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雙筷子直插朝天,快來救我! 台灣山難中最詭異的失蹤事件|邱高事件
台灣是全球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三千公尺的高山已有兩百多座,山地面積遼闊、地貌多元,許多人為了一覽青山綠水的美景,而造就台灣登山活動的興盛。登山本屬高風險活動,但許多人為了挑戰自我,踏上這一趟路,或許人們常常低估了大自然的力量,高估了自己的能耐,所以在登頂征服的過程中出意外,幾乎每年都有發生不少山難事件,其中又以發生在奇萊山的「邱高事件」最令人匪夷所思。
奇萊山位於花蓮與南投的交界,標高3560公尺,以險峻著名,從日據時期開始就意外頻傳,山難與靈異傳說更是不計其數。錯綜複雜的氣候,變幻莫測的雲霧,是台灣發生最多山難的地區之一,因此有「黑色奇萊」的稱號。
1972年8月,3名剛畢業的大學生邱高、李福明、胡德寧相約攀登奇萊山,入山不久後,一行人就突然失去音訊,只留下部分個人物品和3雙插在地上的筷子,至今杳無音訊。邱高、李福明、胡德寧三人其實皆非登山新手,在這之前,他們早已攀爬過玉山、雪山主峰、雪山東峰、大霸尖山等高山,具有一定的野外求生能力。
8月28日,新店某登山隊在攀爬奇萊山的行程中找到了手電筒、蠟燭、登山手杖等重要登山裝備,一般來說這些裝備對登山者相當重要,通常不會任意丟棄,於是他們驚覺怪異,但也順利下山。
9月10日,邱高的父親遲遲等不到兒子的訊息,於是聯絡警方搜索,然而調查發現他們並無出山紀錄,於是動用大量人力,陸續尋獲吐司、登山證,以及3雙插在地上的筷子,兩個多月以來留下種種線索,卻始終找不到人,迄今已半個世紀過去,仍是未解之謎。
入山廿日無音訊 父兄翹首盼兒歸遙望白雲深處不知人在何方 三種可能情況但願平安無恙
1972-09-12/聯合報/03版/第三版
【本報記者王亞東霧社蘆山專訪】東海大學學生邱高,與輔仁大學學生胡德寧、李復民等三人,聯袂攀登奇萊大山,歷時十九天,迄今杳無消息。
邱高的父親邱坤鎔、胡德寧的哥哥胡德銘,現在都等在霧社的豐福旅社,他們均以忐忑不安的心情,焦急地等候入山搜尋人員帶回的消息。
根據在仁愛警察分局蘆山派出所得到的查證,邱高等三人是於八月廿三日上午十時經過蘆山檢查哨,查驗入山證後入山,當日經雲海抵天池,住在電力公司日月潭發電廠管理處的天池保線所,翌日(廿四)上午十時啟程,向奇萊山高峰進發。
本(九)月四日,南投警局接到警務處山地組和彰化警局的通知,請求協助查尋登山失蹤的邱高等三人的行蹤,該局乃通知霧社的仁愛警察分局派員設法入山尋找。五日正當仁愛分局搜索人員整裝待發準備入山時,由於得到彰化警局轉來花蓮警局消息,謂有三名登山學生已於四日下午四時五十分,從大禹嶺招待所出發走向梨山,因此才臨時取消了搜山行動,暫時認定邱高等三人可能已安全返家。
時隔三天邱高的父親邱坤鎔從台北辦公處打電話到家中探問愛子的消息,恰巧有剛從奇萊登山返回台北的周廷旺和一位高姓朋友,一同在邱家講述他們曾在奇萊主峰與卡羅樓山之間的山坡上,發現了一批登山者遺留下的東西,邱父當時在電話中向周先生詳詢經過後,覺得事情不太妥當,即向警務處報案,並向台中救國團連絡,請台中團部查證經過大禹嶺招待所的三名學生是什麼人,結果查證以後,才瞭然並不是邱高一夥,而是另外三名學生。邱坤鎔於十日下午趕到霧社,得到仁愛分局的協助,僱車趕到蘆山檢查哨,並向天池方面探詢當日邱高等停留情形。當晚再返霧社,請求分局刑事組雇用山胞,由該分局警員率領,分三組每組六人,分批入山向奇萊方面查尋。
為了更進一步求證卡羅樓山的棄物是否屬於邱高等所有,邱坤鎔昨天經仁愛分局協助,連絡到信義分局,找到了當日為周廷旺等二人當嚮導的東埔山胞全桂林、伍勝美等三人,將由他們三人帶路,另組一隊往卡羅樓山找尋棄物,主要希望找到筆記本,看看是否為邱高等所丟棄。好判斷他們的行蹤,如果不是,將從另一方向進行搜尋。
現在由於邱高等入山已達三個星期,照目前的情況推斷,將有三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迷路,仍然被困在奇萊山中。第二種可能是遭遇了山胞狩獵的埋伏,有人受傷正在照顧,並等待救援。第三種是最不幸的可能,在忍受不了長期飢寒的情形下,意外喪生。不過,根據分析,近半個月的山中氣候並不太壞。
溫度約在五至六度左右,健康情況正常的人可以忍耐得了;求生力強的人,可以藉野生植物維持生存。至於山胞的狩獵埋伏,大略有路槍、路箭、吊繩、陷阱等;路箭、吊繩最多祇傷到一個人,路槍有時可以同時放出四、五隻,但也不可能三人同時受傷。至於陷阱,一、二人掉落下去,另外的同伴可以救援。
所以推究下來,仍以迷途的成份較多,而邱坤鎔和胡德銘,也當然希望他們有生還的可能,不過,也都焦急地企盼能有效的救援。
最新文章
-
【台灣犯罪事件簿】黑道、刑警都敢招惹! 混血殺手「美國博」林博文
2023-10-02 -
全台首起運鈔車搶案 死刑犯竟外出幽會傳宗接代
2023-10-01 -
中台禪寺集體出家 黃安妹妹也在其中
2023-09-30 -
外送始祖 上山下海、買菜全包!北投獨家限時摩托車專送服務
2023-09-30 -
開創電視史上珍貴畫面!1991年台視中秋節特別節目《萬里共嬋娟》
2023-09-30 -
「媽!我阿榮啦!」 阿榮登上馬祖東引島忠誠門 至今未退伍!
2023-09-28 -
北投公園每晚都像跨年夜 民眾瘋抓「寶」登上時代雜誌
2023-09-27 -
「別讓嫦娥笑我們髒」中秋響環保 鴻源派玉兔發清潔袋
2023-09-27 -
高雄三多商圈奇觀 人鬼共住相安無事
2023-09-26 -
回憶當兵剃頭經驗 外面剃 vs. 軍中剃
2023-09-26 -
他是汽車工程師也是神射手 1966年征戰亞運「吳道源」奪3金
2023-09-26 -
愈到中秋愈難買到!「超群西餅」在台熱賣卻突然歇業
2023-09-26 -
65年前中華男足亞運蟬聯兩屆冠軍 回顧男足的黃金時代
2023-09-25 -
台企銀罷工 創台灣經濟史上第一起金融業罷工事件
2023-09-24 -
來自高雄的複姓大族 看到「張簡」姓氏別懷疑!
2023-09-23 -
加、減、乘、除都會! 1961年的狗明星小咪
2023-09-22 -
邁向亞運百金里程碑 回顧亞運史上的巔峰表現|1998年曼谷亞運
2023-09-21 -
月餅內藏蟑螂 消費者反被控告恐嚇取財|1990年蟑螂月餅案
2023-09-2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