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代最強英文天才 「英文小魔女」鮑佳欣嫁給上海創業家後淡出螢光幕
「英文小魔女」鮑佳欣,1995年參加GMAT考試,滿分800分拿到780分,當時是全球最高分;TOEFL考試滿分677分拿到660分,則是全台灣最高分。她開始受到外界矚目,1990年代後期在台灣活躍於英語教學工作,2001年於上海創業家邵亦波結婚,之後淡出台灣的螢光幕。
由於鮑佳欣的父母皆留學美國,從小重視她的英語學習,希望她能講出流利的道地英語。她在美國讀小學低年級,後來回台灣受中文教育,寒暑假都送到美國上英文課,國中開始參加英語演講比賽。1992年英國「鐵娘子」柴契爾夫人來台,主辦單位甄選大專生與她座談,鮑佳欣以高中生的年齡入選。
鮑佳欣的英語成績絕佳,台大藥學系畢業後,申請到五間美國長春藤名校,最後拿獎學金前往哈佛大學攻讀公共行政碩士。因為她參加GMAT考試與TOEFL考試都取得頂尖高分,後來因此出了多本英語學習書,銷售成績不錯,也讓她的曝光率大增,有「英語小魔女」的稱號。
1998年取得哈佛碩士後,鮑佳欣返台任職於麥肯錫顧問公司,同時在台北之音主持節目「台北ET」。「ET」就是指「英文老師」(English Teacher),這個英語教學節目透過分享旅遊、電影、音樂、吃喝玩樂等流行資訊,培養聽眾對於英語的興趣。1999年,她在年代生活產經台主持兒童英語節目「魔法ABC」。
2001年與當初在哈佛認識的同學邵亦波結婚,夫婿是來自上海的數學神童,日後創辦「易趣網」,成為中國大陸知名的科技新貴。
樂在ABC姊妹花K成英文小魔女
1997-01-05/聯合報/41版/家庭生活周報
【記者沈怡/專題報導】來自嚴母慈父一對台灣土生土長的姊妹花,英文頂瓜瓜;姊姊鮑佳慧高中就擔任校長的外賓接待、即席翻譯,妹妹鮑佳欣的托福考試成績六百六十分,台灣地區第一,GMAT更得到世界之最,滿分八百分,考了七百八十分。
姊妹倆英文締造佳績的起因,其實很小、很小--媽媽希望她們長大講英文,沒有中文腔。
佳慧、佳欣的父母都曾留學美國,母親朱崇鶼在學校時,英文講得不錯,但是到了美國,一講長句子就連不起來。有時聽中國同學在房裡說話;講的是英文,可是一牆之隔,語調聽來卻以為在說中文。
朱崇鶴認為台灣環境學不到道地的英文,趁女兒學業還不太重,小學二、三年級,讓她們到美國學第一手英文,但又怕和台灣教育脫節,所以寒暑假回來,把一學期的課補上。兩整年後,她又發現孩子和小留學生一樣,「能說標準英文,但為了語言工具,丟了中國文化,實在太可惜。」朱崇鶼下決心:還是回台灣受教育,但把美國課本買回來,寒暑假到美國度假,或上英文課。
現在回想,佳欣感謝媽媽老早威逼她把英文學好,因為心理上認為:英文好,別門功課也不能念得差太多;而花在英文的時間少,多出的時間可以多學習其他科目。佳慧認為,念好英文,也不只是多學一種語言,「機會、榮譽,緊跟著來;有時舉手之勞幫別人解決語文上的難題,也潤滑了自己的人際。」
從初中開始,她們就參加各種英文演講比賽,後來史瓦濟蘭總統來台訪問,佳慧被北一女選為接待翻譯員,以及歡迎晚會的節目主持人。一九九二年,英國柴契爾夫人訪台,甄選大專學生專訪座談,佳欣以高中生之齡入選。考得留考英文高分,佳欣申請美國長春藤系統的五所學校,每所學校都接受她。今年秋天,她選擇哈佛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深造,班上應屆畢業生只有她一位。第一周上課,心驚膽戰,因為美國學生不論肚子裡有料沒料,都搶著發言;佳欣適應學生發問多於老師授課的上課方式後,因為她的準備和觀點結實,又沒有東方留學生對語言缺乏自信、不敢開口的障礙,很快就被同組選為代表報告。
鮑家是典型的嚴母慈父,朱崇鶼的觀念是「年輕不念書,將來會後悔」,老爸鮑敏章卻從不「非要孩子讀書不可」,所以常自動放她們颱風假。「她們很早就知道,權力中心在媽咪。」他幽默道。
從小姊妹倆念書的畫面常是:媽媽排尺拿在手上;但念完書後,會有甜頭。佳慧聰穎,幾乎過目不忘,佳欣卻會才默寫過的生字,轉眼就不記得。媽媽每晚飯後陪兩個女兒做功課,生字一日一日累積,而且每天都從第一課複習。
朱崇鶼的嚴管勤教,不只用在功課,也針對她們的生活教育。娘家兄弟姊妹多,又疼愛這兩個遲來的寶貝,媽媽怕她們耍賴,小時候常誇讚:「她們最乖了,從不敲竹槓。」害得佳慧、佳欣和阿姨上街,只得看著玩具流口水,幾乎過了一個沒有玩具的童年。
