是酒泉街花市能形成、發展的基礎,至少,不會出現有居民報警要求取締這個花卉市集的情形。

但是,新興建的濱江街市場,卻引起他們的注意。

.濱江街大批發市場

據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蘇振玉表示,在濱江街市場計畫中的花卉批發市場,是做大批發,拍賣場地為二百坪到三百坪,以建立產銷合理制度為目標。將來要做到花卉分級、貨比貨,使花卉產業有更現代化的發展。他表示,歡迎酒泉街的業者來登記為承銷人。蘇振玉也指出,濱江街市場是做大批發,把花農的花卉集中起來拍賣。其他地區則不許做批發,頂多是做零批。

蘇振玉表示,在即將成立的花卉批發市場中,台北農產品運銷公司所扮演的,等於一個大拍賣商的角色,替花農把花卉賣出去,使產銷平衡,進一步能配合。他指出,台北農產品運銷公司祇抽取百分之三點二的服務費用,即向農民抽百分之一點六、承銷人亦為百分之一點六。

.酒泉街業者的希望

至於濱江街花卉批發市場成立後,對酒泉街花市會有什麼影響呢?

外界一般認為是可取代酒泉街花市,使之自然消滅。如果二個市場並存,則不是好事。一位對花卉市場有深入瞭解的園藝專家指出,這需要主辦單位和酒泉街業者好好溝通,想出妥善方法。他也指出,酒泉街花市的經營絕非現代化花卉市場的形態,而酒泉街發展到今天,已面臨需要改變的情形。今天需要的,是一個現代化、標準化的花卉批發市場,這才能把成長中花卉產業帶上康莊大道。

但當酒泉街一位業者在知悉濱江街市場是準備做大批發時,他很高興地說:「這對我們沒有影響,我們正可以做零批生意。」他特別解釋:「酒泉街花市做的就是零批,並沒有大批發商,頂多是有些零批商做得比較大而已。」然而,他再次強調:「希望政府能提供公地,由業者集資興建花卉零批市場,政府可以抽取部份利潤。」他嘆口氣說:「目前酒泉街花市的克難賣花方式,實在應該改善了!」

衡諸政府有關單位輔導建國南路假日花市及延吉街花市輔導花農的經營情形,酒泉街參加了「台灣區花卉推廣協會」的一百一十八家花商的要求,似乎可以被考慮、可以進行磋商。

.期待花卉大批發市場

但,不管怎麼樣,我們是急切需要一個現代化、標準化的花卉大批發市場,而這也是政府正在努力的工作之一!這個大批發市場不但對花卉內銷有幫助,對花卉的外銷也會有正面影響的!

點我追蹤更多有趣的懷舊時光

最新文章

八里、淡水渡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4/10/31 劉復基攝影)

淡水與八里之旅 穿越時光的水上渡輪

2023-09-25
重慶南路書店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4/29 游輝弘攝影)

重慶南路書店街 從繁華到商旅 台北文化變遷全紀錄

2023-09-25
墾丁福華飯店的星際碼頭科幻主題樂園,在中秋夜有多項活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

1998年開幕的高科技樂園 風光短短幾年就停業|星際碼頭

2023-09-22
台東縣目前全縣碩果僅存的「大同戲院」,侷促台東市區大同路巷內,外地人不容易找到。...

台東近四年沒有電影院!九〇年代台東唯一戲院遭祝融 

2023-09-21
高雄縣大世界國際村遊樂區設施規畫完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7/02/18 ...

高雄遊樂園三度改名 峇里島觀光局贊助仍不敵市場競爭

2023-09-19
台中市英才路上的洲際飯店大樓,四十七層樓高為中部地區最高的大樓,興建到一半目前正...

台中世華國際大樓興建波折 洲際飯店計畫胎死腹中

2023-09-18
陽明書屋是蔣公最後一個行館,開放三年,參觀者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2/0...

蔣公最後、最大的行館 陽明書屋藏祕密通道

2023-09-18
屏東縣滿州鄉佳樂水風景區受颱風重創休園1個月,不知情的遊客被擋在園外,發現入口造...

昔日的高人氣風景區:「海神樂園」佳樂水

2023-09-15
全台最早眷村 篤行十村文化保存園區資訊服務站,位在「毋忘在莒」碑東側。圖/聯合報...

全台最早形成的眷村!張雨生、潘安邦的故鄉「篤行十村」

2023-09-13
歇業多年,建物仍未拆除的新興戲院,讓老一輩民眾緬懷中去找記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風華一時到牛肉場 台東80年老戲院不復存在

2023-09-12
雲嘉南地區老字號全買大賣場兼生鮮超市,全部19家店吹熄燈號,嘉義市興業總店高聳長...

雲嘉南地區特有的賣場 「全買」經營二十年熄燈

2023-09-08
市府將致力改善德安購物中心周邊的交通及停車問題,還要在附近開發新停車場。圖/聯合...

不畏百貨業蕭條 2000年「德安購物中心」成台中東區最大商場

2023-09-08
淡金公路上的海灣新村因住戶搬遷成為治安死角,石門鄉公所有意整頓卻束手無策。圖/聯...

曾封「白沙灣鬼屋」海灣新城廢墟多年煥然一新!

2023-09-06
翁倩玉昨日暢遊「小人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5/08/10 郭肇舫攝影)

小人國的魅力 歷久彌新 一窺環遊世界夢想

2023-09-05
合歡山松雪樓一帶昨天還白皚皚一片,許多人上山賞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97...

合歡山松雪樓曾是滑雪場招待所 一窺冬季雪景舊照

2023-09-05
玉兔文具公司改造老舊廠房成為觀光工廠,取名為「玉兔鉛筆學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黃桿藍帽」台灣第一支國產原子筆! 走訪玉兔鉛筆工廠的回憶

2023-09-04
台中火車站鐵路餐廳將改頭換面吸引顧客上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6/11/0...

台中火車站舊樣貌 曾設鐵路餐廳及平價便利商店

2023-09-02
台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廿三日為舉行通車典禮預演,小朋友開了十輛車由模擬車站出發,穿...

90年代兒童駕訓班 仿實境街景小孩也可以學開車

2023-08-3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