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百年遺跡!開站歷史悠久的驛站|1996年桃園車站
作為全台移工人數最多的地區,桃園火車站在假日時常常被歡鬧的放假氣氛所喧染,因著交通便利,火車站一帶的延平街區也彙集不少東南亞商店與美食,成為別具特色的異國風情街區。
以進出站人次來說,桃園車站是僅次於台北車站的第二大站,過去運載貨物往來之外也承接不少歷史,從清代劉銘傳任巡撫時期,通行於臺北至新竹之間的鐵路即啟用「桃仔園火車碼頭」舊址,1905年日本重建鐵路時更新桃園站房、並易名為「桃園」站,揉合日本傳統建築風格設計的屋頂,合併具西洋風格的建築,九個拱門彰顯出車站氣勢。
雖然火車站幾經翻修,建築物主體早已更新,但近年桃園火車站附近在開挖捷運路線時,意外發掘清代劉銘傳規劃的鐵道路基、日治時期的桃園車站二爪磚與便所,悄悄卻深刻地紀錄桃園百年鐵道歷史變遷,從清末、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運輸生活盛載與人相關的記憶,溝面上有著兩條紋路的二爪磚,是日治時期深具代表性的紅磚,由於日本政府在改良清代鐵道初期和興建鐵路縱貫線大量採購二爪磚,因此能從二爪磚推估遺址為鐵道興建相關設施。
然而,遺址是否現地保存引起文史單位與開發端爭議,部分遺址在經3D建模後被灌漿回填,開發與保存之間是否只能完全對立,又或者能藉這些互相交會的鐵道,建立起島嶼上獨特的記憶,從劉銘傳鐵道、日治時期桃園驛到國民政府建築和現在的東南亞風味街區,桃園火車站具體而微濃縮了臺灣的風景。
軌道願景館、77藝文町 看歷史建築2021-12-25/聯合報/B1版/全台焦點
【記者楊湛華╱桃園報導】
桃園火車站1905年開站,歷史悠久,一直是北台灣重要轉運中心,車站周圍有許多適合親子共遊的景點,包括桃園軌道願景館、桃園77藝文町、桃園區公民會館。
萬壽路方向出口右轉,是日治時期鐵道倉庫改建的桃園軌道願景館,2016年成為歷史建築,免費入館。戶外展示國內第一具開放式「實體潛盾機」,近3層樓高。
桃園77藝文町前身是桃園警察局日式宿舍群,同樣是歷史建築,現為文創園區,是拍照打卡熱點。桃園區公民會館前身為民眾服務社,歷史逾50年,現在是供遊憩的中繼站「藝文便利店」。
桃園車站鐵路局編列 擴建工程費
1958-09-25/聯合報/03版/
【桃園訊】
歷時三十五年之久的桃園火車站,數年來早已感到不敷應用,急須擴建,頃獲悉省鐵路局已允在四十八年度預算中,撥出二百四十萬元作為該站擴建工程費。桃園市面日漸繁榮,人口激增,鐵路運輸頻繁,貨物吞吐量大增。每日乘客進出約達一萬四千人,因此站面殊感狹小,常有候車乘客擁擠情形,雖經縣議會及鎮民代表大會屢次提議重建,但均未獲實現。頃獲省鐵路局同意,決定以二百四十萬元擴建該站,并已正式列入四十八年度預算。
最新文章
-
臺南人的共同回憶:東帝士百貨的興盛與消逝
2023-05-29 -
北淡線結束營運:淡水最後一班列車
2023-05-29 -
「回顧八仙樂園的巔峰與挫折 ─ 一場彩色派對引發的悲劇」
2023-05-29 -
台北市健康路上的文化城:曾經紅極一時的觀光理髮廳
2023-05-29 -
臺灣首次大型反迫遷運動:康樂市場的拆除與後續變化
2023-05-29 -
黑道兄弟的最後避難所!回顧台北市慶生醫院的黑道急救傳說
2023-05-29 -
古早味回憶:探訪台灣人兒時的「土檨仔」(芒果)記憶
2023-05-25 -
改善台北東區交通|從圓環高架橋到雙層高架道路的正氣橋
2023-05-24 -
成失落祕境!往昔「天下第一泉」南投廬山溫泉
2023-05-24 -
吃粽子吃到臉不見 回憶裡的端午節看龍舟
2023-05-24 -
高雄鳳山八景之一 端午節裡的清涼娛樂:全國電視直播的蓮池潭龍舟大賽
2023-05-24 -
揭開乞龜王的神秘面紗:元宵節的傳統習俗
2023-05-23 -
50億元打造的海底世界 屏東千禧年最熱門地標|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2023-05-23 -
從西班牙人到日本人 三貂角 歷史的傷口
2023-05-23 -
淡水:懷舊回憶的北台灣必訪景點
2023-05-22 -
走進懷舊時光:九份山城的回憶之旅
2023-05-22 -
西門電影街的經典回憶:過年就是要看電影
2023-05-22 -
萬國戲院的經典回憶:看西門町電影街的變遷
2023-05-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