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觀星勝地!圓山天文台曾擠滿賞月與追哈雷彗星人潮
浩瀚的宇宙總引起人們無盡的想像,如今人們想要觀星、了解天文,可以前往位於基河路上的科學教育館,不過在更早之前,人們則是前往「圓山天文館」,在那個阿姆斯壯踏上月球、人們追逐哈雷彗星的年代,圓山天文館成為不少人前往的去處。
1920年代,受到日本知識界的影響,臺灣民間掀起一股天文研究熱潮,而到了1938年,臺灣日日新報社為慶祝創社40週年,捐贈了一架價值4000圓的天文望遠鏡給臺北市役所,市役所將望遠鏡安置在1936年竣工的臺北公會堂南側頂樓,並建造了圓頂觀測台,於1939年5月1日正式啟用,直到戰後,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天文台也隨之改稱中山堂天文台。
而隨著人類科技進步,探索範圍來到太空,原本的中山堂天文台規模較小,以及周遭充滿光害,無法滿足觀測需求。1960年,臺北市政府決定在圓山興建新的天文台,並於1963年竣工啟用。
1986年哈雷彗星的回歸,在全球掀起一波觀星熱潮。這次天文盛事不僅促使民間天文社團蓬勃發展,也凸顯圓山天文台空間不足的問題。1996年底,圓山天文台正式移交,1997年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啟用。然而,1999年的921集集大地震,讓圓山天文台受損成為危樓,經評估後於2000年7月拆除。在拆除前,天文台內的重要儀器設備都已遷移至新館,而原址僅留下一座水平式日晷。
如今的天文科學教育館擁有現代化的展示設備,包括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技術,讓參觀者能更直觀地體驗宇宙奧秘。而那架見證臺灣天文教育發展的4吋望遠鏡,至今仍安放在天文館的後門入口處,默默述說著這段跨越近一世紀的天文故事。
哈雷彗星熱潮 累壞天文台長1986-04-20/聯合報/03版/
【台北訊】圓山天文台台長蔡章獻在哈雷彗星熱潮的尾聲中病倒了,他希望各界人士最近幾天不要再去找他,讓他休息一下。
蔡台長的老毛病是「痛風」,昨夭早上痛風突然再發,雙腿很痛,無法行動,但客人依然不斷,使他無法休息。
自從哈雷彗星於去年十月接近地球以來,蔡台長應各方邀請,不斷在全省各地演講或指導觀測,平均每天要忙到凌晨三、四點鐘才能睡覺,有時候他忙到天亮才睡,可是上午七時電話又把他叫醒了,由於長期疲勞,昨天不支病倒。
博物館走透透天文科學教育館
愛星人的補給站
1999-07-17/聯合報/43版/閒情
【張譽騰/文】坐落台北市士林區的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全台唯一的天文科學博物館,也號稱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天文專題博物館。它的前身是圓山天文台,由於規模過小、設備不敷使用,台北市政府決定重建,並遷至基隆河改道後的新生地上,民國八十二年開始動工,在民國八十五年完工啟用。承接圓山天文台的宗旨,本館的設立,在使深奧難懂的天文科學變成平易近人的生活知識,對國內天文科學教育的推廣,有非常大的貢獻。(下略)
最新文章
-
曾聚集50家店!日治時期就存在 台北「相機一條街」
2025-05-09 -
金獅湖今昔樣貌大不同 這裡還曾有「水上飯店」!
2025-05-06 -
淡水河畔的時間長廊 在十三行博物館遇見古文明與現代浪漫
2025-05-03 -
曾經是台北最大舶來品集散地!「華陰街商圈」歷經沒落後逐漸復甦
2025-05-01 -
戰後「台北第一家殯儀館」今為「林森公園」胡適喪禮曾在此舉行|極樂殯儀館
2025-04-28 -
與大自然爭道 凶險南橫公路1972年以來坍方不斷
2025-04-24 -
總統府前曾有兩座噴水池!拆除原因與蔣中正有關?
2025-04-24 -
雲林草嶺昔日曾有「空中纜車」!通往蓬萊瀑布穿越斷魂谷
2025-04-23 -
驚悚怪事讓人頭皮發麻! 北市「猛鬼大樓」西寧國宅預定改建社會住宅
2025-04-22 -
黑煙變綠地!西門町「電影主題公園」前身竟是煤氣工廠
2025-04-21 -
光華橋2006年拆除 橋下光華商場曾陪伴一代人青春
2025-04-13 -
台北的百貨記憶!力霸百貨曾兩度進駐台北 卻相繼倒閉
2025-04-08 -
全台最貴套房是這! 一晚要價百萬「林酒店」2015年開幕
2025-04-07 -
曾是「百戰百勝」拍攝地!苗栗老牌遊樂園「香格里拉」命運多舛 如今停業中
2025-04-05 -
大潤發走入歷史改名「大全聯」!曾掀量販店戰火 讓萬客隆緊張了
2025-04-02 -
交通爭議持續將近50年!「公館圓環」正式宣告拆除走入歷史
2025-03-31 -
懷舊西門町街景 消失的西門圓環與人行陸橋
2025-03-28 -
曾迎世運冠軍跳水!「東門游泳池」近80年歷史 如今已改為「中正運動中心」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