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無奈!追憶中壢手繪看板近40年老戲院「中源戲院」
近年來隨著串流平台的興起,比起進入電影院,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在家裡觀看電影,也影響了電影院的經營。例如,1981年在桃園中壢開張的「中源戲院」,是以手繪看板聞名的二輪戲院,因不敵大環境等因素,在2020年宣告歇業。
中源大戲院創立於1981年,位於中原大學校園內的中原夜市商圈。雖然規模不大,影音設備較為陳舊,但一張便宜的電影票就能欣賞兩部電影,加上周邊商家林立,成為當地民眾和學生喜愛的休閒去處之一。
戲院最大的特色就是外牆手工繪製的巨型電影看板,出自資深畫師謝森山之手,風格獨特、栩栩如生,在數位化時代顯得格外珍貴。如今古稀之年的謝森山,自15歲就開始學習手繪電影看板技藝,當時的師傅都會留一手,必須靜觀默記。全盛期間曾一人包辦7家影院的電影海報繪製。僅運用5種顏色的顏料就能調製出多種色彩,巧妙掌握光影效果,使人物形象活靈活現。為中源大戲院服務長達數十年,繪製過無數看板佳作,成為台灣手繪電影看板的匠人代表之一。
儘管如此,隨著電腦輸出和網路影音平台的興起,電影院受到大環境衝擊,縱使有手繪海報的技術,和低廉的票價,也難以吸引影迷進場。不僅是手繪電影的技術即將消失,在中原商圈居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源戲院,也不得不在時代的洪流中逝去。
北台灣碩果僅存畫師手繪電影看板 謝森山嘆後繼無人
2014-10-01/聯合報/B1版/桃園.運動
【記者呂筱蟬╱中壢報導】隨電腦彩色印刷輸出盛行,傳統電影手繪看板式微,67歲的謝森山投入這行50年,是北台灣碩果僅存的畫師,現在仍為中源戲院手繪電影看板,這項手藝因賺不了錢,沒有人可以傳承,他說戲院若歇業也將隨之封筆,「雖然會感嘆惋惜,科技的進步是已成的定局」。
謝森山說,15歲拜師學藝,當時的師傅都「偷藏步」,只能站在一旁觀看、默默學,等到師傅下班後再動筆畫,每天都凌晨1、2點才回家,因為比別人努力,僅花兩年就出師。
他退伍後自行開業,全盛時期一口氣接下7間戲院首映電影看板,「當時是24小時畫不停」。手繪電影看板需先在360乘以210平方公分的帆布上打格子,再依等比例將圖像繪出。(下略)
最新文章
-
大潤發走入歷史改名「大全聯」!曾掀量販店戰火 讓萬客隆緊張了
2025-04-02 -
交通爭議持續將近50年!「公館圓環」正式宣告拆除走入歷史
2025-03-31 -
懷舊西門町街景 消失的西門圓環與人行陸橋
2025-03-28 -
曾迎世運冠軍跳水!「東門游泳池」近80年歷史 如今已改為「中正運動中心」
2025-03-27 -
牯嶺街的昔日風華 從舊書攤到郵幣街「松林書店」屹立80年
2025-03-26 -
微風南京的前世今生 從環亞百貨一度被老鼠會鴻源接管
2025-03-24 -
80年代的夢幻老照片!台北新生棒球場奇景「球員揮棒、飛機掠過」
2025-03-22 -
從日式木造到三鐵共構!回顧南港火車站舊面貌
2025-03-21 -
澎湖最後一家公娼館「沁樂園」 2003年關門離島公娼館走進歷史
2025-03-15 -
台灣最早的故宮在台中!北溝山洞曾珍藏國寶
2025-03-14 -
苗栗過去的百貨總是短命? 「乾鉅百貨」、「鯨友百貨」都撐不過一年
2025-03-12 -
90年代泡沫紅茶店林立 當年高雄最有名氣的飲料之一「彩色巴黎」
2025-03-07 -
回顧華西街昔日繁榮「山產野味」與「紙醉金迷」成外國遊客必訪之地
2025-03-05 -
二二八和平公園原名「新公園」 百年公園為什麼與二二八事件有關?
2025-02-28 -
順成蛋糕屹立東區半世紀!見證荒地變商圈成黃金店面
2025-02-27 -
曾是北車最顯眼地標!「台北凱撒飯店」前身「希爾頓飯店」繁華一時
2025-02-26 -
新竹棒球場爭議不斷!重建前曾名為「王貞治」的職棒殿堂
2025-02-25 -
明鄭時期已存在 「竹圍漁港」已成北部重要觀光漁港
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