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刷70年代的「霞女」 台灣寶塚:藝霞歌舞劇團
化著濃妝、穿著閃亮的禮服與戴著華麗的大羽根,所有的演員與男、女主角站在舞台中接受歌迷的歡呼,這是擁有110年歷史的日本寶塚歌舞劇團,每次表演完謝幕的經典場面,在全世界擁有廣大的粉絲的寶塚歌舞劇團,清一色全由體態優美的年輕女性擔綱演出。
事實上,台灣在1970年代的藝霞歌舞劇團,也曾經如此一般紅極一時。
黑貓、藝霞各有一片天
1960年由音樂家楊三郎創立的「黑貓歌舞團」與大稻埕商人王振玉與其妹王月霞所經營的「藝霞歌舞劇團」,為當時最著名的兩大歌舞劇團,只是不同於黑貓歌舞劇團,藝霞歌舞劇團清一色由年輕的女性擔任演出角色。當時藝霞團員被稱為「霞女」、戲迷則被稱為「霞迷」,與寶塚劇團演員被稱為「寶塚女子」相當。
1970年全盛時期藝霞團員多次受邀前往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演出,一般上班族為了一睹霞女的風采,不惜豪砸1/3月的薪水也張買黃牛票,當時藝霞的盛況可見一斑。
霞女面貌姣好色藝雙全
藝霞能有如此高水準的演出,除了對於演員甄選採高標準以外,報名者不只要面貌姣好,身高、體重也要符合規定,還必須有初中的學歷及家長同意,入團後的霞女在劇團更得接受如同在軍營般嚴格的受訓與管理,紀律嚴明的生活與寶塚劇團如出一轍。
由於寶塚的團員色藝雙全,如黑木瞳與天海祐希等人,即使退役後亦能在競爭激烈的影劇界走出一片天,當年藝霞的團員如歌仔戲藝師小咪,迄今年仍活躍在台灣的影視圈中。
後繼無人結束風光20年
雖然藝霞在當年大受好評,卻好景不常,不同於寶塚有阪急電鐵財團做後盾支撐,藝霞雖有味全食品的贊助,但隨著電視、電影等大眾娛樂朝向多元化發展與表演場地難覓,讓藝霞演出漸少,並在1980年後創辦人王振玉過世後,經營者後繼無人,藝霞在1985年解散走入歷史,結束風光演出的20年。
藝霞歌舞團載譽回國 悲劇斷腸淚環島公演1971-03-10/聯合報/05版/
(本報訊)去年十月赴香港公演的藝霞歌舞劇團一行五十餘人,昨(九)日下午四時十分,乘馬星班機自香港載譽回國。他們此行已使祖國的歌舞,在海外樹立了良好的聲譽。
據該團創辦人王振玉及騙導王月霞說,該團應香港華僑娛樂事業公司之邀赴港,原定在港九公演一個月後,即轉往星馬地區公演,不意港九僑胞對國內歌舞團的表演,大為歡迎,演期一延再延,先後在明愛中心、皇都、樂宮等戲院演出達五個月之久,盛況超過同時在港公演的日本松竹歌劇團,票房收入高達港幣四百萬元,為始料所不及,由於在港逗留時間過久,原訂的星馬合約早已逾期,需要另簽,因此特先返台休息一段時期,並編排新節目及添置服裝道具,預定今年秋冬之間再前往星馬菲泰等國公演。
本月廿一日起,該團將在台北今日世界育樂中心公演二十天。然後再舉行一年一度的環島公演。
「你的特別日訂製書」獨家販售中🎁
把獨一無二的時光獻給特別的你,《報時光》推出「你的特別日訂製書」,從70餘年歷史的《聯合報》報紙版面,依日期、姓名客製化成冊,陪你慶祝人生的重要時刻,也遇見每個新聞歷史的瞬間。
最新文章
-
「魔鬼剋星」改寫鬼片恐怖公式!美國暑假已狂賣 台灣耶誕開紅盤
2025-08-21 -
數億廣告力捧14歲少女 王瞳昔日因「最佳女主角」爆紅卻捲入爭議
2025-08-21 -
「倩女幽魂」在台灣比香港更轟動!銀幕女鬼熱旺燒,關鍵地區就是台灣
2025-08-20 -
偶像劇大膽討論青少年性教育 《18禁不禁》集合棒棒堂、黑澀會獲得好成績
2025-08-20 -
集結伍佰、大小S、藍正龍等多位大牌影星 《求婚事務所》7段故事講出不同愛情
2025-08-19 -
「最美士官長」劉香慈成上市公司董座夫人 聲勢曾直逼民視一姐陳美鳳
2025-08-18 -
男神金城武多次合作朱延平 拍出台灣影史經典喜劇片
2025-08-17 -
爛到暴紅?2017年現象級邪典電影「台北物語」後來還出續集
2025-08-15 -
女高中生戀上大16歲醫生私奔!70年前愛情故事拍成紀錄片《牽阮的手》
2025-08-14 -
拍戲意外炸斷3根手指 中視花旦張海倫命運多舛38歲仰藥身亡
2025-08-14 -
七○年代鬼片之王「姚鳳磐」 古裝女鬼、冥婚傳說拍進觀眾的夢魘
2025-08-13 -
1990年《第六感生死戀》瘋狂賣座 雙人手拉坏唯美浪漫
2025-08-12 -
13年前「法拉利姐」張婷婷爆紅 愛車被刮花意外硬闖演藝圈
2025-08-12 -
一邊看一邊咳嗽清喉嚨! 台灣第一個性教育節目《人之初》
2025-08-12 -
好萊塢美艷雙后蜜雪兒菲佛、黛咪摩爾早在40年前暑假檔 已經攻進台灣大銀幕!
2025-08-12 -
周杰倫也拍過朱延平電影!《功夫灌籃》8天狂賣5億卻評價兩極
2025-08-11 -
星二代出發影視歌三棲!柯有倫創作出〈零〉等無數經典
2025-08-08 -
非好萊塢大片也能驚人熱賣!「IQ零蛋」、「上帝也瘋狂」創台灣暑假賣座奇蹟
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