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寶特瓶退你兩元!90年代台灣曾有「環保回收獎勵金」制度
1992年,環保署長趙少康為了提高寶特瓶的回收率,推動每支寶特瓶押瓶費2元的政策。1997年,「押瓶費」改名為「回收獎勵金」。雖然這項環保政策獲得民意支持,但因為飲料業者的壓力,以及衍生出各種回收亂象,2002年公告廢止。
雖然徵收押瓶費,將導致瓶裝飲料的售價提高,例如在便利商店出售的1250CC寶特瓶汽水由30元漲為32元,2000CC由45元漲至47元。但根據實施前的民意調查,有六成以上民眾支持這項政策。
對消費者而言,只要拿寶特瓶到全台各地的上萬個回收站,就可退回押瓶費。由於每支寶特瓶的押瓶費高達2元,不只讓消費者的回收意願大增,許多拾荒者也加入回收寶特瓶、賺取押瓶費的行列。
回收的寶特瓶送到再生工廠粉碎後,塑膠粒作為後續利用的材料,用於地毯、墊板、遊艇等用途。當時的宣傳是「回收兩支寶特瓶可以再生一個填充玩具,回收五支寶特瓶可以再生一件雪衣。」
1997年,環保署將寶特瓶的「押瓶費」改名為「回收獎勵金」,並降至每支寶特瓶1元,2000年再降至0.5元。這是因為飲料業者不斷反應,飲料市場競爭激烈,寶特瓶收押瓶費的政策加重業者負擔,不利寶特瓶飲料的價格競爭力。
更重要的原因是,高額押瓶費衍生出各種回收亂象,包括有工廠將生產寶特瓶的數量以多報少,並未繳納足額的押瓶費;還有不肖業者從國外進口寶特瓶,也未支付押瓶費。因此,台灣的寶特瓶回收率在名義上曾經高達120%,資源回收管理基金入不敷出,出現嚴重虧損。2002年,環保署以完成階段性任務為由,正式廢止這項政策。
寶特瓶回收站 今天開張全省一萬零六百個點 等你一齊為環保盡心
1992-03-15/聯合報/05版/生活
【台北訊】寶特瓶押瓶費回收制度今天起正式展開,全台統一、OK、福客多等連鎖超商及頂好超市共設一萬零六百個回收站,一個寶特瓶可兌換二元。
負責這項回收作業的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惜福基金會表示,所有的回收站都將貼上「寶特瓶回收點」的紅綠標誌及宣導海報,民眾若不清楚附近的回收站在何處,可以打免費服務專線:(○八○)二三一一二九查詢。
惜福基金會呼籲民眾充分配合回收活動,由於回收筒的容量不是很大,因此希望民眾在退瓶前請將瓶身稍加清洗、去瓶蓋後儘量壓扁再拿到回收站兌換,千萬不要把一般垃圾投人紅色的寶特瓶回收筒,以免造成回收清點時的困擾。(下略)
寶特瓶回收獎勵金5月取消食品業環保負擔減二至三成 飲料市場競爭更趨公平
2002-03-12/經濟日報/37版/綜合產業2
【記者何世全╱台北】行政院環保署長郝龍斌昨 (11)日表示,寶特瓶每支0.5元回收獎勵金將從5月1日起取消,將使食品業的寶特瓶環保費用負擔降低二、三成,飲料市場競爭趨於公平。
郝龍斌昨天到立法院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進行工作報告時公布,寶特瓶回收獎勵金即將於5月取消。
環保署目前公告,應回收的容器中,只有寶特瓶及PVC實施回收獎勵金;以600cc礦泉水為例,回收清除處理費率每公升11.78元,約占售價的11%;另外課徵回收獎勵金約占售價的14%,使寶特瓶商品的成本較其他容器商品高,造成市場競爭不公平。
這種政策提高業者成本負擔,也成為業者逃漏繳費的誘因,甚至不法業者不繳交獎勵金等情形。環保署去年8月加強駐廠查核283家次,查獲短漏報繳金額3.3億元,並依法處分及限期追繳。駐廠查核計畫已對規模較大業者產生嚇阻效果,但小規模或地下業者仍持續短漏繳,且地下業者短漏報繳金額龐大,常無力繳清或宣稱倒閉,以致補繳率極低。(下略)
最新文章
-
霧峰林家後代曾是享譽國際的賽車手! 「林帛亨」闖出國際車壇拚出亞洲冠軍
2025-07-27 -
連續36天贏球!統一獅2006年創造中職史上最長17連勝紀錄
2025-07-25 -
2002年政府推出「兩兆雙星產業」政策 卻成「兩兆傷心慘業」
2025-07-24 -
秦祥林、張復建都從這畢業!復興劇校半世紀來培育無數戲曲人才
2025-07-24 -
90年代暑假流行送小孩去打坐?兒童禪修營曾掀熱潮卻因中台禪寺事件退燒
2025-07-23 -
華岡藝校差點走入歷史?90年代曾陷違建風波與廢校危機
2025-07-23 -
文青族最愛、來自世新!免費報紙《破報》1995年創刊現已走入歷史
2025-07-22 -
台灣動物園沒有北極熊!曾經有三隻卻都因這原因死亡…
2025-07-22 -
2.8萬人塞爆新竹體育場!2012年SMTOWN演唱會首度來台引起轟動
2025-07-21 -
職棒推手未能親見榮景 「成棒之父」嚴孝章65歲猝逝
2025-07-21 -
50年前奇萊山重大山難!清大5生喪命 校方建「成功堡」追思
2025-07-18 -
「木蘭女足」一姐周台英昔日榮光 今涉師大抽血案爭議
2025-07-18 -
1999市民熱線滿20年!台北首創、各縣市跟進 號碼竟然都是同一支
2025-07-18 -
中職明星賽的輸球傳統?「興農魔咒」創下連10年不勝紀錄
2025-07-17 -
80年代台灣擬開放美國火雞肉進口 3000名農民不滿蛋洗蕭萬長
2025-07-16 -
2015年台灣首件監獄挾持事件 驚魂14小時6囚自戕收場
2025-07-15 -
「阿Q桶麵」熱賣30年!當年為大食量男生打造 還把洋將取名「阿Q」當活廣告
2025-07-14 -
師徒惡鬥最終雙雙倒閉!昔日健身王國「佳姿」「亞力山大」一夕崩塌
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