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十年又被拆!經歷四度拆遷的萬華車站
回顧古稱「艋舺」的萬華,它曾是群舟聚集之處,河運有三大碼頭分別是位在二號水門外的王公宮口、一號水門的大溪口,還有靠近三號水門的滬尾渡口。在日治初期,貨運需求改變,加上河岸慢慢淤積,萬華的鐵路反而成為更重要的運輸工具,特別是在因縱貫鐵路完工後,萬華成為一水路交會點,糖業、玻璃、肥皂工廠等工商業都曾匯聚在這,構成一幅繁榮的萬華景色。
到了近代,隨著鐵路的改革,萬華火車站亦經歷了幾次的改變,影響重大的一次,莫過於1988年的鐵路地下化工程。這張老照片正是第三代的萬華車站,當時為配合台北市區鐵路地下化,將第二代車站拆除一半,改建後落成啟用,而至1996年,由於連接萬華及板橋之「萬板專案」開工,使得第三代車站在使用不到10年便被拆除,之後便是至今所見的第四代火車站了。
經過鐵路地下化後,北市與板橋之間的交通日益愈發便利,但第三代火車站的拆除卻也引發諸多討論,雖然我們已無法逆轉歷史,卻能永懷這棟富有意義的美麗建築,走入記憶中的站房,彷彿還能看見一輛火車徐徐向前駛來……
萬華火車站 重新再出發1988-09-19/聯合晚報/15版/北台灣
【記者邱淑宜】鐵路地下化工程之一的萬華新站今天上午舉行交接及啟用典禮。鐵路局為增強該站服務功能,今天起增加停靠六班高級列車,並與台北車站電腦售票連線作業,旅客可在萬華站經由電腦購票搭乘高級列車。
增停的六班高級列車為每日6:50高雄到基隆復興號、13:40花蓮到板橋莒光號、14:45基隆到高雄復興號、17:32板橋到花蓮莒光號、22:45高雄到基隆莒光號及23:12松山到高雄莒光號。
交通部台北市區地下鐵工程處表示,萬華新站的設計需求是依據運輸能量預估,以民國89年每日進出旅客一萬四千人次、貨物763公噸為準。售票以電腦作業,並考慮殘障服務,包括盲胞旅客導盲系統、輪椅旅客進出及盥洗設施。
最新文章
-
渡海來臺的依靠 台北第一座眷村|1999年四四南村的變遷
2022-08-10 -
曾經見證瓊斯盃的風華 一場大火後命運改變|中華體育館
2022-08-04 -
西門町絕色影城的前身 見證43年國片興衰的老戲院|1994年萬國戲院
2022-07-29 -
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 這一條也是台美友誼的公路
2022-07-27 -
浪漫水舞秀!台灣首座歐式花園型的遊樂園|亞哥花園
2022-07-25 -
不到十年又被拆!經歷四度拆遷的萬華車站
2022-07-19 -
80年代龍頭戲院! 西門町看電影風雨無阻|1992年中國戲院
2022-07-18 -
走吃銅板小吃! 數不盡的淡水老街風情
2022-07-13 -
曾因「懸日」奇景擠爆!台北忠孝西路最後的老天橋
2022-07-11 -
三鐵共構以前的面貌 20年前的南港火車站
2022-07-08 -
台北之肺的前身 大安森林公園上曾經存在的建築|國際學舍
2022-07-07 -
拉近雙北距離的華江大橋
2022-07-06 -
台北華爾街的前貌! 剛通車的南京東路
2022-06-29 -
躺著玩、坐著玩、趴著玩 昔日的消暑聖地|八仙樂園
2022-06-28 -
1988年西門町武昌街 徒步區復甦商圈發展
2022-06-23 -
從1989年新竹東門城 細數風城30年光景
2022-06-21 -
國光客運的前身 公營時期的台汽客運
2022-06-21 -
中華商場第一座巨型霓虹塔
2022-06-2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