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速度還要身懷絕技!哈雷機車隊施展「中國功夫」制服飆車族

1975年的中華路上,深夜裡卻有飆車族騁馳街頭,巨大的引擎聲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安寧!為了徹底改善這些不良的交通秩序,哈雷機車隊被交付重責,冀望能在限期內肅清這些飛車黨徒。
原名為「台北市警察局保安大隊機車分隊」的哈雷機車隊,為何會被指派這份工作呢?因為該分隊擁有超高時速的哈雷機車及BMW機車,而且隊員們各自都身手矯健、擁有高超的駕駛技術,能夠隨機應變各種狀況及險境!
當然,取締飆車族的行動談何容易,隊員們不只要對飛車黨的所有「特技」瞭如指掌,更要使出渾身解數防止他們逃跑。因此,電影中的追捕畫面就在現實生活中真實上演,員警先將違規機車逼至路旁,坐在後座的隊員再以「跳箱」方式,撲上違規的駕駛人,如此危險的高難度動作被警員們稱作是「中國功夫」,更顯現他們的好身手。
時至今日,當我們再次說起哈雷機車隊的傳奇事蹟,驚險刺激的追逐畫面宛如在眼前再次播放,令我們一次次為之驚呼,也為他們英勇的身影讚嘆不已。
取締飛車黨‧已經有效果警方想出許多辦法‧十幾天取締廿一件 新訂處罰條款很重‧奉勸騎士安份守法
1975-11-13/聯合報/06版/第六版
【本報記者 梅瓊安】台北市西門鬧區的「飛車黨」已經肅清的差不多了,這是市警局哈雷機車隊澈底改善市區交通秩序以來的第一個豐碩成果。
哈雷機車隊的正式名稱,是台北市警察局保安大隊機車分隊,這個分隊最為外界熟知的任務是為來訪的國賓開道,目前更成為「飛車黨徒」的剋星,台北市的機車肇事問題幾乎已使市民們到了「人人自危」的程度,但是維持台北交通秩序的警員們更把「飛車黨」看成都市交通之「癌」。
一個星期以前的中華路,每天深夜幾乎都有一些留著披頭長髮的「飛車勇士」,騎著拔掉消音器的重型機車,呼嘯而過,弄得居民們夜不安眠,更危害了夜歸市民的交通安全。台北市警察局長酈俊厚在十一月一日,命令所屬保安大隊機車分隊,限期肅清市區內的飛車黨徒。
酈局長將此一任務交給機車分隊是有原因的:該分隊目前擁有時速兩百公里以上的哈雷機車廿三輛,和時速一百六十公里以上的BMW機車廿八輛,比國內的任何車輛速度都快,更重要的是該分隊的卅一位隊員,個個駕駛技術優異身手矯健,可以發揮高度的機動力。
機車分隊的分隊長潘岳受命後,立刻派出十餘位資深隊員,到飛車黨經常出沒的地區執行掃蕩,以汲取取締經驗,同時將隊員以四人兩車為單位編成一組,來提高隊員們的工作熱誠和榮譽感。
已在該隊服務三年的林照坤表示:台北市飛車黨經常在林森北路二段,北新公路,興隆路,華江橋下的和平西路和萬大路一帶出沒;該組從一日深夜執行掃蕩任務以來,一共辦了廿一件;其中以在延平北路的涼州街口取締了六件為最多,違規人的年齡大都為十八、九歲。
哈雷機車偵防小組的隊員們,在執行取締時,曾研究了各種飛車黨的「特技」,其中以張阿章最有心得,幾乎每一種「特技」都會;因此經常擔任隊員們訓練時的「假想敵」。
張阿章說:所謂「特技」,說穿了一點也不值錢,獨輪著地行駛和原地向後轉,只不過是利用油門和剎車的控制;至於蛇行更不值得一談,只是運用慣性作用罷了;年輕人為此玩命真划不來。
他認為飛車黨最不可原諒的是:把公路當做私產,舉行「特技比賽」;這種比賽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四輛機車圍著兩輛機車「護駕」,另一種則是四輛車在後「押陣」;別的車輛都得讓路,否則就可能被他們逼到路旁拖下車揍一頓;比賽的項目則為看誰獨輪行駛的時間久,或者速度快等。
