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麵包有老兵故事!源自60年代美軍文化的懷舊點心

2022-11-11 11:31 報時光

劉伯伯早年騎著腳踏車叫賣劉麵包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6/05/11 陳言喬攝影)
劉伯伯早年騎著腳踏車叫賣劉麵包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6/05/11 陳言喬攝影)

1968年2月,麵包學校(中華民國麵麥食品推廣會烘焙技術訓練班)在南港展示學生受訓成果,聯勤總司令劉廣凱上將受邀參觀,將之做為國軍推行麵食的參考。當時他遇到被稱「劉麵包」的訓練班班長,原來這位班長名叫劉哲基,也算劉廣凱的「家門晚輩」,是位退伍軍人。

劉哲基1949年隨部隊來台後,得了胃出血和肺炎併發症,幾乎走進太平間;他秉持革命軍人堅忍不拔的精神,1959年退役後,每天騎著腳踏車為人送麵包,一天的工資只有10塊錢。由於他待人誠懇,信用又好,獲得中美熱心人士贊助,1962年設立了劉麵包廠,員工當中,退役軍人佔很大比例。

美軍駐防台灣時,需要大量麵包當主食,一般麵包廠未達美軍衛生標準,劉麵包廠於是在專家協助下,創設國際標準。當時國人吃麵食的習慣還沒有很盛行,麵包在外僑住宅區較暢銷;為了吸引不習慣吃麵包的家庭,他運用和送牛奶一樣的經營方式—每天把一份兩塊錢的麵包,由專人送到府上。

每天的麵包風味不同,一星期可以吃到7種不同口味的麵包,當時才試辦一個月,就擁有2,000多戶的訂戶。劉哲基在1970年一度生意失敗,揹負龐大債務,但他沒有逃避,而是與廠商協調還債,度過危機。最讓他引以為榮的,是他研發出以老虎為商標、沒有苦味的「蘋果麵包」,成為大家生活中的老朋友。

從工人到百萬富翁

退役少校 劉麵包的故事

1967-09-26/經濟日報/06版/綜合

【軍聞社記者莊政專訪】

一位因病退役的軍人,但憑高度的智慧和無比的信心,為自己的事業開闢了一條光明的坦途。說起來,這是一個奇妙的近乎神話式的故事,但這畢竟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劉哲基少校退役時,曾做過送麵包的工人,經過了五年的艱苦奮鬥,慘淡經營,現已成為一家大工廠的老闆,過去他給人家送麵包時,有時一天共賺十塊錢,現在他的資產已多達新台幣六百餘萬元。

外僑送麵包

上週國會記者參觀團,應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會的邀請,曾赴北,中部各地該會生產事業單位參觀訪問,最後一站是參觀台中市劉麵包廠。提起了「劉麵包」,在中南部一帶是非常響亮的名詞,幾乎是無人不知。

決心自設工廠

這是一個十分令人感動的故事,劉麵包是因劉哲基而起名的。

這位退役少校,現年四十二歲,山東高密人,民國四十年畢業於政工幹校前身國防部政幹班二期,嗣後服務於軍中政工歷有年所,那時他的體質很瘦弱,一場胃出血和肺炎的併發症,幾乎奪去了他的生命。然而他憑著堅強的毅力終於支撐過去。四十八年,劉哲基因病退役,當時只領了一萬多元的退役金,除了結婚費用以外所剩無幾。他曾一度做小生意,不幸失敗,後來改了行,專門給在台中地區的外僑送麵包,這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差事,每天早出晚歸,風吹雨打太陽晒不說,有時還要飽嚐外僑下女們的冷眼相待,而運氣不佳的時候,每天只有十塊錢的收入,對於一個有倔強個性的他來說,這簡直是難以忍受的事,然而劉哲基是一虔誠的基督徒,像狂風暴雨中的松柏一樣,他經得住任何的考驗,再苦、再累、再窮,他始終保持著一顆積極向上、樂觀奮鬥的雄心。

五千台幣起家

劉哲基憑著他的誠實與信用而獲得了外僑們的信賴,他專門選擇品質良好的麵包出售,而且言態和藹善與人處,不久他的生意便漸漸地興隆起來。

五十一年的炎夏,可怕的霍亂蔓延一時,一向注重食品衛生的台中美軍駐軍單位,曾派醫護人員四出檢查食品廠衛生設備情形,結果大失所望,沒有一家食品廠合格的,而且各廠的老板都無意於改進,使得駐台美軍不得不拒絕採購,於是以送麵包維生的劉哲基連帶的馬上也面臨失業之痛。

五年刻苦經營

尼采說:「受苦的人是沒有悲觀的權利的。」劉哲基非但沒有被此一逆境所擊倒,相反地,他卻抱著無比的信心,發誓要開一家完全合乎外國衛生標準的麵包廠。憑著僅有的五千元以及幾位友人的資助,和一種堅定必勝的信念,劉麵包廠便在五十一年底以一枝獨秀的姿態在台中市出現。

