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之子揚名華語文壇! 白先勇用筆為父平反
白先勇是二十世紀揚名華語文壇的文學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臺北人》、《紐約客》,長篇小說《孽子》等,散文《樹猶如此》等,獲得不少知名作家、評論家的一致推崇。
作家白先勇另一個引人注目的身分,那就是他的父親是前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民初桂系軍閥二號人物白崇禧。他為了替父親平反,曾經發表「關鍵十六天: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紀錄片,內容紀錄白崇禧將軍二二八來台的關鍵十六天,追尋白崇禧將軍來台始末,還原白崇禧將軍對於禁止濫殺政策的堅定與堅持。而在發表新書「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228」時,他有感而發說,這件事情事發至今已經67年,不該讓歷史悲劇繼續造成猜疑與仇恨,「只有真正了解歷史真相,才有可能諒解!」。
2015年,公視年度旗艦大戲「一把青」,原著作者白先勇到試映會觀看部分精采片段,他表示戰後他曾在南京住過一段時間,當時民眾對於空軍保家衛國的壯烈犧牲精神感到相當感佩,他寫「一把青」就是希望向空軍健兒致敬。後來該劇獲得臺灣2016年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吳慷仁)、戲劇節目新進演員獎(連俞涵)、戲劇節目導演獎(曹瑞原)、燈光、美術設計等獎。
白先勇最為人稱道的代表作《台北人》,榮獲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中名列第七,是在世作家中最高排名。同時,他也致力於對崑曲文化的喜愛,如《牡丹亭》,對崑曲保存及傳承亦不遺餘力。2016年,白先勇歡慶八十大壽,啟動「紅樓夢」復興計畫,一生不忘中國文學的傳承使命。
青春哈崑劇 迷戀牡丹亭蘇州大學演出擠爆了 ‘唱一段,拍一段’ 上海、北京秋季登場 2006日本行也敲定
2004-07-05/民生報/A6版/文化新聞
【記者紀慧玲╱報導】白先勇青春版崑劇《牡丹亭》,愈遠愈開花,繼台北、香港、蘇州三地首演後,北京、上海盛開消息也已確定,10月下旬北京世紀劇院、11月下旬上海大劇院,分別搭上國際藝術節列車。白先勇更透露,2006年日本行是確定的,但赴東瀛之前,歐洲與美國卻可能捷足先登,「東」「西」出擊,《牡丹亭》魅力無窮。
《牡丹亭》上月中於蘇州大學登台,是這部台灣、大陸合製崑劇大戲於中國大陸「首演」。白先勇看重這場首演,即使是不售票的校內禮堂場地,仍在上海文匯報、新民晚報「文新集團」協助下,提前於上海舉行盛大新聞發布會,果然也吸引四十多家媒體大幅報導。結果,演出三天,上海、南京、浙江大學生聞風而至,甚至遠從四川成都、北京、山東濟南的學生,也紛紛露臉。三天上、中、下集連演,首晚二千座位就爆滿,更多出了五、六百人擠在走道上,蘇州大學學生只好「禮讓」來客,屈身自己坐在走道上,大家歡歡喜喜看了這場六百年前老本子翻做當代新時尚的文化風潮產品,反應非常熱烈。
白先勇說,大陸大學生反應比台灣還熱,「唱一段,拍一段」,掌聲不絕,最妙的是,只要看到男女主角纏綿畫面,比如男女主角水袖「黏」到一起了,驚嘆、掌聲一定轟堂而出,全場「興奮」到不行。男主角俞玖林、女主角沈豐英成了新偶像,一謝幕,幾百人衝到舞台前沿,希望與他們拍照,兩人在後台化妝,門口被幾十人團團圍住。白先勇對《牡丹亭》在大陸大學生中間造成此「崑劇熱」現象甚為欣慰,他認為,崑劇要復興,從大學扎根、校園起步最為重要,這是大陸當局高層意識到崑劇獲聯合國指定為人類文化遺產,開始真正重視,引發一波「政治正確」動作以外,真正更根本的奠基工作。
白先勇一再強調,「校園最重要」,台灣的崑劇人口就是十多年前從大學、高中校園裡開始培養,才有今天歡喜豐收成果,因此,《牡丹亭》赴北京公演同時,他希望同時安排北京大學校內公演,讓學生近距離接近、認識崑劇。白先勇認為,崑劇可以讓年輕人接受,「不僅是《牡丹亭》裡的愛情感動他們,應該是『美』,中國文化的美感動了年輕人」,當然,六百年的老東西如何經過現代審美,重新賦與活力,是藝術家責任與工作,青春版《牡丹亭》匯聚了一群台灣藝術家,眾人審美眼光與才華才保證了《牡丹亭》品質。
《牡丹亭》已定10月下旬於北京世紀劇院公演,是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節目之一。11月17~21日轉赴上海大劇院,與台北檔期一樣,五天兩輪;雖然今年「上海國際藝術節」節目已確定,《牡丹亭》檔期仍安排在藝術節期間,上海大劇院也表示將全力協助宣傳。《牡丹亭》近日仍馬不停蹄,這幾天,聯合國世界遺產大會於蘇州召開,大陸六大崑團將分別演出,青春版《牡丹亭》是壓軸節目,2~4日於蘇州開明戲院再演一輪,還是受到好評。
最新文章
-
「苦情歌后」 張秀卿8歲開始護嗓、12歲奪冠!艱辛奮鬥終贏得金曲獎
2025-04-02 -
30多年前公視紅牌節目「愛的進行式」 陪伴一代人青春
2025-04-01 -
1975年小說「拒絕聯考的小子」大賣 同名電影也叫座!
2025-04-01 -
張國榮結束46歲人生 當年斗大新聞標題震撼兩岸三地
2025-04-01 -
「李國祥」曾擊敗郭富城奪新人金獎 《餘情未了》登事業巔峰後轉戰台灣
2025-03-31 -
2007年國片「練習曲」引爆單車環島風潮!73歲企業家也拼了
2025-03-31 -
紀寶如5歲半出道大紅大紫!為當童星竟被逼打「抑制生長針」
2025-03-29 -
2025大港開唱迎來「20世紀末最後美少女」 廣末涼子歌影兩棲 歌手身分出道第一年就參加NHK紅白歌合戰
2025-03-28 -
出道就與張學友合唱走紅!高慧君轉行當演員奪金鐘
2025-03-28 -
偶像劇童星誤入歧途 加入幫派淪為殺人通緝犯
2025-03-27 -
「台灣水電工」轟動全台!謎片始祖女星宣宣華麗轉身成醫生娘
2025-03-26 -
90年代四大天后之首!歌壇東方不敗張清芳
2025-03-26 -
奧斯卡得獎片「違反固有道德」?瑪姬史密斯、伊莉莎白泰勒封后作都被禁演!
2025-03-25 -
「港台首席女吉他手」盧凱彤32歲驟逝 曾在金曲獎勇敢出櫃、力挺平權!
2025-03-24 -
播出只有一年多! 楊烈、百合二重唱等實力派唱將皆出自《全國歌唱名人排行榜》
2025-03-22 -
Linda廖語晴能演又能唱 真實身分竟是影城千金
2025-03-21 -
入選金馬影史百大華語片 吳念真執導處女作《多桑》
2025-03-20 -
1.5億港幣製作《創世紀》 集結一線港星被評為商戰劇的巔峰之作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