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桃園都曾被台塑列為設址點 80、90年代的反六輕運動
台塑集團為台灣帶來繁榮的經濟,不過由於塑化產業帶來的汙染,當年在設置工廠時,便遭到當地居民的抗爭。1986年,就當台塑集團獲經濟部核准興建第六套輕油裂解廠(簡稱六輕)時,卻遭到被選為設址點的桃園、宜蘭居民抗議,發起了反六輕運動。
1986年10月,台塑向經濟部提出在宜蘭利澤工業區興建六輕的計畫。這個決定立即引發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彈。1987年11月,宜蘭環保聯盟正式成立,由田秋堇擔任會長,開始在各鄉鎮展開反對六輕設廠的巡迴說明會。時任宜蘭縣長陳定南更是以堅定的立場反對設廠。1987年12月,陳定南與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在華視進行了一場歷史性的電視辯論。
在宜蘭遭遇強烈抵制後,1988年11月,經濟部核准六輕改於桃園縣觀音鄉設廠。然而,觀音鄉已在1986年的鹿港反杜邦運動後,被迫接受了原本預定在彰濱工業區的杜邦二氧化鈦廠。這次再次成為環境公害轉移的目標地,引發了當地居民更大的反彈。
1988年6月,在「桃園市民主前輩」黃安滄的帶領下,上千位客家鄉親前往立法院和環保署抗議。他們更邀請台大教授施信民等12位教授,以及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的專家學者進行環評複查。經過三次無效的協商後,台塑最終撤回在觀音設廠的計畫。
面對國內兩地的強烈反對,1990年1月,台塑釋出可能赴中國設廠的訊息,王永慶更發表萬言書,呼籲政府開放赴中國投資。到了6月,台塑更以「海滄計畫」為名,向政府下最後通牒,要求在8月前解決國內設廠問題。
在政治壓力下,1990年底,行政院長郝柏村表態支持六輕興建。1991年初,《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通過,為六輕提供了5年免稅等多項優惠。1993年6月,政府終於在雲林離島工業區核定2,400公頃的填海造陸計畫,為六輕找到了最終的落腳處。
對談六輕火冒三丈黑白開講 螢幕內外言詞激烈各執是非陳定南戰略為體戰術為用為環境反對 王永慶防污保證百分之百要告他誹謗
1987-12-10/聯合報/03版/
【台北訊】台塑該不該在宜蘭設立六輕廠?宜蘭縣長陳定南與台塑董事長王永慶昨天進行電視對談,由於雙方措詞激烈,現場一度出現火爆場面。王永慶在談話中,保證六輕可以做到全世界最高標準的汙染防治;陳定南則認為設立石化廠與宜蘭發展角色相衝突。以下是二人對談內容及回答現場問題的內容摘要。
問:宜蘭縣府反對六輕設廠,基於何種理由?
陳:反對理由有三:(一)六輕屬高汙染石化工業,與宜蘭縣發展的角色相衝突。根據經建會所擬台灣區綜合開發計畫,宜蘭為台灣糧食基地,宜利用地方資源發展,宜蘭縣府所擬宜縣綜合發展計畫,除農業外,應發展觀光及輕工業。(二)宜蘭地形封閉,汙染空氣不易擴散。(三)產業結構特殊,漁業及養殖業佔全縣生產額一半以上。
問:台塑認為宜蘭適合設廠理由何在?
王:台灣缺乏天然資源,除蔬果農產外,其他均告缺乏,要生存發展,就應選擇工業發展。而石化業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發展石化深具意義。至于工業汙染,企業界本來就應負責任,台塑在宜蘭設廠,百分之百可以達到汙染防治標準,並比家中廚房還乾淨,台塑六輕可達世界最嚴格標準,別國可以做到,中國人也可以,甚至更進步。(王永慶並展示世界各國石化業做好汙染防治圖片,其中包括台塑美國德州廠)。
陳:那幾張照片只是披了美麗的外衣,事實上汙染情形嚴重。其實,並非所有的石化業都有汙染,但上游石化業卻是重汙染。台塑曾承諾一定要百分之九十以上縣民同意,才會來建廠,我建議與行公民投票,台塑卻反對。台塑建廠前承諾都可推翻,對建廠後的承諾,教人如何相信?在稅收方面,貨物稅、印花稅及所得稅都是國稅,縣府對六輕只能徵收到四千五百萬元地價稅及房屋稅,目前評估未通過,台塑卻對六輕建廠工寮展開招標(展示招標圖表),顯示台塑誠意不足。宜蘭縣府曾委託在美國的學者專家對六輕案進行評估,結果旅美學者簡忠松卻在美國遭台塑人員「恐嚇」、「騷擾」,以台塑企業規模而言,此一手段未免過分卑劣。(下略)
最新文章
-
曾是空軍人才搖籃!「空軍幼校」專收國中畢業生 民國67年走入歷史
2025-05-09 -
1991年調查局闖入清大指控叛亂 「獨台會案」促使法律變革
2025-05-09 -
14A央行總裁「彭神」彭淮南 史上任期最長連立委質詢都禮讓三分
2025-05-09 -
台灣首艘觀光潛艇「海晏一號」走過十年榮景 最終轉往中國發展
2025-05-08 -
首位女經濟部長宗才怡48天閃辭 自稱「誤闖政治叢林的兔子」
2025-05-08 -
小模著紅衣輕生 昔日羅時豐因一夜情捲入案件
2025-05-07 -
女教師墜下后豐大橋 23年前未解命案終翻案成功無罪確定
2025-05-07 -
回不去的物價!三商巧福曾推出佛心價49元原汁牛肉麵!
2025-05-06 -
美國貿易武器「301條款」是什麼? 台灣曾受波及列入觀察名單
2025-05-06 -
旅日歸國的四大強投 「草總」謝長亨轉戰教練獲譽無數
2025-05-05 -
2017年oBike登台搶攻共享單車市場 最後卻變成街頭垃圾
2025-05-05 -
報紙年代的KOL!台灣知名專欄作家「薇薇夫人」
2025-05-04 -
孔子第76代傳人竟是嘻哈歌手 孔令奇一出道就拿下金曲新人獎!
2025-05-02 -
「龍貓教練」曾豪駒童年是少棒明星!沉穩冷靜被封「大象」
2025-05-02 -
輕航機飛越太平洋!90年代王仲年駕駛「乘翼華翔」從舊金山到台灣
2025-04-30 -
【冷知識】棒球迷口中的「吃鍋貼」其實不是真的在吃東西!
2025-04-30 -
中華職棒元年開幕戰吸2萬人朝聖 這支隊伍轟出全壘打寫下歷史首勝!
2025-04-30 -
「省港旗兵」原型朱國榮 從大圈仔混到集團總裁 棄5億交保金潛逃海外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