經過了五年多的刻苦經營,由於不斷的研究改進,創造發明,該廠出產的麵包品質好,價錢公道,又講求衛生,曾獲美軍協防部的執照和推薦,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加工,現又積極擴充廠房,其產品除獨家供應各地美軍外僑外,並暢銷中南部一帶,該廠現已奉准改為「劉麵包企業有限公司」,同時並增加設備,擴大服務,目前已有二百多個分銷站,僱用員工達二百餘人,其中退除役官兵佔相當數字。劉麵包曾對著記者群拍胸脯說:俺的工廠沒有編制,只要是退役官兵找到俺,只要幹活兒,準有飯吃。

劉哲基把他在軍中帶兵的原則--恩威並濟,也帶到他的工廠去了。他對員工完全採取軍事管理,並且比照軍公教人員待遇發給眷糧,最近他又買了一大塊地皮,專為員工們建築宿舍。此外經常舉行類似軍中的「榮團會」,使上下意見溝通,感情交流,使工廠家庭化、學校化。

現有工人兩百

劉麵包的太太蔡秀蘭女士畢業於道生神學院,夫婦俱是基督徒,目前他們擁有六個孩子,一家幸福,其樂融融。現在,劉哲基雖是百萬富翁,但他每天必到工廠跟工人一道兒工作。他表示: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中,這只是一個起點而已。

最新文章

太平洋崇光百貨舉辦迪士尼卡通人偶遊行,吸引小朋友前來遊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

迪士尼頻道在台開播28 年!回顧來台歷程與經典節目

2023-12-05
台北市林森北路夜晚街景。 日期:1992/7/8.攝影:程思迪.來源:聯合報

戀戀時光:林森北路華燈初上

2023-12-01
全台各國小吹起飼養號稱可生小寶寶「水晶寶寶」,小朋友爭相賣來「飼養」。圖/聯合報...

全台小學生瘋養它!福利社一包10元的神奇小玩具「水晶寶寶」

2023-12-01
台北市北投中央北路四段一家生力麵製造工廠廿日發生大火,現場濃煙密布,警消人員趕往...

台灣第一碗泡麵「生力麵」 誕生已逾 50 餘載!

2023-11-30
圖為煤氣行員工,犧牲年假忙著準備送瓦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4/01/25...

叫瓦斯!記憶中的救火隊:瓦斯桶搬運工

2023-11-29
成龍 (右二)在台投資的「視聽讀賣」天母店開幕,並為「回顧龍的心-成龍二十年電影...

港台巨星成龍開的店 「視聽讀賣」錄影帶、唱片、雜誌都賣!

2023-11-28
國防部昨天舉行年終餐會,部長高華柱表示,今年響應政府節約預算,以復興鍋和餐盒代替...

台版部隊鍋!早期國軍獨門料理「復興鍋」

2023-11-28
109辣妹裝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9/18 陳立凱攝影)

千禧年代潮流「109辣妹」藍心湄、大小S都風靡煙燻妝!

2023-11-28
國內第一座將自然科學理論轉換成遊樂設施的新竹縣小叮噹科學主題樂園,將於30日提早...

少年少女的露營回憶!1989年小叮噹科學樂園開幕

2023-11-28
沙士、可樂業者以行動電話等時髦贈品為號召,使碳酸飲料有可觀成長。圖/聯合報系資料...

超狂贈品!90年代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相繼推出「這個」!

2023-11-23
飛行傘訓練班第四期開班授課,十一日熱愛飛行傘運動的范增仁、張素琴夫婦,真正是「比...

政府曾鼓勵跳傘運動 30多年前青年公園設傘訓中心

2023-11-21
車站內一名女童抱著洋娃娃昏昏欲睡模樣。聯合報系資料照(1989/11/12 邱勝...

妹妹背了70年的洋娃娃 詞曲創作人竟是新竹國小老師

2023-11-20
7-ELEVEN再推出白金隱藏版迪士尼公仔。聯合報系資料照(2005/11/16...

集全套換純金!2005年風靡全台的迪士尼公仔

2023-11-16
黑莓機(blackberry)在美國成為高階經理人的拇指玩具,可以隨時隨地收發郵...

曾為高階商務人士的最愛! 「黑莓機」風光一時如今淪為時代眼淚

2023-11-10
老碗盤懷有舊時吃飯的溫情。圖/讀者愉凡提供。

【讀者投稿】老碗盤喚起老一輩的家庭飯桌回憶

2023-11-04
圖雷神巧克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4/03/14  陳宏睿攝影)

一夕爆紅超夯零食!2014年全台缺貨的「大雷神巧克力」

2023-11-02
彰化縣北斗鎮知名的洪瑞珍餅店,原以傳統的酥餅聞名,即今以三明治打開全國知名度,還...

逾70年的美味!「洪瑞珍三明治」餅店起家紅遍國際

2023-11-01
交通工具,搭流籠新奇有趣,但是也很危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3/05/04...

穿梭山水之間 古早的運輸工具「流籠」

2023-10-3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