張金昌頭一次獨自行動時,被一個「飛車黨」,使出一招「原地向後轉」,跑掉了;回到隊上就苦思對策,想出一招「中國功夫」破解了此招,以後執勤時,他將違規機車逼到路旁,坐在後面的隊員立刻以「跳箱」法,撲上違規的駕駛人,目前此招「中國功夫」已成為哈雷機車隊的制式動作,「原地向後轉」逃跑方式,已經失靈了;這就是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該分隊的楊進丁巡佐,特別要求隊員在執行任務時,應該注意違規人的安全,更應該注意其他車輛和路人的安全;因為如果為了逮捕違規人,而發生傷亡,警方人員是要負相當法律責任的,這也是他們執行任務時遭遇的最大困擾。
據楊巡佐說:目前被取締的飛車黨徒,大都依違警罰法第五十六條第十一款和第六十一條第一款,妨害安寧秩序和妨害交通等處罰,可拘留三日,量罰似嫌太輕。
他說:即將公佈實施的修正「交通管理處罰款例」第四十三條規定:機車在路上超速,蛇行或後輪著地行駛,處三百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款,因而肇事者吊銷駕駛執照,實行後,或可產生更大的嚇阻作用。
哈雷機車隊並呼籲市民,如果發現飛車黨,可即以電話通知該隊取締,以徹底消滅害人害己的「飛車黨」。
最新文章
-
霧峰林家後代曾是享譽國際的賽車手! 「林帛亨」闖出國際車壇拚出亞洲冠軍
2025-07-27 -
連續36天贏球!統一獅2006年創造中職史上最長17連勝紀錄
2025-07-25 -
2002年政府推出「兩兆雙星產業」政策 卻成「兩兆傷心慘業」
2025-07-24 -
秦祥林、張復建都從這畢業!復興劇校半世紀來培育無數戲曲人才
2025-07-24 -
90年代暑假流行送小孩去打坐?兒童禪修營曾掀熱潮卻因中台禪寺事件退燒
2025-07-23 -
華岡藝校差點走入歷史?90年代曾陷違建風波與廢校危機
2025-07-23 -
文青族最愛、來自世新!免費報紙《破報》1995年創刊現已走入歷史
2025-07-22 -
台灣動物園沒有北極熊!曾經有三隻卻都因這原因死亡…
2025-07-22 -
2.8萬人塞爆新竹體育場!2012年SMTOWN演唱會首度來台引起轟動
2025-07-21 -
職棒推手未能親見榮景 「成棒之父」嚴孝章65歲猝逝
2025-07-21 -
50年前奇萊山重大山難!清大5生喪命 校方建「成功堡」追思
2025-07-18 -
「木蘭女足」一姐周台英昔日榮光 今涉師大抽血案爭議
2025-07-18 -
1999市民熱線滿20年!台北首創、各縣市跟進 號碼竟然都是同一支
2025-07-18 -
中職明星賽的輸球傳統?「興農魔咒」創下連10年不勝紀錄
2025-07-17 -
80年代台灣擬開放美國火雞肉進口 3000名農民不滿蛋洗蕭萬長
2025-07-16 -
2015年台灣首件監獄挾持事件 驚魂14小時6囚自戕收場
2025-07-15 -
「阿Q桶麵」熱賣30年!當年為大食量男生打造 還把洋將取名「阿Q」當活廣告
2025-07-14 -
師徒惡鬥最終雙雙倒閉!昔日健身王國「佳姿」「亞力山大」一夕崩塌
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