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天才醫學生「王尚義」寫下《野鴿子的黃昏》 著作成為時代傳奇也曾是禁書

2025-07-01 16:31 報時光

來源:聯合報- 1967/11/12-06 綜合
來源:聯合報- 1967/11/12-06 綜合

在1960年代的臺灣,一本書曾引發世代共鳴,那就是《野鴿子的黃昏》。其作者王尚義,是當年以第一名考入台大醫學系的高材生,卻在青春年華正盛時,因肝癌病逝,年僅26歲。這位才子以其遺作驚豔文壇,短短一年多間,《野鴿子的黃昏》狂銷十五版,成為校園裡人手一冊的傳奇。

王尚義在校期間熱愛中外文學名著,經常投稿校刊,筆觸細膩、情感深沉。他不是只談浪漫的詩人,而是勇於揭露社會虛偽與壓迫的寫作者。身處貧窮與威權交織的臺灣社會,他被視為「苦悶青年」的象徵。也因直言不諱,王尚義在白色恐怖時期遭情治單位盤查與監控,精神壓力讓本就患病的身體更加不堪負荷。

在50與60年代的「失落的一代」中,王尚義的身影格外鮮明。他的作品書寫對社會的控訴,也傾訴對愛情的孤獨與渴望。那是一種未竟的才情與博愛,一種被壓抑時代裡渴望自我實現的青春痛楚。

出版《野鴿子的黃昏》這本書的水牛出版社,原本在創業初期幾近倒閉,但因這本書而起死回生。發行人彭誠晃曾回憶,書籍問世後旋即引起學生界熱潮,成為時代的文化現象。也因此,它曾遭學校與保守人士批判為「過於灰暗」,甚至被列為禁書。1966年書籍出版,1976年更改編為同名電影,由秦漢與張艾嘉主演。

然而,這本書也曾與幾起青少年自殺事件扯上關聯。1968年首仙仙自殺時就在身邊放此書,1994年兩位北一女學生輕生,也被指與此書有關,引發社會輿論廣泛討論。有人說,當時的臺灣社會,尚未準備好去面對這樣赤裸的真實與痛苦。

王尚義的一生,如同他筆下的夕陽與黃昏,短暫卻絢麗。我們重新翻閱《野鴿子的黃昏》,讀的不僅是一本書,更是那段時代的迷惘與哀愁,是一位青年試圖用筆尋找出口的努力。

從「野鴿子的黃昏」引出感人的故事

1967-11-12/經濟日報/06版/綜合

【本報記者 楊蔚】文壇上有一個早殞的天才,最近在人們心上捲起一陣懷念的潮浪--他是四年前逝世的王尚義;也就是「野鴿子的黃昏」的作者。

捲起這一陣潮浪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他的遺集的發掘與印行,其二則與最近的一大新聞有關。

醫科學生冷暖際遇

據說,不幸在直潭遇害的景美女中學生董明芳,有人看到她生前曾獨自坐在塗潭渡口處一塊石頭上,埋首閱讀一本小說。那本小說就是「野鴿子的黃昏」。

因為有這兩件事,有很多人談「野鴿子的黃昏」這本書,和書的作者王尚義;同時,王尚義的朋友們對他懷念得更深、更濃……

王尚義是河南汜水人,台大醫學院畢業,民國五十二年--在他廿六歲的那一年,死於肝癌。這個短暫的生命,有如流星一閃,但有很多讓人興起感懷的情節。

譬如,他的作品很多,目前在坊間可以買到的,如「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狂流」、「空谷足音」、「野百合」、「野鴿子的黃昏」等;另外還有正在整理出版的其他作品。而這些作品,都是最近兩年經過別人一番發掘的工夫,才一部一部陸續的出現。

他生前是一個醫科學生,死後卻因為文學方面的成就,獲得重視和適當的評價。

他的朋友們說,王尚義給人的印象,蒼白、尖說、激動,並且不時會爆發一陣帶著嘲弄意味的大笑。那種逼人的氣勢,有時頗難讓人忍耐。不過,據說他有好幾個知己的朋友,也都是在辯論問題時吵架「吵」出深厚的友情來。

他讀大學時,經濟情況很窘。於是,在繁重的功課之外,兼了兩家夜校的鐘點,另外還趕寫文章,這樣勞累的結果,健康漸壞。他的病因即種於此。等到他後來住院、開刀,據說乾癟得祇剩骨頭了。

對於死亡,王尚義始終抱著一種無可奈何的感情。他有一個短篇小說「大悲咒」,受文壇推崇。這篇小說討論到信仰與死亡的問題,有精細的解剖。這也是他在作品中一再提出討論的主題。而在他描寫到一個人的莊嚴死亡時,祇有這麼簡短的一句:「二○四號的病人被更高的手接了去。」

--幾乎是對死亡的一種沉默的抗議!

一個凄美的故事

王尚義的作品,有一部份似頗受卡膠的影響。那一段期間,存在主義的哲學,衝擊文壇,敏銳如王尚義,自不例外。他推崇卡謬,對卡謬在作品中所顯示的良知的覺醒,以及肯定生命的態度,格外讚佩。

「死得安然,活得實在。」這是他對卡謬的名著「異鄉人」的一個詮釋;卻也是他自己那短暫一閃的寫照。

在王尚義的悲劇的背後,還有一個堅貞而淒美的愛情故事。他有一個女朋友,感情極洽。王尚義在病中時,她不拘小節,隨侍榻旁。後來,王尚義死了!這一個重大的打擊,使她心灰意懶,於是她皈依天主,作了修女。

有人問她為什麼選擇這條道路?據說她含著淚,沒說明什麼理由!

