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痕文學」搬上銀幕叫好不叫座 《假如我是真的》當年在港禁映、台灣票房冷淡匆匆下片
《假如我是真的》是一部1981年上映的台灣電影,由王童執導,譚詠麟、胡冠珍主演。本片榮獲第1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及最佳改編劇本獎,譚詠麟更憑藉此片奪得最佳男主角獎。
《假如我是真的》劇本改編自上海發生的「騙子事件」,由沙葉新、李守成、姚明德三位中國作家創作改編而成。該舞台劇曾在中國各地巡演,場場爆滿,轟動一時。然而,由於內容諷刺特權階級,引起官僚高層不滿,最終遭到禁演。後來,永昇電影公司負責人江日升在香港偶然接觸到劇本,深受感動,遂決定將其改編為電影。
故事背景設定在文革後,主角李小璋為了能夠「上調」,與懷孕的女友結婚,謊稱自己是中共「副總參謀長」李達的兒子。上海市內的高級幹部紛紛爭相迎奉,滿足他的各種要求。然而,謊言最終被揭穿,李小璋從備受禮遇的「首長兒子」瞬間變為階下囚。臨死前,他在牆上留下「假如我是真的」六個血字,影片至此戛然而止,令觀眾不禁對中共特權階級產生深刻反思。
雖然本片深深感動了所有參與演出的演職人員,但票房成績卻不如預期。在台灣上映僅八天便匆匆下檔,僅賺得新台幣四百萬元,總收入未能回收宣傳成本。在香港起初也因英屬香港政府以「影響與鄰近地區關係」為由禁止上映。
兩部大陸「傷痕文學」搬上銀幕 「假如我是真的」即將上映
1981-08-10/民生報/07版/醫藥新聞
【本報記者 汪子錫】永昇電影公司負責人江日昇,去年四月由香港帶回了兩部大陸禁演的「傷痕文學」劇本,動人的故事、情節,使他打定主意,「賣地賣房子」也要拍出來。現在這兩部片子已全部殺青。
在今年多部製片計畫中,江日昇大膽的選擇了兩部大陸青年的舞台原著,沙葉新、李守成、姚明德合寫的「假如我是真的」(又名「騙子」)和王靖的「在社會檔案裡」,拍成了兩部「傷痕電影」-「假如我是真的」和「上海社會檔案」。將分別在八、十月先後上映。
投資電影事業,觀眾口味是考慮的第一要素,票房就是影片的營養。獨立製片選取這樣的素材,可稱勇氣十足。
江日昇表示:『投資拍片,當然希望能收回成本,最起碼也不要賠錢。但是,為了這樣一個好本子,冒險一次也是值得的。』
他說:『我自己是台灣人,也不是國民黨,我沒有任何公家津貼拍這兩部片子,我只希望,能確實為中國電影做些貢獻。』
兩部片子,江日昇分別請了王童、王菊金「兩張王牌」分執導筒。
王童,負責「假如我是真的」,曾任「源」、「皇天后土」兩片美術指導,初執導筒,就接到如此特殊的題材。
他說:『因為拍攝「皇天后土」,使我熟悉了許多大陸上的資料,對我在設計籌劃「假」片時,有相當助益。』
這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我認為這是一部沒有教條,沒有刻意誇張的諷刺匪區電影。我花費了相當的精神來設計場景及運鏡。』
他表示:『觀眾看了這部片子,覺得可以接受的話,那麼,對片中介紹的那套不適人類的共產制度,產生了厭煩,而可以說,我只是忠實的表現了一個好劇本。』
做了多年「美術指導」的王童說:『我採用一種隱喻的手法,寫實的表現出共產主義下的官僚制度,它廣大的受害者,終將會對「真的」、「假的」的希望,一概粉碎。』
王童衷心的表示:『這部片子,盼望能為中國電影,打開一條新路。』
他的另一個構想,「魏京生事件」,已蒐集好了資料。他說:『只要有足夠經費,跑一趟韓國外景,我隨時可以開拍。』
王菊金呢?這位由實驗電影轉入商業電影的導演,對他的第三部作品「上海社會檔案」,又抱如何的看法?
