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追星浪潮 劉德華出資「華仔天地」寵粉無限
在1990年代,很多追星族會參加歌友會,爭取跟偶像藝人面對面接觸的機會。
當時受歡迎的明星大多有歌友會,名稱取得很俏皮,例如張學友的「友友俱樂部」、黎明的「黎明家族」、鄭中基的「可樂基俱樂部」、陳曉東的「DanieI Land」等。參加歌友會通常要繳交會費,就可享有會員證、會員服、會刊等相關福利,重頭戲是與偶像相見歡的活動。
歌友會的成立方式,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自力救濟型」,由熱心的粉絲自行成立歌友會,再爭取唱片公司的認同。第二類是「歌手出資型」,也就是由歌手出資支持歌友會的運作;例如劉德華的「華仔天地」,一開始是歌迷自行成立,但一向寵粉的華仔得知後,拿錢資助歌友會。第三類是「官方色彩型」,唱片公司為了增加旗下藝人的宣傳機會,將現有的歌友會轉型為官方歌友會;譬如徐懷鈺的「愛鈺家族」。
劉德華的歌友會「華仔天地」歷史悠久,成立於1988年6月,官網至今仍在運作。1990年代初期,是劉德華作為偶像在演藝圈人氣最旺的時期,吸引無數粉絲。當時他來台時,瘋狂的粉絲會沿路包車跟蹤。劉德華稱「華仔天地」的粉絲是他的「家人」,華仔會來台與粉絲一起生日,他不只會獻唱歌曲,逐一與粉絲合影、話家常,甚至上演「愛的抱抱」。
劉德華的社會公益形象良好,在世界各地認養了多位不同國籍的小孩,也鼓勵「華仔天地」的粉絲們一起做公益。
《歌友會面面觀》一樣追星情 多種歌友會
2000-06-10/聯合報/47版/休閒文化周報 視聽
【許恬綺】如果說唱片公司是為音樂而成立的,那歌友會就可以說是為歌手而組織起來的!但,這些和歌手息息相關的歌友會是如何形成的?會長是怎樣選出的?經費上的問題又是如何應付的呢?
基本上,就目前的體系來看,歌友會最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大類是「自力救濟型」。這種類型的歌友會,剛開始都是由三至五位喜愛同一位歌手的朋友發起的,有了要成立歌友會的念頭後,他們便會開始參加歌手的活動,像是:簽名會、歌友會、演唱會……藉此認識其他志同道合的歌迷;等到聚集一些有共同喜好、默契的歌迷後,就會推選出最具領導力、活動力最強的人出來當會長、幹部,歌友會就正式宣告成立;成立之後,會長會連絡唱片公司,一方面是讓唱片公司認同歌友會的存在,再方面是認識唱片公司的宣傳,以便之後取得歌手的活動行程;除此之外,還會傳真到節目中,請主持人幫忙傳達歌友會的成立,以吸引更多人的加入,而根據大部分歌友會的印象,主持人中最幫忙的可以算是黃子交,只要收到傳真,他幾乎都會在節目中公告!
第二大類是「歌手出資型」。顧名思義就是由歌手出資支援歌友會的運作,像是:劉德華的「華仔天地」。這個歌友會剛開始也是由歌迷自行成立的,一向十分鍾愛歌迷的華仔知道後,二話不說立刻拿錢出來資助歌友會,會長、幹部每個月都有薪水可以拿,但想要入會的歌迷仍須繳交會費。
第三大類是「官方色彩型」。什麼是官方色彩?就是歌手跳槽到其他家唱片公司時,為增加宣傳,唱片公司會將既有的歌友會變成官方歌友會,像是徐懷鈺的「愛鈺家族」。當初徐懷鈺從滾石本部轉到電星唱片時,為增加宣傳機會,電星唱片將當時已經成立的歌友會變成官方歌友會。成為官方歌友會有什麼好處?不但可以比別人優先知道歌手的消息、當歌手舉辦活動時,還可以擁有優先入場權、或是活動的工作人員……
而當歌友會成立後,最大的問題就是經費上的問題。根據 KingNet音樂台的調查統計,幾乎絕大多數的歌友會都要收會費。會費分成兩種形式:一是年費、一是月費。繳了會費的會員,就可以享有會員服、會員證、會刊等回饋。少數不收會費的歌友會,像光良品冠後援會,為經費上的考量,所以對會員的回饋就會比較少,除非有唱片公司贊助,才會製作會員服,不然,可能只有由會員自己出錢印製的會訊。
其實,不管是對天王天后、剛出道的新人,還是已經解散或單飛的團體,每一個歌友會對歌手狂熱、支持的心永遠都不會改變,而這分不變的心,相信對歌手而言,應該也是一分最實質的鼓勵和成就!(後略)
最新文章
-
《終極三國》超過15年了!未開播先被罵翻卻成為90後難忘偶像劇
2025-04-18 -
以〈銀河鐵路〉一曲成名!80年代冷豔前衛歌手楊黎蘇
2025-04-18 -
擋泥板女神蘇慧倫 封「四美圖」之一席捲90年代歌壇
2025-04-18 -
神似崔苔菁被發掘! 「侯麗芳」能主持也是一代人心中的「媽祖」
2025-04-17 -
「星星知我心」出學霸!童星石安妮息影轉行當駐美特派記者
2025-04-17 -
從瓊瑤「二秦二林」演到Netflix!秦漢出道逾五十載經典作品無數
2025-04-16 -
張國榮主演的最後一部電視劇《武林世家》 風華絕代的「哥哥」與青澀的張曼玉同台
2025-04-15 -
「磊哥」謝祖武當年是電視劇奶油小生!曾被封為「台灣湯姆克魯斯」
2025-04-14 -
韋禮安以黑馬之姿奪冠 2007年〈校園歌喉戰〉決賽
2025-04-14 -
王牌製作人鈕大可37歲踏入樂壇 出了名多產又捧紅無數歌手
2025-04-12 -
經典廣告「有青才敢大聲」!伍佰代言台啤竟大賣25億?
2025-04-11 -
許效舜、邰智源開啟喜劇經典 《瘋神無雙》播出10年笑梗無數
2025-04-11 -
好萊塢翻拍竟踢到鐵板! 台灣版《新七龍珠》反而成經典
2025-04-10 -
台灣首位進軍日本AV界女優 觀月雛乃昔「激戰400人」走紅
2025-04-10 -
風靡80年代經典美國影集《家有阿福》 播完四季至今仍是待續…
2025-04-08 -
如果我變成回憶!2006年最被看好的創作歌手:TANK
2025-04-07 -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一曲走紅! 「牙醫歌手」張洪量你還記得嗎?
2025-04-06 -
林青霞與林鳳嬌唯一的合作的電影! 《成功嶺上》沒讓已走紅的明星更紅卻讓「許不了」翻身
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