王尚義死後,他的朋友向他悼念說:

「與他同時代的人剛剛接觸到人生,他已經投身於死亡;我們不必感到哀傷,因為他是一個生活的勇士……」

前兩天,景美女中的一個女學生,在一家晚報上發表了一篇悼念董明芳的文章,內容非常感人。在那一篇文章中,也談到「野鴿子的黃昏」這本書。這個書名,其實是其中一個短篇小說的題目.內容為描寫一個人隱藏在心中的一幅美麗的幻景,後來如何被殘酷的歲月所撕碎。

這篇小說,一開始即進入「我」在涉足田埂,踏上小路,穿過竹林,而在河邊躑躅流連時的心境。這個「我」的內心,被大地喚起一種與大地融和的慾望和期待,並且祈求一個奇異的夢境……

聽牧師顫抖的聲音

在小說的結尾時,牧師顫抖的念著:「從情慾生的必屬於情慾,從靈生的必屬於靈。」

…………

據那篇悼念的文章說,董明芳很喜歡這本癟。這一本小說,也的確擁有廣泛的讀者,但不知在他們沉醉於王尚義那個美麗的環境時,是否知道它背後有這麼許多蒼涼的情節?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最新文章

燒成這樣 署立新營醫院北門分院大火造成12人死亡,多人嗆傷,起火點疑為位於二樓的...

火噬新營醫院釀12死、逾70嗆傷 嚴重大火竟是人為!

2025-09-15
狄鶯(左)有夫有子萬事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04/07 潘瑋翎攝影)

2000年元旦生小孩 「千禧寶寶」嬰兒潮 演藝圈孫安佐也是其中一員

2025-09-15
「治平專案」掃黑行動,省刑大從台北市石牌保一總隊押解天道盟天德會會長張德潤(中)...

1990年代開啟全國大掃黑「治平專案」 黑道大哥直升機押送綠島

2025-09-14
星報發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7/25 本報記者攝影)

1999年聯合報系「星報」創刊 追星族必看號稱「年輕人的報紙」

2025-09-12
東信電信卅一日晚上將在台中體育場舉辦大型跨年晚會,將在當天晚會主持人唐從聖及賈永...

「選東信,最動心」還記得東信電信嗎?

2025-09-11
民進黨在台北市舉行「國會全面改選」示威遊行,遊行隊伍分三路,分別由台北市孔廟、龍...

台灣史上政治懸案之一 前高雄縣長余登發猝死自殺他殺迄今仍是謎

2025-09-10
由一封徵婚信締訂良緣的日本小姐北野信子與我國新郎王華中,十二日在台北地方法院公證...

漂洋過海來愛你!未曾謀面即定終身的跨國愛情故事

2025-09-09
為增加台灣本土的報導比例,讀者文摘中文版首次設置台北編採部主任,九月份起延攬詩人...

「讀者文摘」中文版出刊一甲子停刊 曾經的閱讀窗口已成為回憶

2025-09-09
「華麗與蒼涼-張愛玲遺物紀念展」於皇冠藝文中心舉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7...

海派作家張愛玲逝世三十年 1995年於洛杉磯公寓結束傳奇一生

2025-09-08
來源:聯合報-A9 社會(2019/09/26)

借竅驅魔? 邪教「聖母」林欣月教唆打死信徒 連孩童也難逃毒手

2025-09-05
國防部軍事發言人羅紹和少將上午說明國軍針對「南瑪都」颱風侵襲災情,國軍救援情形。...

「史上最強發言人」退伍後去哪了? 羅紹和少將轉身投入公益

2025-09-04
來源:聯合晚報- A1 要聞(2013/04/12)

知法犯法!幕後黑手竟是律師|2013年高鐵炸彈案

2025-09-03
抗議無薪假 為抗議企業雇用外勞卻讓本勞無薪休假,團結工聯昨天上午串聯千位勞工包圍...

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台灣 不景氣就連台積電、聯電也放無薪假

2025-09-02
明日報今天中午停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1/02/21 楊光昇攝影)

PChome創辦人詹宏志曾創首家網路原生媒體 卻一年燒光資金收攤

2025-08-29
台北市議員昨天舉行「保力達『啤兒綠茶』廣告,是酒?還是茶?」記者會,並與各局處討...

是啤酒還是綠茶?保力達推出「啤兒綠茶」廣告爆紅卻引發爭議

2025-08-28
重新整修過的家齊女中校門,彷彿訴說著在八十三年優良傳統的基礎下,開創一個全新的未...

台南家齊女中百年校史 9年前改名「高中」校友依依不捨

2025-08-27
重新修建的台中市樂成宮落成啟用,已恢復昔日莊嚴的外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

網友票選最靈!「樂成宮」月老人氣超越台北霞海城隍廟

2025-08-26
來源:聯合晚報-01 要聞(2004/11/13)

《我們六個》真實原型! 惡毒小三「李月桂」滾水燙原配、火車拋子、電鍋殺夫

2025-08-25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