『我的三部片子,從「六朝怪談」,「地獄天堂」開始,就一直保持我個人的風格。』他羨慕外國人能培育出類似「英格瑪柏格曼」、「楚浮」等的個人風貌電影,和所顯露出的電影文化。
「上海社會檔案」,表現出王菊金怎樣的個人風貌呢?
票房是否也要考慮王菊金說:『我從來不太相信輿論,我覺得,我拍出來的電影,不需要拿出來和人家比較。』
他又說:『我只把這部片子的希望,放在今年公平的金馬獎上面。』
王菊金仍執著他實驗電影的理想,他說:『藉著電影特有的世界性,我試圖把中國文化包裝起來,向外輸出。』
江日昇的大膽,王童的精細,以及王菊金的信念,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觀眾將能回答這些問題!
抗議文學的震撼不屈服的劇作家沙葉新
-----------上海的「小果戈里」與「假如我是真的」--------------
1981-07-05/聯合報/08版/聯合副刊
【鄭義】中共繼續清算抗議文學及其代表作家,繼中共「解放軍報」之後,在北平出版的「紅旗」雜誌和「時代的報告」季刊,發表文章猛烈抨擊白樺;王若望和沙葉新也受到了圍攻。
在這些被暗示為「叛逆者」的作家中,沙葉新以編寫諷刺劇聞名,年齡最輕,且以「不屈服」轟動大陸文藝界。沙葉新今年只有四十三歲,是大陸作家中新起的一代,也是「醒悟一代」中有思想和膽識的代表人物;他勇於揭露中共官僚特權階級的醜惡,關懷民間疾苦,話劇「假如我是真的」,就是諷刺官僚特權階級而又受老百姓歡迎的作品。上海的騙子事件沙葉新創作「假如我是真的」(又名「騙子」),是根據上海發生的騙子事件。在一九七九年初,上海崇明島一個農場工人,冒充中共「中央委員」、「副總參謀長」李達的兒子,在上海市騙財騙色;上海市的中共某「部長」、某劇團的「副團長」,某大學「黨委書記」、某文藝單位的「辦公室主任」,都向他迎逢獻媚,小心翼翼侍候這個「有來頭的首長兒子」,他們給他介紹女演員給他做「朋友」,一位過去的資本家也把女兒送上門,希望結交「豪門」作靠山,也有人想透過「副總參謀長」的關係,調動工作或「走後門」解決一些要緊的事。這個騙子的一個「女友」,因為有了「副總長兒子」作靠山,他的哥哥在工廠裡也佔了便宜:「廠裡對這位老兄另眼相看,優禮有加,還準備將他調去當總工程師的秘書」,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騙子的事很快拆穿了,上海市民嘩然,很多人反倒同情騙子,對官僚特權制度非常不滿。胡耀邦施加壓力沙葉新根據真人真事,與李守成、姚明德合編了話劇「假如我是真的」。這齣戲於一九七九年在各地演出後,轟動觀眾,但也引起官僚特權階級的仇視,他們利用職權施加壓力,禁止各地再上演。
一九八○年初,中共召開「劇本創作座談會」,鼓吹「社會效果論」,即文藝創作要注意社會效果。中共官方的「批評家」,在會上清算了「假如我是真的」、「在社會的檔案裡」、「女賊」,指責這些諷刺官僚特權的作品,會造成「不良的社會效果」,使老百姓對中共高級幹部不滿,並因此而懷疑中共的社會制度。
中共前「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在「座談會」上發表長篇演說,要沙葉新修改劇本,在修改之前不得上演。但是,沙葉新並不向權勢屈服,拒絕修改和「檢討」。從此之後直到今年上半年,上海、北平等地報刊猛烈圍攻沙葉新;上海「文匯報」的一篇文章說,「假如我是真的」,與果戈里的「欽差大臣」相似,作者「展現的整個生活畫面,是那麼陰暗,共產黨的幹部上上下下都在為私利、為特權而奔忙,他們是如此醜惡、如此可憎,和果戈里時代簡直沒有什麼兩樣。」受果戈里的影響果戈里(一八○九至一八五二),是十九世紀俄國的著名諷剌作家,他的長篇小說「死魂靈」、喜劇「欽差大臣」,在俄國古典文學中具有相當地位,「欽差大臣」描寫了騙子赫列斯達夫被當成「大人物」的喜劇,嘲諷了「有身份的市長、法官、督學、郵政局長、警察局長的貪慾和獻媚;作者透過這些可笑的人物形象,揚露了沙皇時代貴族官僚階層的醜陋一面。」
