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博愛座」? 博愛座設立曾是為了紀念這位已故之人
通勤族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有先找到空位就會坐下,若看到老弱婦孺上車時,才起身讓座。如今,「讓座」已成為通勤族普遍認知的文化,不讓座的人除了會遭受旁人的異樣眼光,少數乘客還會私自錄影並發佈到網路平台,讓網友們「評評理」。為避免在博愛座上被公審,即便車廂擠滿了人,有些人也不願坐在博愛座上,導致空間無法有效利用。
「博愛座」如今似乎成了糾紛的源頭,從老弱婦孺「優先」使用,變得好像「只有」老弱婦孺才能使用。然而在過去,博愛座的設立可是仁慈博愛的良善之舉。當時十大建設開始推動,加速了的經濟及社會的發展,隨著都市物質生活改善,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也呼籲應該注意「精神建設」,像是排隊等公車、讓座給老弱婦孺等。1976年,為紀念總統蔣中正逝世週年,於北市各線公車上普設博愛座,以表示對蔣公追思之忱。
事實上,每一個座位都可以是博愛座,自發地讓位給「比自己更需要坐下的人」,才是博愛的精神。博愛座的概念起源於北歐,作為「無障礙環境」的一部分,體貼身障人士的不便,希望他們能像一般人一樣正常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隨著時間的推移,博愛座也開始提倡優先讓給孕婦、傷者、病患、年長者和孩童。通常,博愛座會有與其他座位不同的設計,以此呼籲民眾讓座給有需求的乘客。
博愛座體現了社會的溫暖,讓座並沒有硬性規定,忘記讓座的乘客也不會因此受到處罰。然而,部分人卻矯枉過正,認為「年輕人看到長輩就一定要讓座」,並以此對他人進行道德綁架。想要解決博愛座的爭議,關鍵或許是在於那些刻意誤用「博愛座」觀念的人。
蔣院長昨籲國人注意精神建設
都市物質生活雖然改善 精神生活應向鄉村看齊
1975-08-27/聯合報/02版/第二版
【本報訊】行政院長蔣經國,昨天在台北市行政會議上表示,台北市的物質生活雖然比鄉村好,但精神生活卻要向鄉村看齊。
蔣院長說,他上週在南投縣一間小館子吃飯,那是一間家庭開的飯館,掌廚的是父親,跑堂的是兒女,兒女們都在大專院校唸書,暑假回家幫父母的忙,這種事,在台北市就很少見。蔣院長認為,台北市不但要注意經濟建設,也應該注意精神建設,例如:等公車不排隊,在車上不肯讓座給老弱婦孺,這看起來是小事,其實是反映道德的低落。
蔣院長并指出,北市的物價比鄉村貴,他說,在鄉村吃一盤炒麵才十五元,還有一碗湯,但在北市吃一碗牛肉麵要四十元,這種差距應該縮小,所以政府才設立了果菜運銷公司,今後應向這方面努力,以減輕消費者的負擔,并使生產者蒙受其利。(後略)
發揮 蔣公仁慈精神公車上普設博愛座
1976-04-02/聯合報/06版/
【台北訊】台北市各公民營公車業昨天表示,為紀念總統蔣公逝世週年,將於北市各線公車上普設「博愛座」,以表示對蔣公追思之忱。
參加這項運動的公車單位有台北市公車處、欣欣、大南、大有、光華、指南、台北、三重及中興等客運公司,共計公車二千六百九十九輛,每車設「博愛座」兩個,全部座套均由中國信託投資公司捐贈,採用藍底黃字皮製座套,希望市民乘車時能主動讓座老弱婦孺,以發揮蔣公仁慈博愛的精神。(後略)
最新文章
-
60年代天才醫學生「王尚義」寫下《野鴿子的黃昏》 著作成為時代傳奇也曾是禁書
2025-07-01 -
一支寶特瓶退你兩元!90年代台灣曾有「環保回收獎勵金」制度
2025-07-01 -
汐止曾是「水世界」!員山子分洪道立大功拯救十年水患
2025-06-29 -
八仙塵爆走過十年...當年一瞬間從樂園變煉獄
2025-06-27 -
名字當廣告!中職洋將命名千奇百怪 從泡麵到保健品都有
2025-06-27 -
一句話惹殺機!假釋犯柯世銘冷血滅口 南化池塘驚見雙屍
2025-06-26 -
球場變戰場!獅象大賽球迷朝場內「放沖天炮」警方百人待命控場
2025-06-26 -
恐怖「殺人淫魔」彭再興 性侵姦殺4少女14歲就犯案!
2025-06-25 -
體壇有個「許績勝障礙」! 馬拉松30年全國紀錄至今還是他
2025-06-25 -
李小龍的師兄! 「台灣詠春拳之父」盧文錦
2025-06-25 -
1980年代政壇明日之星!權貴世家出身的「國民黨四公子」連戰、錢復、陳履安、沈君山
2025-06-24 -
17歲少女遭虐殺焚屍灑狗血 沉冤22年案件竟因夢話破案
2025-06-24 -
名醫林芳郁罹失智症!林靜芸從大學班對一路相伴 20年前聯合報專訪揭兩人愛情故事
2025-06-23 -
台灣「駭客始祖」當年只是大學生! 陳盈豪寫「車諾比病毒」沒惡意也惹禍
2025-06-20 -
代父出征! 台灣第一位女鎮長「林雪美」
2025-06-20 -
「把交通的愛找回來!」80年代計程車司機自組「交通服務隊」守護台北街頭
2025-06-20 -
少爺不接班!戴勝益中文系畢業打造王品餐飲王國
2025-06-19 -
擊敗韓國、完封日本!統一獅1995年亞洲超級棒球賽奪冠證明台灣實力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