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真實事件! 連醫師也是共犯|1982年的褚麗卿跨國販嬰事件
你還記得1982年震驚台灣社會的褚麗卿跨國販嬰事件嗎?至今還有許多小孩人還在國外,想找到台灣的親生父母。
1981年10月20日,十四個月大的女嬰鄭怡慧在屏東市自家騎樓的嬰兒車上,被不明人士抱走,至今仍下落不明。
1980年9月10日,三歲九個月大的陳文良在台北市忠孝東路五段的自家門口玩耍,十分鐘後卻離奇失蹤。
1979年12月15日,九歲的王信智在上幼稚園的途中被不明人士帶走,父親知道後準備了20萬元賞金,兩年後還是無消無息。
1978年2月27日,七歲的陳淑娟在台北市變電所被一名騎著腳踏車的中年男子抱走,父母立刻向松山派出所報案,至今未有任何消息。
1981年12月6日,板橋四歲女童李英滋在板橋中正路與金華街口遭人拐走,後續歹徒有跟她的家人聯絡,要求兩百萬立即放人,約在台北市青年公園交款,但到了約定時間,歹徒卻無影無蹤。
1982年2月17日,一位新化鎮居民發現一位計程車司機把四歲男童丟在路邊,居民隨即將男童交給新化派出所,經過媒體發布後,竟然同時有兩對夫妻都前來認領。小孩很聰明,認出了親生父母。而另外一對夫妻難過地離去,因為他們的小孩已失蹤兩年。
多起嬰幼兒失蹤事件的發生,讓所有父母人心惶惶。1982年4月21日凌晨,警方採取秘密行動,在新生北路二段的一棟大廈,逮捕販嬰集團的主謀,同時也搜出大批資料,部分已經燒毀,主謀宣稱他們販賣嬰幼兒是為了讓這些嬰幼兒有更好的環境待遇。在販賣孩童事件爆發之後,許多父母紛紛前來警局,打探消息,希望也能找回失蹤的兒女,這也可以看出當時兒童拐賣事件的猖獗。
隨著刑事局更深入的調查,挖掘出更驚人的事實,販嬰集團其實是一個共犯結構,就連婦產科醫院也是其中一員。由於部分嬰兒是來路不明的,所以有不肖的醫師、護士協助開立假的出生證明,藉此合法化。後來警方循著帳冊,總共找回八名嬰孩,其餘大部分都被國外人士領養。
孩子淪落到販嬰集團的三種途徑為:1.父母經濟困難,不得不販售換錢。2.未婚生子或是婚外情意外懷孕,無法面對社會輿論,便將子女轉賣。3.嬰幼兒遭到不明人士拐騙。儘管知道這是喪盡天良的交易,但主謀仍繼續低買高賣,在帳冊中顯示,有63名孩童被非法送至國外。根據一位澳洲的領養父母說法,保守估計一個嬰幼兒販售的生意,至少可以淨賺十萬元台幣。
除了這件重大的拐賣事件以外,也有在醫院生的嬰兒身分被掉包、親友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隨意把他人的小孩販售,明顯看出早期的台灣比較沒有法治概念。
買賣孩子有行情 每名美金四千元凌勵公司‧通過泰國找戶頭 澳洲瑞典‧分別出口十一名
1982-04-22/聯合報/03版/第三版
【本報訊】警方從現場搜出大批資料,都有被火燒的痕跡。褚麗卿辦公桌上有各地父母尋找失嬰及警方偵辦幼童失蹤案的報紙剪報,辦案人員推測她可能企圖湮滅證據。
辦案人員檢視這些資料後,發現他都是褚女與外國人通訊的信件,內容均為連繫買賣嬰兒談判。另外還有些匯票等單據。警方發現外國人「認養」幼童或嬰兒,所花的手續費、補償費或撫養費大約為四千元美金左右。
警方從現場搜出一本照相簿,發現有一百卅餘張不同幼兒的照片。
辦案人員查獲了一大疊外國人辦理「認養」手續的文件,證實至少有卅五人出售到其他的國家,其中澳洲有十一名、瑞典十一名、芬蘭六名、法國兩名,義大利、德國、美國和泰國各一名。
褚麗卿在警方應訊時很不合作。她聲稱所有的手續都是合法的,而且被認養的幼童來源也很清白。
但警方查出,林文鐘夫婦設立的凌勵企業有限公司主要和泰國的TILLEKE GIBBINS公司連繫。這家泰國公司專門在世界各地找尋領養嬰兒的客戶。
辦案人員指出,褚麗卿聲稱幼童的來源清白,而且外國人領養的手續合法,但警方已經從張麗華的部分查出,褚麗卿夥同金淑華有買賣人口及偽造文書之嫌。
警方從那卅五名被認養的幼童中的資料中,查出許多被認養的幼童是雙胞胎。
辦案人員認為,褚麗卿很可能以偽造的出生證明向戶政單位申報戶口,再經過公證手續辦理認養手續,很可能是以合法掩護非法。
辦案人員已掌握線索,這個集團有大小盤之分。那些嬰兒是被這個集團的分子以詐欺、偷竊、誘拐和買賣的不法方式獲得。
目前,警方已從張賴弄身上查出,鄭信輝是被人偷走以後,以八萬三千元賣給鄭菊、鄭絨等人,輾轉賣給張賴弄,然後再轉賣到基隆。
【台北訊】刑事警察局檢肅竊盜組,昨天深夜又逮捕了兩個涉嫌買賣幼童的女嫌犯金珊華和褚慶玉,經偵訊後,已連同另外八個嫌犯,依偽造文書和買賣人口等罪嫌,先行函送台北地檢處偵辦。
*本影片由異色檔案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最新文章
-
橋矮車高釀悲劇! 1990年貨櫃車撞斷人行陸橋
2023-03-27 -
史上第一個訪華的帝王!1963年泰國國王蒲美蓬訪台四日
2023-03-27 -
70年代旅非作家「三毛」 為愛浪跡撒哈拉沙漠
2023-03-27 -
60年代最流行的標語:人人保密人人防諜
2023-03-27 -
一名作家之死!牽扯中美複雜關係|1984年江南案
2023-03-25 -
勇奪臺灣第一面奧運獎牌的亞洲鐵人「楊傳廣」
2023-03-25 -
狒狒脫逃不是第一次! 1967年動物園狒狒趁隙開溜、兒童樂園逛大街
2023-03-24 -
23歲新星一夕之間香消玉殞 湛蓉命案成千古謎團
2023-03-23 -
騎彩面狒狒腳踏車看猴子!六福村的靈長類動物來自ㄅㄆㄇ猴園
2023-03-23 -
致命求職陷阱!台灣犯罪史四大命案之一|1977年江子翠分屍命案
2023-03-22 -
與你同行!1988年道路溜冰馬拉松賽的珍貴留影
2023-03-21 -
各國審美大不同! 環「肥」燕「瘦」各顯其美|佳樂小姐選拔賽
2023-03-21 -
普發6000來了!回顧14年前的振興消費券 當年你怎麼花?
2023-03-21 -
台北歷史上最嚴重的水災 1963年葛樂禮颱風來襲
2023-03-20 -
SARS封院拍成國片《疫起》 回顧20年前的抗疫英雄
2023-03-20 -
年記故事:空曠的台北街頭 1965年嚴陣以待的防空演習
2023-03-20 -
五人陳屍旅社 全是一刀斃命!1988年基隆五福旅社命案
2023-03-17 -
台灣棒球風雲! 第一支民營機構組成的棒球隊|可口奶滋棒球隊
2023-03-16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