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層高「海鮮城」拔地而起 90年代海鮮吃到飽僅199元
若說起台灣餐飲業的知名業者,「海霸王餐廳」絕對會是許多人參與應酬宴客、結婚喜宴或是家庭聚餐的回憶。1975年從高雄市發跡的「海霸王餐廳」,其後全盛時期在台灣達十四家分店,慢慢的版圖擴展到中國大陸,成立食品廠因應每日所需供給或採購的食材,進而發展出食品物流中心,更於2015年投資成立商務旅館,多角化的經營策略,成為涵蓋餐旅與物流的企業王國。
【推薦閱讀】 吃到飽始祖!可利亞首創「火烤兩吃」只要188元
裝好裝滿!夜市熱賣一時 台灣獨創美食「蒙古烤肉」
集團發展期間,隨著科技演化,也因應工商社會的需要,國人生活習慣的方式改變,民間游資充斥,消費能力提高,特別於1987年興建一座地上十一層、地下一層的南京東路海霸王海鮮店。同時推出電腦化點菜作業,領先業界的服務創舉。
90年代,台灣餐飲業者掀起「任你吃到飽」的風潮,特立獨行的消費方式,像一陣旋風般席捲整個餐飲業界,不管大小間的業者,莫不因應跟進;而廣大的消費者為了荷包著想,開始一窩蜂地進軍各家提供吃到飽服務的店家,每次裝盤都卯起來堆疊食材,就怕付錢虧了,甚至心裡有想要賺回本的心態,早餐刻意不吃,午餐用力吃,好撐到晚餐都免了花錢。
海霸王也就此調整經營腳步,部分據點先擺脫傳統海鮮店經營模式,朝自助百匯路線發展。由海鮮跨足各式餐飲經營,價位又比一般同業低,不僅搶攻畢業季校園謝師宴的市場,打出四季自助無限供應,平日成人午餐、宵夜199元,周末假日239元,造成門市絡繹不絕的景象。
電腦點「菜單」餐飲業出新召海霸王硬體軟體同時出擊
1987-05-13/經濟日報/10版/
【本報訊】頗為餐飲業矚目的海霸王企業,為了配合工商社會的需要,不惜投下巨資,在南京東路的黃金地段上,闢建一座「巨無霸」海鮮餐廳;海霸王表示,這座餐廳將是亞洲第一大餐廳。預料,將使國內的餐飲業掀起一場空前未有的震撼。
海霸王公關經理張嘉鈺表示,由於我國工商經濟繁榮,公司行號藉大飲小酌,加強人際關係的機會越來越多,因此該公司將在下個月推出一座地上十一層、地下一層的南京東路海霸王海鮮店,以配合社會的需求。
張嘉鈺又說,餐廳的乾淨清潔是吸引現代消費者的最佳武器,因此每一層樓的天花板均設有自動定時消毒器,以天羅地網般的方式,使害蟲無「容身之處」。
海霸王副總經理饒瑞享提到,該餐廳為了減少上菜的誤差和縮短出菜的時間,將使用電腦,客人的點菜單,由印表機列印,並貼在餐盤的邊緣,快速地送到客人的手中。他表示,目前電腦作業已在北區海霸王試驗成功,一道菜由點菜到上菜的時間,平均可以節省十五到二十分鐘。
他進一步指出,這項電腦化點菜作業,將推廣到海霸王的各連鎖店,使消費者享受現代化的服務。
滿足吃的需求 平價餐飲風行飲食業產值五年來成長1.56倍,在不景氣中頗為突出。
1994-07-25/經濟日報/14版/商業‧消費
【記者費家琪-台北】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灣地區飲食業的活動規模,在過去五年間成長1.56倍,在整體市場不景氣中,平價與自助式餐飲表現一枝獨秀,已成國內飲食業發展的主要潮流。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資料顯示,若以民國80年飲食業產值一百為基礎,去(82)年飲食業指數為128.22,民國77年指數為82.01,兩相比較,成長為1.56倍。
主計處分析,這股成長導因於近兩年自助與平價餐飲風行,例如前年成長幅度為12.65%,去年為13.52%,成長幅度頗大。
去年投入自助牛排餐飲的莎朗炭燒牛排餐廳副總經理鄭伊穎說,莎朗由去年6月開設第一家店,今年預計在羅東一帶開設第三家店,在第一家店開幕的首月,業績即達八百萬元,當時還以打七折為號召,而年度業績也持續上升,因此不斷增設分店。
鄭伊穎說,莎朗以一價吃到飽的方式吸引不少消費者,提供的不只是價廉物美的餐飲,還有「流行餐飲」,即外界現在流行什麼餐點,在此都可以享用得到,由於沙拉吧、熱食吧的菜色多元化,業者可隨時調配流行性的餐點,例如忠孝店,由於樓下是必勝客披薩店,莎朗特別在熱食中加入披薩,同時每天推出80個起士堡湯,讓消費者隨時可享受到外界流行的餐點。
以往以辦桌為重的海霸王餐廳,也於去年加入一價吃到飽的行列,以個人消費199元吸引買氣。海霸王餐廳經理袁進榮說,在整體環境不景氣中,平價化的餐飲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海霸王由最初的測試階段,至今全省有十餘家店都採類似的經營方式,可見平價餐飲受歡迎的程度。
老字號芳鄰餐廳,也創立平價路線的餐廳--客思得,迎合平價消費風潮,此外,一杯35元的自助式咖啡出現大街小巷,也是平價流風所及的效應。
最新文章
-
迪士尼頻道在台開播28 年!回顧來台歷程與經典節目
2023-12-05 -
戀戀時光:林森北路華燈初上
2023-12-01 -
全台小學生瘋養它!福利社一包10元的神奇小玩具「水晶寶寶」
2023-12-01 -
台灣第一碗泡麵「生力麵」 誕生已逾 50 餘載!
2023-11-30 -
叫瓦斯!記憶中的救火隊:瓦斯桶搬運工
2023-11-29 -
港台巨星成龍開的店 「視聽讀賣」錄影帶、唱片、雜誌都賣!
2023-11-28 -
台版部隊鍋!早期國軍獨門料理「復興鍋」
2023-11-28 -
千禧年代潮流「109辣妹」藍心湄、大小S都風靡煙燻妝!
2023-11-28 -
少年少女的露營回憶!1989年小叮噹科學樂園開幕
2023-11-28 -
超狂贈品!90年代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相繼推出「這個」!
2023-11-23 -
政府曾鼓勵跳傘運動 30多年前青年公園設傘訓中心
2023-11-21 -
妹妹背了70年的洋娃娃 詞曲創作人竟是新竹國小老師
2023-11-20 -
集全套換純金!2005年風靡全台的迪士尼公仔
2023-11-16 -
曾為高階商務人士的最愛! 「黑莓機」風光一時如今淪為時代眼淚
2023-11-10 -
【讀者投稿】老碗盤喚起老一輩的家庭飯桌回憶
2023-11-04 -
一夕爆紅超夯零食!2014年全台缺貨的「大雷神巧克力」
2023-11-02 -
逾70年的美味!「洪瑞珍三明治」餅店起家紅遍國際
2023-11-01 -
穿梭山水之間 古早的運輸工具「流籠」
2023-10-3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