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美麗灣渡假村爭議超過20年 如今縣府買回正名「杉原灣」
2003年台東縣府啟動「美麗灣渡假村」的開發案,成為台東縣第一個BOT案,由德安公司取得50年開發權,後來爆發環評卡關、破壞生態環境等爭議。2020年,台東縣政府買回美麗灣開發案建物,之後委外經營。
「美麗灣渡假村」原為杉原海水浴場,為台東罕見的砂質海灘,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德安公司將此處規劃為海濱度假村,包括旅館、餐聽、戶外咖啡座、水上運動區等設施,預計投資9億元,為地方創造上百個就業機會。2005年,台東縣府沒有實施環評就將建照發給業者,直到隔年,業者為了擴大開發範圍才提出環評,引起環保團體的抗議。
2013年,台東阿美族人控訴這個開發案侵占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當年的金曲獎頒獎典禮,有入圍的原住民歌手在星光大道高舉「拆美麗灣」毛巾。另一方面,有旅遊業者發動數百人上街遊行,嗆聲環保團體阻擾台東的地方建設。
由於行政法院先後撤銷業者通過環評、台東縣府准許業者復工的處分,使得「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走不下去。2013年業者因為營業遙遙無期,只好裁員30幾人,有些返鄉工作的原住民婦女難過得流下淚。
由於業者提出仲裁,請求損害賠償及移轉建物,2020年裁定台東縣府以6.29億元買回建物,業者向台東縣府求償12.1億元則被駁回。台東縣府將此處建物正名為「杉原灣」,2024年委外經營,建物可作為文教設施的部分住宿用途,但不能直接經營飯店住宿業。
環評未過美麗信動工 杉原海岸毀容
2007-04-30/聯合報/A13版/綜合
【記者朱淑娟╱台北報導】十多個環保團體與藝文界人士組成的「搶救杉原海岸行動聯盟」昨天舉行記者會,指控美麗信飯店在台東縣杉原海岸興建的渡假村,環評未通過即動工,涉嫌與台東縣政府勾結。環保團體並到台北美麗信飯店抗議財團公然違法,粗暴的施工方式也殘害美麗的杉原海岸。
環評委員詹順貴表示,環保署應立即介入,追查台東縣政府是否圖利廠商,開發案應立即停工。
美麗灣渡假村是台東縣政府BOT開發案,位於台東縣卑南鄉杉原海水浴場,總開發面積六公頃。
環保聯盟秘書長何宗勳表示,台東縣政府企圖幫業者規避環評,先發給業者一張面積零點九公頃的開發許可(一公頃以上才須環評),但事實上業者早已大興土木,開發面積也超過零點九公頃,去年才補送環評書到台東縣政府審查,總面積變成六公頃,目前尚未通過審查。
台東大學教授劉炯錫到現場勘查發現,業者將廢土亂倒在海灘上,美麗海灘已面目全非,傷害珍貴的珊瑚礁及魚苗。台東大學教授廖秋娥質疑,開發案明明是六公頃,環評委員已向台東縣政府提出質疑,卻不見縣府有什麼作為。
公民訴訟 勝訴首例美麗灣案雖敗訴 主體早蓋好了
2008-01-24/聯合晚報/A13版/社會
【記者羅紹平/台東縣報導】高雄高等行政院判決台東縣未依法勒令美麗灣渡假村工程停工案敗訴,台東縣政府主任秘書賴順賢今天上午強調,縣府一切依法行政,會在收到判決書,了解判決內容後,依法律規定研究解決辦法。
環保人士檢舉美麗灣疑未經環評即違法開發,環保署曾於去年1月間,要求縣府勒令業者停工,但台東縣政府認定環保人士指控不實,未執行環保署命令,台灣環保聯盟台東分會多位環保人士於是提出行政訴訟,雖然高等行政院判決環保人士勝訴,成國內環保人士針對重大工程行使公民訴訟權勝訴首例,但美麗灣飯店硬體結構早已完成,現就等內部裝修工程完成即可對外營運。
美麗灣開發案是台東縣政府第一個BOT案,93 年 12 月14 日,由前台東縣長徐慶元與業者黃春發簽約,縣府核給業者 50 年經營權;縣府每年可收取土地租金 36 萬元及每年最少 150 營運權利,並預計可提供台東至少 100 個就業機會。
美麗灣飯店總投資金額約9億元,開發基地為原台東杉原海水浴場及鄰近公有土地,面積約 6 公頃,於 95 年 9 月動工;基地緊鄰太平洋,距台東市約 12 公里。計畫興建 180 間具有獨立景觀與沙灘的Villa、別墅及一般客房及遊艇碼頭區、水上運動區等設施,將是台灣地區最有特色的海濱度假村。
但美麗灣從動工起,就備受地方環保人士指控台東縣府配合業者遊走法律邊緣,依環保法,整個開發面積不得分割,但縣府為規避開發一公頃以上需環評的規定,協助業者分割土地,以其中一筆面積約 0.9 公頃的土地讓業者無須經環評即可動工興建旅館主體工程,涉嫌就地傾倒工程廢棄土在海灘上等,雙方攻防不斷,而環保人士的壓力,曾導致大股東娜路彎飯店董事長林火煌於去年年中宣布撤資,出脫美麗灣45%持股。
最新文章
-
「中和槍戰」刑警大隊小隊長林安順緝毒殉職 28年後兒子卻染毒家暴母親
2025-09-18 -
是否為巧合?多名科技業大佬辭世的2015年
2025-09-18 -
「幼華幼稚園」曾經規模驚人! 當時擁有「家庭聯絡簿」很前衛
2025-09-18 -
第五位登上大聯盟 「胡金龍」從美國打回台灣創下多項打擊紀錄
2025-09-16 -
火噬新營醫院釀12死、逾70嗆傷 嚴重大火竟是人為!
2025-09-15 -
2000年元旦生小孩 「千禧寶寶」嬰兒潮 演藝圈孫安佐也是其中一員
2025-09-15 -
1990年代開啟全國大掃黑「治平專案」 黑道大哥直升機押送綠島
2025-09-14 -
1999年聯合報系「星報」創刊 追星族必看號稱「年輕人的報紙」
2025-09-12 -
「選東信,最動心」還記得東信電信嗎?
2025-09-11 -
台灣史上政治懸案之一 前高雄縣長余登發猝死自殺他殺迄今仍是謎
2025-09-10 -
漂洋過海來愛你!未曾謀面即定終身的跨國愛情故事
2025-09-09 -
「讀者文摘」中文版出刊一甲子停刊 曾經的閱讀窗口已成為回憶
2025-09-09 -
海派作家張愛玲逝世三十年 1995年於洛杉磯公寓結束傳奇一生
2025-09-08 -
借竅驅魔? 邪教「聖母」林欣月教唆打死信徒 連孩童也難逃毒手
2025-09-05 -
「史上最強發言人」退伍後去哪了? 羅紹和少將轉身投入公益
2025-09-04 -
知法犯法!幕後黑手竟是律師|2013年高鐵炸彈案
2025-09-03 -
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台灣 不景氣就連台積電、聯電也放無薪假
2025-09-02 -
PChome創辦人詹宏志曾創首家網路原生媒體 卻一年燒光資金收攤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