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都市天橋 有老台北人的快樂與苦澀
八座三層樓連棟式建築組合成的中華商場,於1961年竣工啟用,1992年拆除,它齊聚了大江南北的家鄉味,是落難人家聚首避難而後安身立命的家,不僅是許多老台北人的共同記憶,也記錄台灣社會進步成長的縮影。
早年各縣市興建人行陸橋,確保交通通暢和行人的安全,特別在校園旁、熱門商圈附近設置天橋。中華商場於1969年至1971年間,陸續開通方便行人通過的天橋,整個商場漸漸熱鬧,唱片行、西服店、小吃店、算命、購買電器、古物,形形色色的各式買賣什麼都有,也成為假日逛街、打牙祭的好地方。
旁邊的西門町為台北著名的「電影街」,鼎盛時期有數十家戲院營業,後來類似上海歌廳的紅包場也隨之設立,中華商場與西門町成為台北的新潮約會的聚集地。台灣首間大型百貨公司「第一百貨」亦座落於此。
這處獨特時代記憶的場域,有不少影視作品以此為本。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國片《菜刀與六個朋友》、公視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已故舞台劇導演李國修的經典語錄「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也是源自於他父親在中華商場經營戲靴店鋪。
都市天橋 毀譽參半1988-07-30/聯合報/08版/萬象
【黃驤/譯】天橋是一九六四年世界博覽會的產物,當時美國人追求的是方便;事實上市政府興建天橋另有目的,現在都市計畫專家則說它終將使都市自食惡果。在辦公大樓、百貨公司和飯店大廈的上層間,建造能蔽風雨的高架人行道──天橋,使來往行人不必走到戶外,確是一個受人歡迎的好主意。因此在過去二十五年間,美國和加拿大已經有二十幾個都市的市區,變成了不怕風吹日曬的「迷宮」。
(中略)
不過,在天橋鼎盛的初期,造天橋的目的卻不是為了躲避風雨,而是為了振興經濟。高架橋像是衰落的市區的一針強心劑院有的地方,天橋真好像有起死回生的功能,例如第蒙市從一九八二年開工建築的公營天橋系統,確跟市區的經濟復甦亦步亦趨。天橋造價並不價宜,每直線呎建築費可能高達三千美元。
天橋不一定要醜陋,但是除了底特律市天橋等極少數之外,大都很不雅觀。不過天橋美不美不是最大的問題。天橋是一九六四年世界博覽會的產物,當時美國人追求的最大目標是方便。天橋使行人終年不上街頭,不管是下雨還是天晴、炎熱還是寒冷,但都市行人在不透氣的世界裡行動,無法享受都市的芳香。紐約市名勝保存委員會副主席韋侖斯基說:「都市是大家聚在一起交換經驗的地方,天橋剝奪了我們這一類權利。」
波士頓大學都市歷史學教授華納認為,天橋是放棄都市,而不是恢復都市生機的象徵。他說:「這是我們不願走上街頭的象徵。他們把街道當作一個以行駛汽車為主的地方,這樣勢將造成極不好的市區。」
聖保羅市的天橋可能是美國最好的高架人行道,設計很標準,外表不惹人討厭,主權屬於市政府,坐輪椅的市民很容易上去。不管怎樣,聖保羅市的天橋系統已經主宰了市區的景色和零售市場,百分之九十的店舖在二層樓上,樓下街道兩邊都沒有店舖,只有空牆。卡加立市已經在設法保留若干街道生活,鼓勵音樂家在街頭表演,演說家在街頭發表意見。不過,即使在那裡,依照卡加立前都市計畫委員會委員李凱勒的說法:「天橋系統正在毀滅地面的活動。」不管理由是什麼,把行人誘離街頭的都市,可能終於會自食惡果。
最新文章
-
遺失的花蓮地標! 2018年一震「統帥大飯店」走入歷史
2023-06-02 -
充滿教育意義的台北兒童交通博物館 經典回顧!
2023-06-01 -
當年最矚目的客運創新:阿羅哈客運推出的臥鋪服務
2023-06-01 -
千禧年東南亞最大水樂園 你叫它「麗寶」還是「月眉」?
2023-06-01 -
台中市最早的戲院─豐中戲院 見證電影事業的興衰
2023-05-31 -
失落的台北鐵道 探訪消失在都市發展中的三張犁支線
2023-05-31 -
東南亞戲院 退伍軍人集資成立的電影院
2023-05-31 -
附帶瀑布最吸睛 1979年開幕的台中谷關龍谷遊樂區如今已停業
2023-05-31 -
麥當勞逢甲店的經典時光:馬路上的人潮和最後的倒數
2023-05-30 -
淡水渡輪懷舊回憶:台灣風情的必訪之地
2023-05-30 -
蔣經國與夫人約會之地─探訪台北中正區明星咖啡館
2023-05-30 -
臺南人的共同回憶:東帝士百貨的興盛與消逝
2023-05-29 -
北淡線結束營運:淡水最後一班列車
2023-05-29 -
「回顧八仙樂園的巔峰與挫折 ─ 一場彩色派對引發的悲劇」
2023-05-29 -
台北市健康路上的文化城:曾經紅極一時的觀光理髮廳
2023-05-29 -
臺灣首次大型反迫遷運動:康樂市場的拆除與後續變化
2023-05-29 -
黑道兄弟的最後避難所!回顧台北市慶生醫院的黑道急救傳說
2023-05-29 -
古早味回憶:探訪台灣人兒時的「土檨仔」(芒果)記憶
2023-05-2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