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麵包有老兵故事!源自60年代美軍文化的懷舊點心
1968年2月,麵包學校(中華民國麵麥食品推廣會烘焙技術訓練班)在南港展示學生受訓成果,聯勤總司令劉廣凱上將受邀參觀,將之做為國軍推行麵食的參考。當時他遇到被稱「劉麵包」的訓練班班長,原來這位班長名叫劉哲基,也算劉廣凱的「家門晚輩」,是位退伍軍人。
劉哲基1949年隨部隊來台後,得了胃出血和肺炎併發症,幾乎走進太平間;他秉持革命軍人堅忍不拔的精神,1959年退役後,每天騎著腳踏車為人送麵包,一天的工資只有10塊錢。由於他待人誠懇,信用又好,獲得中美熱心人士贊助,1962年設立了劉麵包廠,員工當中,退役軍人佔很大比例。
美軍駐防台灣時,需要大量麵包當主食,一般麵包廠未達美軍衛生標準,劉麵包廠於是在專家協助下,創設國際標準。當時國人吃麵食的習慣還沒有很盛行,麵包在外僑住宅區較暢銷;為了吸引不習慣吃麵包的家庭,他運用和送牛奶一樣的經營方式—每天把一份兩塊錢的麵包,由專人送到府上。
每天的麵包風味不同,一星期可以吃到7種不同口味的麵包,當時才試辦一個月,就擁有2,000多戶的訂戶。劉哲基在1970年一度生意失敗,揹負龐大債務,但他沒有逃避,而是與廠商協調還債,度過危機。最讓他引以為榮的,是他研發出以老虎為商標、沒有苦味的「蘋果麵包」,成為大家生活中的老朋友。
從工人到百萬富翁退役少校 劉麵包的故事
1967-09-26/經濟日報/06版/綜合
【軍聞社記者莊政專訪】
一位因病退役的軍人,但憑高度的智慧和無比的信心,為自己的事業開闢了一條光明的坦途。說起來,這是一個奇妙的近乎神話式的故事,但這畢竟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劉哲基少校退役時,曾做過送麵包的工人,經過了五年的艱苦奮鬥,慘淡經營,現已成為一家大工廠的老闆,過去他給人家送麵包時,有時一天共賺十塊錢,現在他的資產已多達新台幣六百餘萬元。
外僑送麵包
上週國會記者參觀團,應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會的邀請,曾赴北,中部各地該會生產事業單位參觀訪問,最後一站是參觀台中市劉麵包廠。提起了「劉麵包」,在中南部一帶是非常響亮的名詞,幾乎是無人不知。
決心自設工廠
這是一個十分令人感動的故事,劉麵包是因劉哲基而起名的。
這位退役少校,現年四十二歲,山東高密人,民國四十年畢業於政工幹校前身國防部政幹班二期,嗣後服務於軍中政工歷有年所,那時他的體質很瘦弱,一場胃出血和肺炎的併發症,幾乎奪去了他的生命。然而他憑著堅強的毅力終於支撐過去。四十八年,劉哲基因病退役,當時只領了一萬多元的退役金,除了結婚費用以外所剩無幾。他曾一度做小生意,不幸失敗,後來改了行,專門給在台中地區的外僑送麵包,這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差事,每天早出晚歸,風吹雨打太陽晒不說,有時還要飽嚐外僑下女們的冷眼相待,而運氣不佳的時候,每天只有十塊錢的收入,對於一個有倔強個性的他來說,這簡直是難以忍受的事,然而劉哲基是一虔誠的基督徒,像狂風暴雨中的松柏一樣,他經得住任何的考驗,再苦、再累、再窮,他始終保持著一顆積極向上、樂觀奮鬥的雄心。
五千台幣起家
劉哲基憑著他的誠實與信用而獲得了外僑們的信賴,他專門選擇品質良好的麵包出售,而且言態和藹善與人處,不久他的生意便漸漸地興隆起來。
