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路的前世今生,不用穿梭地下道的時光
位於臺北市東側的基隆路,不僅是南北向主幹道之一,更由於連接數條市區幹道及快速道路,龐大的交通流量其重要性不言可喻。而在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因應太平洋戰爭曾經拓寬一小部分,一則作為戰備道路之用,二則作為飛機臨時跑道。
貫穿公館、六張犁、三張犁、市府站及南松山的基隆路,北端接往內湖,南端接續到中、永和。1990年為了改善交通壅塞,台北市施作基隆路車行地下道工程,自忠孝東路至仁愛路段封閉施工,周邊道路均因車輛改道受到影響,帶來東區交通癱瘓後遺症。
不過在封閉基隆路施工期間,因遷移地下各種管線問題,加上承包商發生的財務問題,使工程延誤了兩年多。當時代理台北市長的黃大洲為尊重民意,交通局與工務局會商後提出改善方案,決定重新發包設計,在施工時基隆路將全面開挖並搭建便橋供車輛通行,紓解附近一帶交通嚴重堵塞,以維持該路段的交通順暢。直到1997年基隆路車行地下道順利通車,才解決了其與忠孝東路及仁愛路間的交通瓶頸。
而基隆路地下道汽機車共用北向路段,內線禁行機車超過16年,致機車車流堵塞。根據以2021年流量來看,通勤時間基隆路地下道往北段的機車流量,足足是汽車流量的3.75倍,但寬度僅汽車道的一半。北市交工處於2022年8月中正式解禁開放通行,開放機車行駛內線。
光復南路忠孝東路 大塞車車流湧入 義交束手無策 乾脆撤崗
1990-06-06/聯合報/14版
【記者鍾沛東╱台北報導】台北市基隆路部分路段封閉後衍生的交通壓力確實驚人!
基隆路自忠孝東路至仁愛路段封閉後,周邊道路均因車輛改道受到影響,尤以光復南路、忠孝東路口在上午七至九時的尖峰時段,更形同交通大瓶頸,車流速度極為緩慢。
光復南路、忠孝東路口形成大瓶頸的原因,主要因忠孝東路至仁愛路的基隆路段封閉後,上午來自忠孝東路五、六段的松山、南港地區,以及從麥帥公路下來的基隆、汐止、內湖、南港地區的居民,原多藉基隆路行駛到仁愛、信義等路上班,自本月三日後,多被迫繞道光復南路、忠孝東路口,形成路口大瓶頸。
最新文章
-
遺失的花蓮地標! 2018年一震「統帥大飯店」走入歷史
2023-06-02 -
充滿教育意義的台北兒童交通博物館 經典回顧!
2023-06-01 -
當年最矚目的客運創新:阿羅哈客運推出的臥鋪服務
2023-06-01 -
千禧年東南亞最大水樂園 你叫它「麗寶」還是「月眉」?
2023-06-01 -
台中市最早的戲院─豐中戲院 見證電影事業的興衰
2023-05-31 -
失落的台北鐵道 探訪消失在都市發展中的三張犁支線
2023-05-31 -
東南亞戲院 退伍軍人集資成立的電影院
2023-05-31 -
附帶瀑布最吸睛 1979年開幕的台中谷關龍谷遊樂區如今已停業
2023-05-31 -
麥當勞逢甲店的經典時光:馬路上的人潮和最後的倒數
2023-05-30 -
淡水渡輪懷舊回憶:台灣風情的必訪之地
2023-05-30 -
蔣經國與夫人約會之地─探訪台北中正區明星咖啡館
2023-05-30 -
臺南人的共同回憶:東帝士百貨的興盛與消逝
2023-05-29 -
北淡線結束營運:淡水最後一班列車
2023-05-29 -
「回顧八仙樂園的巔峰與挫折 ─ 一場彩色派對引發的悲劇」
2023-05-29 -
台北市健康路上的文化城:曾經紅極一時的觀光理髮廳
2023-05-29 -
臺灣首次大型反迫遷運動:康樂市場的拆除與後續變化
2023-05-29 -
黑道兄弟的最後避難所!回顧台北市慶生醫院的黑道急救傳說
2023-05-29 -
古早味回憶:探訪台灣人兒時的「土檨仔」(芒果)記憶
2023-05-2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