沙葉新受了果戈里的影響,創作「假如我是真的」,尤其受「欽差大臣」的影響,因此劇中的那些中共幹部,就像沙皇時代那些「權力」,沙葉新是近七十年代末期傑出的諷刺劇作家。在一九七九年,他除了與人合寫「假如我是真的」之外,還創作了「論煙草之有用」、「風波亭的風波」,這些作品全是諷刺官僚特權制度。這三個劇本,使沙葉新贏得了「小果戈里」之稱。醒悟一代的代表這位不屈服的作家,比白樺和王若望還要堅持自己信念的天才諷刺喜劇家,是南京市人,生於一九三九年。一九五六年,他在南京市一間中學唸書時,在「江蘇文藝」月刊發表第一篇習作--短篇小說「妙計」,但這篇小作品並未顯出他的創作才能。
一九五七年,他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求學,一九六一年畢業後轉入「上海戲劇學院」,在戲劇創作研究班唸書,兩年後在「上海藝術劇院」當編劇。
沙葉新是好學深思的青年,對中共文藝棍子的教條很看不慣,他曾寫評論「審委的鼻子如何伸向德彪西」,諷刺姚文元對西洋古典作曲家德彪西的誤解;後來,姚文元成為中共大官,沙葉新便受到清算迫害,直到一九七八才恢復創作,但一九八○年又停止了創作。
沙葉新生長於乎劇票友之家,從小受傳統戲劇藝術薰陶。他在一九七九年的劃作,表現了他的諷刺喜劇的天才。台灣的片商正把他的「假如我是真的」拍成電影,但願能把他的才華再現給觀眾。
最新文章
-
與江美琪、周杰倫同期出道 吳克群走過音樂巔峰 後迎轉型挑戰
2025-02-05 -
特效場面超驚人!「新蜀山劍俠」被譽為華人版「星際大戰」
2025-02-05 -
葉青反串「嘉慶君」大獲好評 當年這部戲太紅竟成聯考魔王陷阱題!
2025-02-05 -
「傷痕文學」搬上銀幕叫好不叫座 《假如我是真的》當年在港禁映、台灣票房冷淡匆匆下片
2025-02-04 -
90年代哈日族青春回憶 「帕妃二人組」因廣告歌意外走紅多次來台宣傳
2025-02-04 -
酷帥外表還原漫畫造型 中島美嘉憑《NANA》影、歌雙棲
2025-02-03 -
大S病逝日本 享年48歲!千禧年偶像劇女王《流星花園》《戰神》《泡沫之夏》部部都是回憶
2025-02-03 -
到哪裡都是話題! 少女蛻變人妻同樣搞怪的ASOS
2025-02-03 -
鄭多燕塑身操曾掀熱潮!「健身女皇」3個月甩肉19公斤
2025-02-03 -
「撕衣劃胸」挑戰社會尺度 讓陸小芬一砲而紅的成名作《上海社會檔案》
2025-01-30 -
李登輝生平拍成戲劇 1996年超視「總統的故事」
2025-01-29 -
「李心潔」18歲被張艾嘉簽下 歌壇美少女出道演電影竟成影壇「鬼后」
2025-01-27 -
破兩千集最強長壽劇 實力派演員鬥嘴鼓 越鬥越有戲|親戚不計較
2025-01-26 -
成龍親導最強賀歲片「A計劃」破3紀錄 超越梁祝台成為歷來最賣座國片
2025-01-26 -
台視砸重金製作!「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Wonder Girls、防彈少年團都曾登台演出
2025-01-25 -
宮鬥劇《後宮甄嬛傳》歷久不衰 「馬拉松直播」成近年來最潮春節活動
2025-01-24 -
《讓子彈飛》被譽為一代神作! 姜文自導自演劇情毫無冷場
2025-01-24 -
年輕人難以想像!老一輩為搶春節車票睡車站 無網路年代全靠耐心與毅力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