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了!關渡火車站 不平凡的北淡線懷舊之旅
日治時期就開始營運的「北淡線」鐵路是早期來往台北淡水的重要交通工具,1971年提出「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計劃」後預計要將此改建為捷運系統,全線並於1988年正式停駛,在最後一日的營運也舉辦了「淡水最後一班列車」活動,湧入許多人拍照留念。
淡水線懷念之旅想當年 坐火車是樁大事
1988-07-02/聯合報/14版/台北市民生活
【本報記者劉曉甯 孫蓉華】
票價相當昂貴 沒事不隨便坐
台北到淡水的火車,單程票價十五元,與現在的物價、民眾的收入相比,頗為便宜。但在早年,火車可不是一般人坐得起的,沒什麼大事,還不輕易坐火車呢!
淡水港淤塞情況嚴重後,無法再擔負運輸的重責。以往帆船直駛桃園大溪的情景不再,接著連載客的蒸汽明輪或吃水較淺的「臭油船」,也不能再靠泊萬華。承運客貨輪的船舶停擺,公路交通仍未臻完善,北淡線火車扛起了淡水、台北間運輸的重任。
但是,乘坐火車可是奢侈的享受。民前六年時,北淡線二等車的成人票票價是日圓四角二分,當時六十公斤的白米價格是一圓八角。七十多歲的前淡水鎮長鄭永富記得,北淡線火車五十年前的票價是三角二分,而工人做工三天大概才有一圓工資。火車班次也不多,一天只有四、五班次,每列掛三、四節客車廂。
李總統登輝先生的父親李金龍老先生回憶說,早年淡水人要到台北,多數乘坐「臭油船」,每趟收費約一分,比較起來,乘坐火車當然算是生活中的大事。九十一歲的李老先生表示,老家在三芝鄉,與淡水鎮還有段距離,童年根本沒有機會坐火車。上了中學後,學校帶著學生遠足,才初次嚐到坐火車的滋味。
民國卅一年,火車票價便宜些了,可是還是挺貴的。學生月票一張二圓二角,那時,小職員每月平均所得也不過卅五圓上下。能夠買火車月票通勤,羨煞同學。當年淡江中學的畢業紀念冊上,留有一隅刊出一位陳姓學生的「定期乘車券」,紀念坐火車上下學的時光。
蒸氣車頭時代 難忘數件寶事
火車票價隨著社會的改變升降,北淡線的列車,也由燒炭的蒸汽火車頭到動力慢慢加大的機車頭,再到現在使用的柴油車頭。越早期的火車,越有些令淡水人難忘的「寶」事。
關渡隧道坡陡 車常會倒退
李總統的弟弟李炳楠說,搭蒸汽機車頭火車,經過關渡隧道前,乘客不約而同地都會關上車窗。否則,車廂內會瀰漫著黑黑的煤煙,衣服上會沾上煤塵,弄成小黑臉。而火車座位卻是硬木板座椅,又無電風扇,燠熱的夏天,關窗過隧道,可難過呢!
從關渡站出來駛經關渡隧道的一段路是陡坡,燒煤炭的蒸汽火車頭,如果不能加足馬力,到了上坡處,根本上不去。還要由關渡站倒退數百公尺,等鍋爐火燒旺了,蒸汽十足後再一鼓作氣爬坡前進。因此,火車倒退的情況,也是老一輩淡水人記憶猶新的鮮事。火車不夠力,趕不上火車的年輕小伙子,乾脆用跑的追火車,還真追得上。
世居淡水的周明德記得,民國卅一年高中畢後,他在氣象局工作,一天早上到車站時,火車已鳴笛開動,一時興起,拔腳就追。由於駛出淡水的火車要駛經一段斜坡,速度減緩,在車上同學、同事的加油聲中,他跑了四、五百公尺追上了那班火車。
載客量逐年減 只剩兩千多人
台灣光復後,日據時代一度停駛的北淡線火車,恢復正常營運。因為北淡線沿線地區,由農村發展為新興社區,工廠、學校紛設,經濟的繁榮,帶動人口成長。北淡線載客人數逐年增加。民國四十一年每天平均約有一千八百人在淡水站上車,到民國六十四年每天平均有八千五百五十多人上下車。意氣風發的北淡線度過全盛期後,隨著公路運輸的發達,便捷的客運班車陸續增加,搶走了火車乘客。民國七十二年,北淡線載客人數降為每天四千多人,這兩三年更曾低到二千多人。
最新文章
-
重建後整了形 曾經的單拱大橋|南方澳大橋
2023-03-29 -
42年前斥資千萬打造!如今變成西門町的荒涼廢墟|1972年中外百貨公司
2023-03-29 -
1976年信義區豪宅一坪2萬6,如今再多兩個零!
2023-03-28 -
台灣海拔最高的「魔王迷宮」 1998年大雪山森林遊樂區
2023-03-28 -
坐擁地段王!開幕後創20億年營收 1999年台中中區遠東百貨
2023-03-28 -
北海岸奇觀!荒廢40多年的奇特廢墟 翡翠灣太空玲瓏屋
2023-03-23 -
台灣第一個民營劇場 曾經座落信義區的「新舞臺」
2023-03-22 -
六○年代外地人對台北的第一印象|1961年中華商場落成
2023-03-21 -
一日體驗上天堂下地獄!擁有68年歷史的麻豆代天府
2023-03-17 -
紀念邦交國友誼的第一長橋 高速公路上的中沙大橋
2023-03-16 -
回到碧潭樂園的美好時光!你還記得它嗎?
2023-03-15 -
穿越時光最想去的打卡熱點 圓山兒童樂園
2023-03-15 -
60年代的行人地獄 中山北路通勤亂象交警傷腦筋
2023-03-14 -
原本是廢棄碉堡 花蓮地標「台灣米老鼠 」守護美崙山30多年
2023-03-10 -
北台灣最大明德樂園 廣達創辦人林百里買下變菜園
2023-03-10 -
橋下的綠地運動場 1977年的百齡橋
2023-03-08 -
「四季陰涼」招租客!台中「鬼樓」千越大樓曾有台灣首座旋轉飛碟屋
2023-03-07 -
全區73個景點!雲林必訪秘境 鎮安宮五年千歲公園
2023-03-06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