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人到台北都搭飛機! 水湳機場25年前載客量曾達180萬
最初,水湳機場只是一塊荒野溼地,昭和11年被日人闢建為軍用機場,作為神風特攻隊的基地,待至1945年國軍派先遣部隊接收水湳機場,直到1972年才正式開放民航班機。
1994年因軍方業務量減少,軍方同意民航局接管水湳機場的塔台,1997年間曾創下年載客量180萬人的高峰,1998年還曾與五星級觀光飯店合作,推出直飛溪頭的載客業務。搬遷到清泉崗之前的水湳機場,地處便利的市區,提供近代中部民眾便捷的航空交通超過30個年頭。
然而,隨著台中逐漸高樓林立,使得水湳機場成為國內最危險的機場;飛行員的駕駛技術要相當好,否則容易撞上市區高樓。1995年開放夜航,恐懼與危險性更是加重,同時周邊建築物遭禁限建管制,阻礙地方發展。
1997年民航局曾預估,中部在2010年國際航空旅客運量會增至396萬人次以上,有興建國際機場的迫切需求。2000年交通部召開水湳機場遷移專案會議,鑑於水湳機場發展受限、腹地太小問題,擬把水湳機場遷移至清泉崗,2002年定案,遭清泉岡周圍10村里長等人抗議。
但在2004年3月5日,清泉崗國際機場仍倉促啟用,水湳機場吹熄燈號。原本水湳機場的台北往返台中是其主要航線,旅客多半以來回市區為主;但市區與清泉崗之間沒有便捷道路,往返費時。遷移首日,有不少民眾跑錯機場,直到看見緊閉的航站大廈,才知機場已搬走。
台中到溪頭1998-02-03/聯合報/19版/生活
直升機定時航班起飛,配合國內旅遊需求,南投縣府規劃在日月潭設直升機場
交通部長蔡兆陽昨天到南投縣溪頭,為米堤大飯店直升機開航剪綵,蔡兆陽表示,去年開放民營直升機飛航後,這是第一個由民航公司與五星級觀光飯店合作的飛航業務,米堤大飯店已可譽為「六星級飯店」。台中水湳機場至溪頭米堤大飯店之間的直升機定時載客航班,昨天正式開航營運。
指投縣溪頭米堤大飯店於去年十二月廿六日,獲得全國第一張公共運輸用直升機民營飛行場許可證後,已經開始飛航從台中水湳到溪頭的航班,但採包機方式運作,昨天起正式定時開航,特別請交通部長蔡兆陽、民航局長蔡堆、觀光局長張學勞及南投縣長彭百顯等人剪綵,蔡兆陽等一行從台北搭乘米堤大飯店安排的直升機直接飛到溪頭。
蔡部長於剪綵後表示,國內經濟發展,國民所得增加後,對休閒活動需求甚殷,所以政府對國際飯店提升服務品質,訂有獎勵措施,去年開放直升機飛航業務後,德安航空公司已開始飛航綠島、蘭嶼的直升機飛航班次,因服務品質好及飛航安全高,受乘客的肯定。
蔡兆陽並說,五星級觀光飯店與航空公司合作,飛航直升機載客業務,可提高旅館服務水準及活動力,非常有意義,未來政府會大力輔導其他觀光旅館、飯店朝相同方向,提高服務水準。
德安航空的一架搭乘十三名貴賓的直升機,昨天上午九時五十分由台中水湳機場起飛,經過廿分的飛行,在溪頭米堤大飯店直升機起降場降落,十時卅分由米堤大飯店搭乘二名旅客到台中水湳機場,成為中部地區直升機首次搭載散客的紀錄。
台中與溪頭直升機載客業務由德安航空承辦,目前每天有台中起飛到溪頭的班機,早上十一、十二到十三時各一班,下午十一時廿分、十二時廿分及十三時廿分回航台中,另外上午尚有九及十時台中起飛的班次,只受理包機。
(後略)
水湳今關場 未來畫問號今晚末班機還有空位 熄燈活動不少 市長促中央解決房地、移交、禁限建等問題
2004-03-05/聯合報/B4版/台中綜合新聞
台中市水湳機場今天即將關場,市長胡志強昨天批評,中央至今仍未針對水湳機場現有土地和房產如何處理、移交,及周邊建物的限禁建解除,訂出大原則和大方向,希望中央儘快訂出時程表,以利地方規劃。
胡志強說,以他目前的想法,是把水湳機場現址一百九十二公頃土地,規劃成如紐約中央公園般的都會公園,裡面還有大學城,成為全台最大的都市綠帶。希望在清泉崗機場啟用後,中央能與市府好好討論水湳地區的未來發展。
【記者洪敬浤╱台中報導】台中市水湳機場今晚吹熄燈號,明天起國內航班改到清泉崗機場起降,明天一連七天,新舊機場間將有免費接駁巴士,服務跑錯機場的旅客。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今晚七時在水湳機場航站二樓舉辦紀念活動,現場贈送水湳套裝明信片,限量一百套,送完為止。
水湳機場今晚最末起降的班機是立榮航空的台中酖台北對飛的班機,晚上八時卅分最末班機起飛,九時五分最末班機降落後,水湳機場的跑道燈將正式熄滅。立榮航空表示,末班機的訂位率約七成,和平常差不多,沒有出現趕搭末班機人潮。
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表示,今晚安排「再見了,水湳機場」活動,地點在航站二樓,歡迎民眾參加,台中縣南陽國小的管樂團先演奏「最後一夜」,紀念水湳關場,再演奏「明天會更好」,代表新航站新希望。
現場並開放停機坪,讓搭乘末班機的乘客與末班飛機合影,他們也將獲得一套四張的水湳機場舊照片明信片,紀念水湳關場。
(後略)
最新文章
-
【報時光經典照片】50多年前春節這樣過
2025-01-24 -
昔日巨大坑道戲院!一斧一鑿開山打造的「擎天廳」成金門地下代表作
2025-01-24 -
屋齡老舊但房價不降? 「民生社區」50年前曾是引領潮流的模範社區
2025-01-21 -
愛國東路「婚紗街」全盛期50家業者 中正紀念堂成關鍵推手!
2025-01-17 -
露營、烤肉!曾是北部熱門踏青去處:「大春山莊」
2025-01-16 -
見證與中東外交歷史!60年代落成的「台北清真寺」帶來獨特城市風景
2025-01-15 -
南臺灣最大年貨大街:高雄「三鳳中街」滿滿年味
2025-01-13 -
合歡山曾經有座滑雪場!1960年代獨有的冬季回憶
2025-01-10 -
亞東捷運站前身是樂園!板橋人童年回憶小而美的「元智樂園」
2025-01-08 -
比特斯拉還拉風!行走在馬路的無耳朵汽車
2024-12-31 -
曾是亞洲最大的「東光百貨」! 開業十年的興盛與沒落
2024-12-24 -
國民黨中央黨部舊樓拆除曾掀古蹟爭議 搶救未果如今為張榮發基金會大樓
2024-12-24 -
台灣廟有個荷蘭神! 「八寶公主廟」的由來與傳說
2024-12-19 -
我國在美重要資產 百年古蹟「雙橡園」見證外交歷史現場
2024-12-17 -
玉山主峰曾立于右任銅像30年 遭人斷頭改建石碑迄今
2024-12-16 -
1972年舊城改造! 「萬大計畫」改善萬華、大龍峒地區老舊面貌
2024-12-12 -
圓山兒童育樂中心熄燈10年!回顧80歲樂園最後身影
2024-12-12 -
台南河樂廣場的前身「中國城」昔日古都最繁華商城
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