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龜首」崩落一塊! 回顧龜山島神秘的過往

2024-04-03 14:36 曾憲虹

交通部長葉菊蘭與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前往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視察即將開放民眾登岸的龜山島及龍洞遊艇碼頭港。圖為龜山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07/03 本報記者攝影)
交通部長葉菊蘭與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前往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視察即將開放民眾登岸的龜山島及龍洞遊艇碼頭港。圖為龜山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07/03 本報記者攝影)

2024年4月3日上午7點58分發生全台有感的大地震,餘震數次,宜蘭最大震度5,特別是位於宜蘭外海的龜山島,遭受了相當大的影響。有報導指出,龜山島上的龜首部分崩塌了一大塊岩石,掉入海中,引起了巨大的水花。幸運的是,當時並沒有船隻靠近該處。

龜山島位於蘭陽平原東面的太平洋,孤懸於宜蘭頭城外海的龜山島,因外型似浮龜而得名。清朝咸豐三年就有人在此居住,早年島上居民來自漳州的閩南人,最興盛時期有150幾戶,759人。後來民國63年因為多次遭受颱風侵襲,與外隔絕幾乎斷糧,居民商討遷村事宜,民國66年由軍方接管,自此龜山島正式劃定軍事管制區,也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從401塔台看龜山島頭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04/03 本報記者攝影)
從401塔台看龜山島頭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04/03 本報記者攝影)

龜山島周遭海域是重要漁場,漁民們經常在島的周邊海域捕魚,也是大陸與台灣海上交易熱絡時龜山夜市所在。龜山島壁因海水長期沖蝕而成的眼鏡洞,是奇景之一。龜頭部分,經常會冒出硫磺溫泉,鄰近海面隱約可見不同色澤的「陰陽海」,形成特殊景觀。

民國99年8月交通部回應民情,將龜山島定位為海上生態公園,登島前需經申請,並限制每日登島人數。正式開放時,原住島民回鄉同時,也將離島遷居多年的媽祖等神像請回島上看看以前祂們住的拱蘭宮。對照龜山島老照片上留有昔日聚落榮景,已不復見。

島上的龜尾湖是一處淡、鹹水混和池,周遭常見水鳥棲息,波光粼粼,風景秀麗,是重要的觀光景點;650公尺長的環湖步道就地採石興建,岩石上還有刻劃標記。而龜尾由礫石堆成,龜卵石形成與沙灘截然不同的風貌,長灘會隨著季風移動,有如擺尾,長灘上遍布卵石,有人戲稱是龜卵,卵石被禁止成為遊客帶回家的紀念品。

★看更多 龜山島 報時光經典照片販售中★

龜山島周遭海域是重要漁場,漁民們經常在島的周邊海域捕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05/08 王淑美攝影)
龜山島周遭海域是重要漁場,漁民們經常在島的周邊海域捕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05/08 王淑美攝影)

龜山島與蘭陽平原一水之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5/06 羅建旺攝影)
龜山島與蘭陽平原一水之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5/06 羅建旺攝影)

不必遠觀,龜山島可以去囉!

2000-05-08/聯合報/39版/鄉情

【王淑美】龜山島在台灣本島東北角外海約十公里處,面積約二點九平方公里,東西長三點三公里,南北長一點七公里,整體海岸線長約十公里。龜首處是一岩石斷崖,頸部分為綠茵草原,龜甲最高處海拔三百九十八公尺。龜山島所在位置是親潮暖流流經要衝,經常匯集大量洄游性魚群,為台灣三大漁場之一。

根據文獻記載,龜山島的原居民是在清朝咸豐年間(距今約一百五十年前)渡海來台,因把龜山島誤作基隆嶼而登陸,後來發現此地漁產豐富而定居下來,由於島上平地狹小,居民主要以捕魚維生。早年約有百餘戶人家世居該地,聚落集中在龜尾地區狹小的平原上,房舍緊密比鄰,行政轄區屬於宜蘭縣頭城鎮龜山里,光復初期人口鼎盛,最多達七百人左右。

然而龜山島居民長期與本島隔離,教育、醫療與民生物質匱乏,生活也十分不便。民國六十六年,政府與島上居民領袖協調遷村事宜,因為當時有部分居民已遷居到宜蘭大溪,幾經考量後,全島居民一舉遷至大溪仁澤新村定居,此後龜山島國防部列為軍事管制區,除了原居民可一年一度返回島上掃墓,一般人都限制登島,以致有「台灣行透透,龜山走不到」的遺憾。

七十七年解嚴後,開放龜山島的呼聲一直不斷,經過民間多年奔走與協商後,軍方終於同意開放觀光,去年底觀光局並核定,將龜山島畫入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由東北角風管處統籌龜山島開放觀光的規劃、開發及經營管理。風管處人員多次上島探勘後,決定在今年七月開放申請觀光,龜山島也將一揭神秘面紗。

目前龜山島上約有四十名軍方官兵駐守,早年的舊有房舍都已被拆除一空,留下寥寥幾幢殘破的矮樓房,還有先民的祖墳。島上唯一的寺廟原為祭拜媽祖的拱蘭宮,居民遷村時也把神明請走,後來島上某位駐軍弟兄請來觀世音,現在的廟宇改祀觀世音菩薩,是島上阿兵哥的信仰中心,廟內匾額還記載五十六年拱蘭宮重建時募集的款項明細。

