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地嶼遊‧佳作‧高雄】董玉琴/半屏傳說
📍地標:臺灣南部地區/高雄/半屏山、蓮池潭
📍穿越時間:1961年左右
文/董玉琴
小時候總是聽長輩們說一個關於高雄的故事,傳說有一神仙要下凡尋一徒弟,後利用湯圓來測試人性,神仙下凡後化身為一老者,挑著扁擔,穿梭在市集,吆喝著:「湯圓一顆一文錢,二顆二文錢,三顆不用錢。」
人來人往的人們一聽有免費的,大排長龍來吃,這事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開了,後來突有一位年輕人點了一顆湯圓,在大家都在笑話他時,老者問他:「為何要花錢吃湯圓呢?」年輕人反倒說:「你辛苦製作的湯圓,本就該獲得相對應的報酬,為何我要佔你便宜呢?」
老人化成神仙樣貌,收了這位年輕人為徒,並且指著身後的山,告訴那些貪小便宜的眾人說道:「看到後面那被刀削去一半的山頭了嗎?那些土石,就是你們貪小便宜吃的湯圓。」說完便帶著年輕人化為一縷雲煙,飛往了天去。
***
小時候總覺得這個傳說很神奇,因為離家近,每天放學回家都必經過這個地方,一個不需要花費多少體力,老人小孩都可以輕鬆駕馭的一座山,小時候總會在回家的途中,多花個十來分鐘爬上山頂,吹著晚風徐徐,眺望著左營蓮池潭與山巒交織的美麗景觀,彷彿整日學習的疲憊都如過眼雲煙般散去。
多年後,我到外縣市去工作,再次回到高雄時,已經是十年後,從不知天高地厚的野丫頭,變成了即將嫁為人妻的成熟女子,回首這個我小時每天都會走過的半屏山,卻發現它比我印象中更矮了些,是人們貪婪的慾望使土石再次被吞噬,還是只是因為我看得更遠、更高了呢?我不清楚,但是多年不見,再次與它合影,卻是感覺那時天天登頂的我,恍如昨日。
當時的年少輕狂,喜歡登到最頂端去,把一切都收在眼底,氣比天傲,懷抱著夢想,不畏懼痛與苦,一股腦地往前衝,哪怕把自己用得傷痕累累,也驕傲的不願低頭。
如今,被生活磨平了稜角,就如同半屏山一般,但彎腰屈膝並不代表軟弱,而是學會了在山下仰望著山峰,開始與人之間多了敬畏,懷抱著奉獻與付出的心情,來成為人見人愛的「好姑娘」。
又是二十年過去了,現在看到的半屏山,已經可以平視對待,沒有年少時的愛上層樓,也沒有出嫁時的過度謙卑,晚年學習到的謙虛但不虛偽,平淡看待一切雲淡風輕。
這麼多年,半屏山還是山,而它卻是我一生的導師,每一個稜角都在教導我各種年紀時的心靈成長,亦師亦友的這裡,不單單是個景點,更是一個該被時空所記得的地方,過些年後,我應該也會跟孫女說說這個傳奇故事,不知道當時的她會怎麼爬這半屏山呢?
主題徵文:「舊地嶼遊」
「琅琅悅讀」與讀創故事、報時光以及共同協力舉辦的限時主題徵文活動,遴選出不只是聊表對故地思念情懷,同時具備差異顯著搭配照片以及完整故事性,如同與作家們一起來場穿越時空之旅。
得獎金榜已公布,所有入選作品將陸續搶先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的琅琅悅讀。
最新文章
-
露營、烤肉!曾是北部熱門踏青去處:「大春山莊」
2025-01-16 -
見證與中東外交歷史!60年代落成的「台北清真寺」帶來獨特城市風景
2025-01-15 -
南臺灣最大年貨大街:高雄「三鳳中街」滿滿年味
2025-01-13 -
合歡山曾經有座滑雪場!1960年代獨有的冬季回憶
2025-01-10 -
亞東捷運站前身是樂園!板橋人童年回憶小而美的「元智樂園」
2025-01-08 -
比特斯拉還拉風!行走在馬路的無耳朵汽車
2024-12-31 -
曾是亞洲最大的「東光百貨」! 開業十年的興盛與沒落
2024-12-24 -
國民黨中央黨部舊樓拆除曾掀古蹟爭議 搶救未果如今為張榮發基金會大樓
2024-12-24 -
台灣廟有個荷蘭神! 「八寶公主廟」的由來與傳說
2024-12-19 -
我國在美重要資產 百年古蹟「雙橡園」見證外交歷史現場
2024-12-17 -
玉山主峰曾立于右任銅像30年 遭人斷頭改建石碑迄今
2024-12-16 -
1972年舊城改造! 「萬大計畫」改善萬華、大龍峒地區老舊面貌
2024-12-12 -
圓山兒童育樂中心熄燈10年!回顧80歲樂園最後身影
2024-12-12 -
台南河樂廣場的前身「中國城」昔日古都最繁華商城
2024-12-11 -
台北市內最不像台北的地方! 「社子島」的50年停滯與開發困境
2024-12-10 -
曾是台灣最大的戲院「東亞影城」2012年拆除! 「鳳山」已12年沒有電影院
2024-12-06 -
曾為棒球人士心目中的夢田 ! 「三芝永恆棒球場」如今已雜草叢生
2024-12-04 -
曾風靡一時的森林遊樂園 「南天母森林樂園」荒廢30年成「猛鬼樂園」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