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逝世30年! 當時20萬人送別 至今難見的浩大場面
三十年過去了,華語樂壇的月亮依然高掛,照亮無數人心中的夜晚。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在泰國清邁猝逝,享年42歲。這位溫柔婉約的「軍中情人」,就此與世長辭,留下無數未竟的歌聲與思念。而那場史無前例的告別式, 超過20萬人湧入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最終她長眠於金寶山的筠園。
鄧麗君9歲開始演出,11歲參加電台歌唱比賽,以一曲〈訪英台〉奪冠,14歲錄製唱片。1969年,她為中視連續劇《晶晶》主唱主題曲,迅速風靡全台。1974年前往日本發展,憑藉〈空港〉獲得新人獎,並於香港舉行多場演唱會。後期她長住泰國。
1981年,她曾在台灣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勞軍活動,為軍中將士演唱,受到國防部表彰。當時的台灣社會民間普遍稱她為「愛國歌手」、「軍中情人」。
鄧麗君雖有「永遠的情人」之稱,但感情生活始終未有結果。1979年,在美國留學時,曾與成龍交往,兩人後來和平分手並保持友好關係。1982年,她與一位馬來西亞富商論及婚嫁,最後因故取消。1991年,公開法國男友保羅,並宣布半退休,隔年底推出最後一張專輯。1994年,參加華視慶祝黃埔軍校建校70週年所舉辦的「永遠的黃埔」晚會,為最後一次在台灣之公開演出,隔年便傳出她於泰國因氣喘病發過世的消息。
1995年5月11日,鄧麗君的遺體由泰國運返台灣,當時的新聞局長胡志強與演藝圈親友前往接機。5月28日舉行公祭告別式,當日清晨便有大批民眾湧入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有人手持鮮花、相片、磁帶,有人身穿黑衣,更有歌迷從外縣市搭乘夜車北上,只為「親自送她最後一程」。
這場自發性的群眾弔唁活動,至今在華語演藝圈仍是罕見的現象。即便後來有不少藝人逝世,從規模與社會反應來看,仍無人能與之相比。在中國大陸,她的錄音帶曾一度被禁,但也因此引發地下傳播潮,成為許多人私下珍藏的聲音。鄧麗君成為少數能在兩岸三地同時引發共鳴的文化符號。當她猝逝的消息傳來,不同地域的人都覺得失去了某種連結。
上萬歌迷含淚送行 ‘星願’已了長眠海濱鄧麗君永別了留典型
1995-05-29/民生報/01版/焦點新聞
【記者 王祖壽/報導】一抔黃土,無數清淚,縱橫七○年代到九○年代,穿越全球華人世界的我國歌唱巨星鄧麗君,昨天下午兩點鐘,遺體安厝在台北縣金山鄉金寶山墓園,從此與天地長眠。
數百各國媒體蜂擁採訪記實,成千幽蘭靈堂吐香,上萬民眾分別在殯儀館與墓園兩地送行,鄧麗君昨天的告別式,備極哀榮。鄧麗君生前受歌迷們的厚愛,身後黨政軍人士、藝人歌手紛往悼念,國旗、黨旗覆棺,中國歌壇前無古人。
為了再見心目中的偶像最後一面,昨天凌晨三點起,台北市民權東路第一殯儀館景行廳外,已有民眾陸續開始排隊。喪禮在清晨七點四十五分首先進行家祭,由鄧麗君的大哥鄧長安主祭,宣讀一篇「祭妹文」,家祭簡單隆重。
隨後舉行追悼會,李登輝總統特頒「藝苑揚芬」輓額,總統府資政郝柏村第一位上香致祭,其後是國防部長蔣仲苓、台灣省長宋楚瑜。行政院長連戰八點五十五分抵達,他神情肅穆地手持花圈向鄧麗君靈前致哀後離去。
公祭儀式於九點開始,由治喪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宋楚瑜擔任主祭,宋楚瑜以鮮花、素果,與包括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等治喪委員共同祭拜。司儀何日昇在靜肅的氣氛中恭讀祭文,巨星殞落,同感驚悼。
治喪委員公祭後,在鄧麗君最後歌詞遺作「星願」歌聲中,靈堂開放給各界團體與民眾瞻仰鄧麗君遺容,等候多時的民眾魚貫入內,但由於人數眾多,門外長龍一路蜿蜒到民權東路上,一度引起小騷動。印製的三千本鄧麗君懷念畫冊,一索而空,甚至動粗。
台北市長陳水扁昨天參加了大殮儀式。大殮的覆旗儀式,先覆蓋黨旗,再覆蓋國旗。昨天包括陸海空三軍,及聯勤總部,均派代表謁靈,由三軍挑選的官兵抬棺,進入靈車,結束鄧麗君告別式。
昨天不少演藝界人士到場送鄧麗君走完最後一程,包括不少鄧麗君早年同期歌手青山、孔蘭薰、金燕、于璇、王彩麗等人,也有後輩歌手王靖雯、周子寒、王中平,也有來自香港的老友何莉莉、黃霑、岑建勳、鍾鎮濤,還有影壇人士陸小芬,廣播人陳凱倫等。
但是,鄧麗君的「親密愛人」保羅.史蒂芬,昨天一天均未露面,於昨晚六點五十五分搭機離台赴港。鄧麗君是在本月八日因氣喘病猝逝於泰國清邁,對萬千歌迷來說,就像鄧麗君生前所唱:「Goodbye my love我的愛人再見」,別了,小鄧!(相關報導見影視9、10、11版)
最新文章
-
那年代只記得「二秦二林」? 別忘了那個「永遠的小生」秦風也是票房保證
2025-06-12 -
《斷背山》20年了!當年在台上映掀旋風 李安成亞洲首位奧斯卡最佳導演
2025-06-12 -
「肥貓」的人生不肥 影帝鄭則仕曾紅遍亞洲卻也曾負債7千萬
2025-06-11 -
橫跨電視與網路世代!邰智源從《連環泡》紅到《木曜》闖蕩演藝圈近40年
2025-06-11 -
李行拍出吳沙開墾傳奇1986年電影《唐山過台灣》
2025-06-10 -
爾冬陞執導處女作直面精神病議題 觸碰敏感題材差點上不了映|天天星期七
2025-06-08 -
曾為華視一姐!主持《綜藝總動員》、《頑皮家族》 曹蘭如今隱居台東成為小農
2025-06-08 -
「好交情」不藏了!林俊傑演唱會上曾與阿杜上演「男男激吻」
2025-06-06 -
呼風喚雨的第一製作人禚宏順 優雅轉身現成收藏家
2025-06-06 -
2009年話題電影《十月圍城》 4300萬港幣造景、A咖演員排排站
2025-06-05 -
陳小春伴舞出身!演「韋小寶」「山雞」大紅 演藝路全靠一步步拼出來
2025-06-05 -
比老三台還早! 天主教神父創立「光啟社」成台灣電視的開路先鋒
2025-06-05 -
當年上班斜槓玩搖滾!四分衛樂團如今剩三名元老
2025-06-04 -
邵逸夫打造邵氏電影、無綫電視 提攜眾星爭霸兩岸三地數十年
2025-06-03 -
丁小芹昔日獲小室哲哉青睞 風光一時卻因賣假包身陷囹圄
2025-06-02 -
台灣首部彩色播出的電視劇 《清宮殘夢》打開電視史黃金新頁
2025-06-01 -
週六下課回家看的電視劇!90年代長壽劇「中國民間故事」灑狗血劇情曾被開罰
2025-05-31 -
陳小雲唱禁歌〈舞女〉紅遍全台 淡出演藝圈26年傳已皈依佛門
202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