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 這一條也是台美友誼的公路
麥克阿瑟公路是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現在已經納入國道及市區道路系統,為中山高速公路基隆-台北路段的前身。1964年5月2日,在美援的協助下完成這條公路,同時也是1960年代唯一建造的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即將通車之際,傳來美國二戰名將—麥克阿瑟逝世的消息,為了感念美國與麥帥對我國深厚的友情及支持,將原訂為「北基新路」的公路又重新命名為「麥克阿瑟公路」。通車首日由公路局的金馬號車隊領頭,並開啟了台灣快速公路運輸的新紀元。
這條公路承接幾十年往返基隆、台北兩地的旅客及貨運,一批批從基隆港運來的舶來品也是仰賴這條公路。麥克阿瑟公路除了紓解台北與主要外港的交通壅塞外,也有國防戰備的目的。
隨著1970年代十大建設的推動,麥克阿瑟公路被劃入中山高速公路基隆-台北段, 1979年中山高速公路通車後,麥克阿瑟公路僅存麥帥一橋至中山高速公路內湖交流道路段。
珍貴的老照片讓我看到了「台灣第一」,現在就由你來捕捉屬於你的「第一」,時光商號精選【柯達】底片相機,現在你也可以拍出老照片的美→ https://bmai.app/5mbz95
北基新路邁向國際標準麥克阿瑟公路 昨天命名通車
行車時刻縮短十多分鐘 基港卅一號碼頭昨開放
1964-05-03/聯合報/02版/第二版
【本報訊】台北基隆間新完成的一條超級高速公路,於昨(二)日上午剪綵通車,並舉行命名儀式,命名為「麥克阿瑟公路」,來紀念麥帥生前對中國的友誼。基隆港新建三十一號碼頭,也同時舉行開放典禮。
典禮舉行前,一千多位中外來賓,曾經在台北市南京東路羽球館聽取公路局長林則彬、港務局長曹開諫的簡報。在麥克阿瑟公路的起點,省府主席黃杰剪開了紅色的綵帶。他致詞說:這條公路是本省唯一的雙車高速公路,由於美援的幫助,使本省交通建設萬入國際標準。我們為了感謝美國政府的援助,同時為了紀念美國名將麥克阿瑟元帥生前對我國的深厚友情,所以把這條公路命名為麥克阿瑟路,藉以表示我們對美國政府和麥帥的謝意和敬意。黃主席又說,在交通建設上,這是本省的新猷,希望本省的交通建設,由於這條公路的完成,更有發展,更有成就!
美國駐華大使館代辦高立夫,揭開了麥克阿瑟公路名牌上的布幕,他致詞說,中美兩國在麥克阿瑟將軍誕生八十四年前,就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份友誼,並隨著歲月增長。這一條新建公路,將成為中美兩團間持久友誼的一個永恆的象徵。美國國際開發總署駐華美援公署署長白慎士,也在通車典禮中致詞,他認為這條公路通車後,對發展台灣的觀光事業,當有不少裨益。他並且讚揚中國工程師們築路的努力和刻苦精神。
交通部長沈怡致詞,他對北基新路的更名為麥克阿瑟公路,表示高興。他說,麥帥不但是中國的友人,也是亞洲國家的友人。我們把這條公路獻給麥帥,不僅表示對麥帥個人的敬意,也表達了中美兩國永恆的友誼。
通車典禮舉行後,十五輛載滿賓客的公路局金馬號客車,在軍樂和鞭炮聲中,以每小時八十公里的高速,在這條平坦的新公路上,開向基隆港。
麥克阿瑟公路,於民國五十年五月二日動工,耗資新台幣二億二千七百九十萬元,起自台北市南京東路羽球館附近,跨過基隆河,經五分、南港、汐止、北五堵,與基隆市孝二路連接。全長二六.九七五公里,較舊有的北基公路縮短了二.○五七公甲。行車時刻只要二十五分鐘至三十分鐘,較舊有公路減少了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
這條公路行車的速度,平原區每小時最高可達一百公里,丘陵區八十公里。但因為這是本省第一條高速公路,所以目前暫時規定平原區為八十公里,丘陵區為六十公里。
這條公路的兩端,都設立管制站,從本月六日起,來往車輛應繳收益費,大型汽車每輛新台幣十元,小型汽車每輛五元,軍車一元。至於乙種車輛和行人,不准在這條高速公路上通行。
台北到基隆的公路直達車,從三日起在麥克阿瑟公路行駛,行車的時刻將延到晚間十一時,並將增加行車班次。公路局說,這條公路通車後,可以解除台北和基隆間公路車輛的擁擠情形,並可提高行車速率,增強國防戰備,促進台北和基隆的繁榮。(後略)
最新文章
-
南臺灣最大年貨大街:高雄「三鳳中街」滿滿年味
2025-01-13 -
合歡山曾經有座滑雪場!1960年代獨有的冬季回憶
2025-01-10 -
亞東捷運站前身是樂園!板橋人童年回憶小而美的「元智樂園」
2025-01-08 -
比特斯拉還拉風!行走在馬路的無耳朵汽車
2024-12-31 -
曾是亞洲最大的「東光百貨」! 開業十年的興盛與沒落
2024-12-24 -
國民黨中央黨部舊樓拆除曾掀古蹟爭議 搶救未果如今為張榮發基金會大樓
2024-12-24 -
台灣廟有個荷蘭神! 「八寶公主廟」的由來與傳說
2024-12-19 -
我國在美重要資產 百年古蹟「雙橡園」見證外交歷史現場
2024-12-17 -
玉山主峰曾立于右任銅像30年 遭人斷頭改建石碑迄今
2024-12-16 -
1972年舊城改造! 「萬大計畫」改善萬華、大龍峒地區老舊面貌
2024-12-12 -
圓山兒童育樂中心熄燈10年!回顧80歲樂園最後身影
2024-12-12 -
台南河樂廣場的前身「中國城」昔日古都最繁華商城
2024-12-11 -
台北市內最不像台北的地方! 「社子島」的50年停滯與開發困境
2024-12-10 -
曾是台灣最大的戲院「東亞影城」2012年拆除! 「鳳山」已12年沒有電影院
2024-12-06 -
曾為棒球人士心目中的夢田 ! 「三芝永恆棒球場」如今已雜草叢生
2024-12-04 -
曾風靡一時的森林遊樂園 「南天母森林樂園」荒廢30年成「猛鬼樂園」
2024-11-29 -
台北特色商圈「台北鳥街」1979年成形 如今年產值超30億!
2024-11-29 -
「大舞台大戲院」曾是高雄阿公阿嬤的約會勝地! 11年前在惋惜聲中拆除
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