龜山島由於長期與本島隔離,孕育了獨特的地理環境,許多動植物都是特有原生種,被學者認為是絕佳的生態研究地點。根據東北角風管處統計,龜山島上經過記錄的鳥類有廿五種,其中有十五種留鳥和九種候鳥,並有百步蛇、人面蜘蛛、盤古蟾蜍、拉都希氏蛙等動物,植物共有九十六種,其中以毛柿樹與大片蒲葵樹林最特出。

火山作用形成的龜山島內有多處硫氣孔,龜首靠海面懸崖曾大量冒出硫氣,在附近海域形成難得一見的海上溫泉,島上龜頭潭、龜尾潭兩座火山口湖景色也相當秀麗。島上原居民與附近住民長期觀察島上自然風光後,列出龜山八景,分別是:龜山朝日、龜島磺煙、龜岩巉壁、龜卵觀奇、靈龜擺尾、神龜戴帽、眼鏡蛇鐘乳石奇觀與海底溫泉等,需配合潮汐與氣候因素才能觀賞得到。

為免開放觀光帶來龜山島生態的破壞,東北角風管處限定每日申請觀光人員以二百五十名為限,且在島上不能從事生火、放生、狩獵、摘採植物等活動。由於現在龜山島並沒有港口,登島人員必須靠小船或竹筏接駁,目前正在趕工建造簡易碼頭,以及相關因應開放觀光後軟硬體設施。想一探龜山島之美的民眾,可注意風管處公佈的申請方法,找機會上龜山島一探究竟。

最新文章

來源:聯合報-2023/11/12-A5 生活.文教

「金門大橋」一條花了12年蓋的橋,如何從選舉口號走上現實?

2025-06-26
國立台灣科學館、國立教資料館,暨台灣省教育行政會議教育展覽會於五日在台北縣板橋公...

科教館不是一直在士林?70年歷史最早竟藏身板橋公園!

2025-06-25
彰化百貨三民店店中人員證實本月18日將熄燈,可見到已有員工在打理商品,還有貨車進...

彰化沒有百貨但曾有「彰化百貨」 2020年熄燈成在地人共同回憶

2025-06-21
為念兩位老師犧牲生命興建的箭瑛大橋,不僅充滿著愛,也是地方的重要交通建設。圖/聯...

花蓮這座橋有感人故事! 「箭瑛大橋」兩師捨命渡溪 還被拍成電影

2025-06-17
傑笙樂園大門人車罕見,當年人潮洶湧盛況不復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24/04...

曾是交友節目《來電五十》取景地 「傑笙樂園」歇業後變成試膽地

2025-06-15
草屯雙冬花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9/12/23 張家樂攝影)

營業六年風光一時! 荒廢後宛如台版吳哥窟|雙冬花園

2025-06-13
中港路是台中市最容易塞車的路段。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6/06/14 林中偉...

最大規模的道路整編!總長25公里 2012年台中台灣大道正式掛牌

2025-06-05
台汽中崙站將開闢為商場旅館等多目標使用大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1/06/...

搭車人潮不再!昔日客運總站「台汽中崙站」如今成為商業大樓

2025-05-23
劍湖山兒童玩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12/21 黃慶安攝影)

木柵也曾有「劍湖山」 六億打造曾是全台最大室內遊樂園

2025-05-20
位於板橋鑽石地帶可能設調度場的板橋酒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3/02/03...

日治時期的板橋酒廠 一甲子後竟變成歡樂打卡聖地!

2025-05-14
博愛路是著名的相機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5/07/07 張嘉倫攝影)

曾聚集50家店!日治時期就存在 台北「相機一條街」

2025-05-09
高雄市金獅湖風景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獅湖今昔樣貌大不同 這裡還曾有「水上飯店」!

2025-05-06
十三行博物館昨日正式開館,邀請白雪劇團表演「看見十三人」,象徵十三行文化的重生。...

淡水河畔的時間長廊 在十三行博物館遇見古文明與現代浪漫

2025-05-03
台北華陰街兩側大樓由四座空橋銜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6/11/26 楊金...

曾經是台北最大舶來品集散地!「華陰街商圈」歷經沒落後逐漸復甦

2025-05-01
胡適博士之喪一日於極樂殯儀館公開瞻仰遺容,數以千計得各界人士冒雨前往。圖/聯合報...

戰後「台北第一家殯儀館」今為「林森公園」胡適喪禮曾在此舉行|極樂殯儀館

2025-04-28
南橫公路東段施工情況:遠眺摩天嶺迴旋路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2/04/2...

與大自然爭道 凶險南橫公路1972年以來坍方不斷

2025-04-24
歡慶五十八年雙十國慶,總統府前新設的七彩噴水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9/1...

總統府前曾有兩座噴水池!拆除原因與蔣中正有關?

2025-04-24
雲林縣草嶺風景區蓬萊瀑布旁的纜車因被迫停業而引發民眾關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

雲林草嶺昔日曾有「空中纜車」!通往蓬萊瀑布穿越斷魂谷

2025-04-23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