儘管兩人都台大畢業,成績好,媽媽比喻「不是子彈滿了就會贏」,更重要是隨遇而安,不管六十分、九十分,都用一百分的心情去面對。正因為姊妹倆念書一帆風順,朱崇鶼早早預防「好學生心理」--成績愈好,愈不能接受失敗。她不希望把兩個女兒養得太嬌,「社會上的委屈更多,可早點嘗到人生不同的味道。」
孩提時候,曾經無心埋怨媽媽「像巫婆」的佳欣,現在卻說,早點學好英文,其實是一種鼓勵:「我知道以後要怎麼帶自己的小孩;希望我媽媽的遠見,也能給我的孩子這麼多愛。」成長路上我和你佳慧、佳欣從小就感情很好,有些他們一起分享的祕密,媽媽都不知道。
姊妹倆差一歲,佳欣只能撿姊姊衣服來穿,她心裡一直好想穿新衣,可是姊姊永遠把衣服保持得乾乾淨淨,使她沒有藉口不穿舊衣。想穿自己的新衣,變成比玩具還強烈的願望,但樂觀的佳欣從來不說。
佳慧並不完全清楚妹妹的渴望,但許多機會,她自動與佳欣分享。譬如柴契爾夫人來台,佳慧已經錄取大專生座談,但她推荐佳欣參加測試,通過後就把機會讓給妹妹,後來佳慧被派擔任比專訪更重要的企書工作。
佳慧觀察到,大多數同學準備問題,比較沒有自主思考,但佳欣的問題很活,她問柴契爾夫人:「如果我是您的孫女兒,您會給我什麼樣的生活意見?」
媽媽督導功課,佳欣覺得太緊,但佳慧卻說:「媽媽應該再嚴一點,我就會多學一樣樂器。」佳欣卻忙搖手:「十五歲時沒學彈鋼琴,現在廿二歲,一點兒不後悔,這樣夠了」。
朱崇鶼說,「我送佳欣最好的禮物,是生給她快樂的性情。有時她挨了罵,眼角還含著淚,再講個笑話給她聽,她就立刻笑彎了腰。」
她們最愛的外婆,形容佳欣是「看到電視或書本上有好笑的地方,就笑個不停的傻丫頭」,這個傻丫頭把她學英文的經驗寫下來,因為「很好玩」,所以下筆飛快,每天四五千字,書名叫作「英文小魔女」。《經驗分享》學好英文 她們有方法佳慧、佳欣小時候飛越東西半球學英文,「但現在台灣的英文環境,就可以學得很好了!」她們異口同聲。
常聽英語電台,看英語電視節目,根本不必到美國。「但是看電視,要把字幕貼掉。」佳欣提醒。「喜歡的電影錄影帶,看個五六遍,直到把每一句背起來。」這也是佳慧曾用的辦法。
「學唱一首歌,記住歌詞,同時也學會了單字、句型。」她們大學時曾分別學習法語、德語,就是這樣運用。托福考試前,家裡雖然訂了數本美國雜誌,平時就在閱讀,但準備托福、GMAT考試,還是得進修。媽媽分析給佳欣聽:生字一共兩千個,長痛不如短痛,與其熬一兩年,不如每天背五十個單字,一兩個月可以完成。
她陪女兒一同背生字,第一天,佳欣背了四十個生字,朱崇鶼背了十個。「第二天,她記得卅九個生字,我忘了九個」--朱崇鶼用活例子「教訓」兩個女兒:「年輕時不努力,年紀大了就是這樣。」很收實效。
最新文章
-
九○年代最強英文天才 「英文小魔女」鮑佳欣嫁給上海創業家後淡出螢光幕
2025-10-15 -
別只記得奧斯卡!這年美國MTV電影獎票選「台灣年度最佳影片」
2025-10-15 -
八〇年代的舞台之神「羅文」 一首《塵緣》唱進千萬人心
2025-10-13 -
好萊塢3大天后為女性出口氣,川普前妻都來客串!「大老婆俱樂部」改編暢銷書冠軍掀起賣座熱潮
2025-10-11 -
台版亞蘭德倫「葉明德」 聲線特殊能唱又能演風靡一時
2025-10-10 -
因為剪輯被批「看不懂」 胡金銓執導《山中傳奇》1979年上映摘下六座金馬打破紀錄
2025-10-09 -
被譽為「滅絕師太」 PUB女王黃小琥縱橫歌壇三十餘載
2025-10-08 -
中影邵氏攜手重現辛亥革命 《辛亥雙十》1981年上映再現武昌起義
2025-10-07 -
當舖老闆秦嗣林 寶物鑑定節目寵兒 看盡世間百態
2025-10-06 -
日本偶像酒井法子1993年首度跨海拍劇 《我愛美人魚》掀台日合作熱潮
2025-10-03 -
「小崔苔菁」歷經破產自殺 石中玉舞台再重生
2025-10-02 -
茱莉亞羅勃茲在台灣最慘的一次票房鐵板!卡司陣容堅強「鋼木蘭」首輪龍頭戲院3天就想下片
2025-10-02 -
瓊瑤電影打動七〇年代觀眾 《在水一方》搬上大銀幕 同名主題曲也走紅
2025-10-01 -
還記得永邦嗎?青春KTV必點《你是我最深愛的人》
2025-09-27 -
林青霞、鍾楚紅、葉蒨文3后共演「刀馬旦」叫好叫座!徐克為免爭端主動不參加金馬獎
2025-09-26 -
當年警廣主持紅人「塞車公主」秦晴 後來竟轉戰台北市議員
2025-09-25 -
外貌與演技並重的「太后專業戶」 陳莎莉 一生戲路傳奇
2025-09-23 -
921地震倖存女孩愛上俄國救難隊員 真人真事改編為影集《20年的約定》
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