五十一年的炎夏,可怕的霍亂蔓延一時,一向注重食品衛生的台中美軍駐軍單位,曾派醫護人員四出檢查食品廠衛生設備情形,結果大失所望,沒有一家食品廠合格的,而且各廠的老板都無意於改進,使得駐台美軍不得不拒絕採購,於是以送麵包維生的劉哲基連帶的馬上也面臨失業之痛。
五年刻苦經營
尼采說:「受苦的人是沒有悲觀的權利的。」劉哲基非但沒有被此一逆境所擊倒,相反地,他卻抱著無比的信心,發誓要開一家完全合乎外國衛生標準的麵包廠。憑著僅有的五千元以及幾位友人的資助,和一種堅定必勝的信念,劉麵包廠便在五十一年底以一枝獨秀的姿態在台中市出現。
經過了五年多的刻苦經營,由於不斷的研究改進,創造發明,該廠出產的麵包品質好,價錢公道,又講求衛生,曾獲美軍協防部的執照和推薦,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加工,現又積極擴充廠房,其產品除獨家供應各地美軍外僑外,並暢銷中南部一帶,該廠現已奉准改為「劉麵包企業有限公司」,同時並增加設備,擴大服務,目前已有二百多個分銷站,僱用員工達二百餘人,其中退除役官兵佔相當數字。劉麵包曾對著記者群拍胸脯說:俺的工廠沒有編制,只要是退役官兵找到俺,只要幹活兒,準有飯吃。
劉哲基把他在軍中帶兵的原則--恩威並濟,也帶到他的工廠去了。他對員工完全採取軍事管理,並且比照軍公教人員待遇發給眷糧,最近他又買了一大塊地皮,專為員工們建築宿舍。此外經常舉行類似軍中的「榮團會」,使上下意見溝通,感情交流,使工廠家庭化、學校化。
現有工人兩百
劉麵包的太太蔡秀蘭女士畢業於道生神學院,夫婦俱是基督徒,目前他們擁有六個孩子,一家幸福,其樂融融。現在,劉哲基雖是百萬富翁,但他每天必到工廠跟工人一道兒工作。他表示: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中,這只是一個起點而已。
最新文章
-
歇腳亭從南陽街紅茶攤發跡!如今超過30年歷史、三百多間店
2024-10-14 -
【報時光經典照片】《再見,福寶》風靡南韓,當年「圓仔」人氣同樣爆棚!
2024-10-11 -
曾經締造出版業王國 「光復書局」2002年財務危機走向倒閉
2024-10-09 -
文字版的線上遊戲玩過嗎? 《萬王之王》原只是學術研究意外掀起熱潮
2024-10-08 -
國光客運誕生、台汽走入歷史 回顧台灣客運史的一頁
2024-10-05 -
拿坡里的前身「比大營」披薩 不敵同業競爭經營6年黯然退場
2024-10-03 -
把心願化作星星! 學生時期的摺紙風潮
2024-10-01 -
八零年代夢幻車款「NSR」 從賽道到街頭的經典傳奇
2024-09-25 -
以前照片怎麼「洗」出來? 看過「暗房」的年輕人不多了!
2024-09-24 -
實用又價格親民!SYM經典國民車「金旺」系列
2024-09-23 -
只剩台南全美戲院才有!失落的傳統工藝家:手繪電影看板畫師
2024-09-20 -
「愛的鼓勵」一起來!四、五年級生的青春印記救國團「嚕啦啦」
2024-09-20 -
台灣的BB Call文化: 90年代人手一機 自創「5536」「4457」數字密碼通訊
2024-09-18 -
拜請拜請!全家經典「好神公仔」兌換破百萬隻順勢組團
2024-09-16 -
經典海豚秀將成絕響!遠雄海洋公園結束20多年海豚秀轉型保育教育
2024-09-11 -
【報時光經典照片】風靡臺灣半世紀!《哆啦A夢特展》百萬人次見證童年夢想
2024-09-10 -
全球第二大連鎖速食 沙拉吧烤馬鈴薯最具特色 曾打入校園的溫娣漢堡
2024-09-10 -
營養午餐歷史逾70年!曾因經費短缺一度停辦,從蒸便當到營養午餐的變遷
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