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觀星勝地!圓山天文台曾擠滿賞月與追哈雷彗星人潮
浩瀚的宇宙總引起人們無盡的想像,如今人們想要觀星、了解天文,可以前往位於基河路上的科學教育館,不過在更早之前,人們則是前往「圓山天文館」,在那個阿姆斯壯踏上月球、人們追逐哈雷彗星的年代,圓山天文館成為不少人前往的去處。
1920年代,受到日本知識界的影響,臺灣民間掀起一股天文研究熱潮,而到了1938年,臺灣日日新報社為慶祝創社40週年,捐贈了一架價值4000圓的天文望遠鏡給臺北市役所,市役所將望遠鏡安置在1936年竣工的臺北公會堂南側頂樓,並建造了圓頂觀測台,於1939年5月1日正式啟用,直到戰後,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天文台也隨之改稱中山堂天文台。
而隨著人類科技進步,探索範圍來到太空,原本的中山堂天文台規模較小,以及周遭充滿光害,無法滿足觀測需求。1960年,臺北市政府決定在圓山興建新的天文台,並於1963年竣工啟用。
1986年哈雷彗星的回歸,在全球掀起一波觀星熱潮。這次天文盛事不僅促使民間天文社團蓬勃發展,也凸顯圓山天文台空間不足的問題。1996年底,圓山天文台正式移交,1997年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啟用。然而,1999年的921集集大地震,讓圓山天文台受損成為危樓,經評估後於2000年7月拆除。在拆除前,天文台內的重要儀器設備都已遷移至新館,而原址僅留下一座水平式日晷。
如今的天文科學教育館擁有現代化的展示設備,包括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技術,讓參觀者能更直觀地體驗宇宙奧秘。而那架見證臺灣天文教育發展的4吋望遠鏡,至今仍安放在天文館的後門入口處,默默述說著這段跨越近一世紀的天文故事。
哈雷彗星熱潮 累壞天文台長1986-04-20/聯合報/03版/
【台北訊】圓山天文台台長蔡章獻在哈雷彗星熱潮的尾聲中病倒了,他希望各界人士最近幾天不要再去找他,讓他休息一下。
蔡台長的老毛病是「痛風」,昨夭早上痛風突然再發,雙腿很痛,無法行動,但客人依然不斷,使他無法休息。
自從哈雷彗星於去年十月接近地球以來,蔡台長應各方邀請,不斷在全省各地演講或指導觀測,平均每天要忙到凌晨三、四點鐘才能睡覺,有時候他忙到天亮才睡,可是上午七時電話又把他叫醒了,由於長期疲勞,昨天不支病倒。
博物館走透透天文科學教育館
愛星人的補給站
1999-07-17/聯合報/43版/閒情
【張譽騰/文】坐落台北市士林區的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全台唯一的天文科學博物館,也號稱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天文專題博物館。它的前身是圓山天文台,由於規模過小、設備不敷使用,台北市政府決定重建,並遷至基隆河改道後的新生地上,民國八十二年開始動工,在民國八十五年完工啟用。承接圓山天文台的宗旨,本館的設立,在使深奧難懂的天文科學變成平易近人的生活知識,對國內天文科學教育的推廣,有非常大的貢獻。(下略)
最新文章
-
昔日名列台北三大魚翅餐廳「新同樂」輝煌三十年走入歷史
2025-08-13 -
70年代冰果室不只賣冰!還是看摔角與色情影帶的神秘角落
2025-08-12 -
當年南方公園多熱鬧? 美食飄香、連明星來台南都指定這裡開唱!
2025-08-06 -
考上台大靠祂保佑?「土地公廟」藏身台大校園 大考、期末考學生搶拜
2025-07-30 -
60年代台北人都在這裡玩! 「今日世界育樂中心」看表演 、逛街一棟搞定
2025-07-29 -
你記得光華島嗎?日月潭中央的無人島 曾開放觀光、供奉月老
2025-07-29 -
十大建設首項完成工程是它! 1976年啟用如今成台灣第二大商港
2025-07-28 -
那年挖地熱救油荒 台灣第一座地熱發電廠啟用供電
2025-07-21 -
「元寶樂園」曾是南部囡仔的天堂! 當年一開幕便在南部造成轟動
2025-07-11 -
曾是天母人的夏日回憶! 「克強游泳池」預計改建全民運動館
2025-07-09 -
90年代話題樂園!戴勝益打造全台首家可騎鴕鳥的「ㄅㄧㄅㄧ樂園」
2025-07-09 -
高雄的地下精神院所「龍發堂」 半世紀以來封閉治療惹議
2025-07-03 -
「金門大橋」一條花了12年蓋的橋,如何從選舉口號走上現實?
2025-06-26 -
科教館不是一直在士林?70年歷史最早竟藏身板橋公園!
2025-06-25 -
彰化沒有百貨但曾有「彰化百貨」 2020年熄燈成在地人共同回憶
2025-06-21 -
花蓮這座橋有感人故事! 「箭瑛大橋」兩師捨命渡溪 還被拍成電影
2025-06-17 -
曾是交友節目《來電五十》取景地 「傑笙樂園」歇業後變成試膽地
2025-06-15 -
營業六年風光一時! 荒廢後宛如台版吳哥窟|雙冬花園
202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