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土變綠地! 歷經八年抗戰的蛻變|內湖垃圾山
在1960年代以前,內湖屬於台北市郊區,到了1980年代以後,內湖快速發展,人口大量增長,更在捷運通車、成立科學園區後,成為了全台含金量最高的區域之一。其中內湖復育園區號稱為「台北市第二個肺」,你可想像它曾是一座近20層樓高的垃圾山嗎?
內湖復育園區舊名為葫洲里垃圾掩埋場,位於基隆河右岸的一處窪地,原規劃填平後即不再使用,卻因未覓得合適的新地點而不斷堆積。垃圾形成小山,最高曾超過60公尺、將近20層樓高,從開始到結束走過43年歲月,掩埋過數以萬噸的垃圾。
當時的垃圾山又因隨便傾倒了事,未將掩埋垃圾做排氣處理,時常導致沼氣自燃而引發大火,使附近的居民飽受空氣、土壤、水源汙染之苦,後來台北市政府歷經八年時間,移除這座垃圾山並復育成一片綠地。直至1985年,新建的「福德坑垃圾掩埋場」啟動,內湖垃圾山才停止使用。過去的「都市之瘤」轉型成「都市之肺」!
內湖垃圾山大火,環保局束手無策火勢控制不了.垃圾照樣往上堆,居民怨聲載道.許整備只說抱歉
1984-07-16/聯合報/03版
【台北訊】台北市內湖垃圾山因沼氣作怪,到昨天已一連燒了三天,完全沒有熄滅的跡象,更因風向影響,濃煙飄向南港,使南港區三重、重新、北港三里,三天來瀰漫在一片白茫茫煙霧中,許多居民無法忍受,被迫紛紛棄家到外地借宿。
儘管內湖垃圾山已延燒了三天,台北市這三天產生的七千八百餘噸垃圾仍然送往該場掩埋;原因是環保局木柵區福德坑垃圾場仍然無法啟用。
該局原來計畫在八月啟用福德坑垃圾場,但因土地征收問題延誤,至今尚未施工。
目前內湖垃圾場的高度已達五十三點八六公尺,將近十八層樓高,「六三」水災時局部坍方,使民眾飽受虛驚,三天來又因沼氣自燃,發生冒煙或起火燃燒,令附近居民有「身在危城」之感。
造成上述現象,主要由於內湖垃圾場的垃圾處理方式,只是傾倒了事;而非採標準的垃圾掩埋,也就是一層垃圾一層土,並插入多孔管以排放垃圾所產生的沼氣。
昨天,當地許多民眾指摘環保局「無能」、「短視」,以致於多年來都不能對本市垃圾處理作全盤規畫,這些民眾甚至氣憤的懷疑,環保局有意讓這場大火蔓延,燒掉部分垃圾來解決垃圾山過多垃圾的煩惱。
內湖垃圾山掩埋場工務組長徐振盛說,垃圾山燃燒很難熄滅,環保局所能做的只是避免火勢蔓延,維持上山道路的暢通,使台北市每天兩千六百噸的垃圾仍然能往山上倒。
徐振盛說,除非老天爺幫忙,及時下一場大雨,否則非待垃圾山內的沼氣燒光,火勢才會停止。
這次垃圾山起火,係因十三日下午二時許,當時氣溫高達攝氏卅七度二,天乾物燥,山內的沼氣碰上易燃物,一觸即燃,至十四日晚上,火勢最烈,整個垃圾山火光熊熊,遠遠望去一片火海。
為了控制火勢,連日來環保局出動局內所有運水車,包括九輛洗街車和八輛溝泥車,往返運火滅火搶救,並目出動兩輛堆土機,不斷的在垃圾山頂堆土掩埋山腰的火勢。
對於南港地區民眾的抱怨,垃圾山掩埋場的工作人員表示實在愛莫能助。徐振盛說,垃圾山的工作人員都已盡了全力,許多人已兩天沒有睡覺。他認為,內湖垃圾山已經沒有甚麼特效藥,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闢建木柵福德坑掩埋場,來處理全市所產生的垃圾。(後略)
最新文章
-
一名作家之死!牽扯中美複雜關係|1984年江南案
2023-03-25 -
勇奪臺灣第一面奧運獎牌的亞洲鐵人「楊傳廣」
2023-03-25 -
狒狒脫逃不是第一次! 1967年動物園狒狒趁隙開溜、兒童樂園逛大街
2023-03-24 -
北海岸奇觀!荒廢40多年的奇特廢墟 翡翠灣太空玲瓏屋
2023-03-23 -
23歲新星一夕之間香消玉殞 湛蓉命案成千古謎團
2023-03-23 -
騎彩面狒狒腳踏車看猴子!六福村的靈長類動物來自ㄅㄆㄇ猴園
2023-03-23 -
致命求職陷阱!台灣犯罪史四大命案之一|1977年江子翠分屍命案
2023-03-22 -
與你同行!1988年道路溜冰馬拉松賽的珍貴留影
2023-03-21 -
各國審美大不同! 環「肥」燕「瘦」各顯其美|佳樂小姐選拔賽
2023-03-21 -
普發6000來了!回顧14年前的振興消費券 當年你怎麼花?
2023-03-21 -
台北歷史上最嚴重的水災 1963年葛樂禮颱風來襲
2023-03-20 -
SARS封院拍成國片《疫起》 回顧20年前的抗疫英雄
2023-03-20 -
年記故事:空曠的台北街頭 1965年嚴陣以待的防空演習
2023-03-20 -
五人陳屍旅社 全是一刀斃命!1988年基隆五福旅社命案
2023-03-17 -
台灣棒球風雲! 第一支民營機構組成的棒球隊|可口奶滋棒球隊
2023-03-16 -
戴資穎征戰全英公開賽!2017年首度奪冠躍上球后寶座
2023-03-16 -
50公噸臭彈爆炸! 台南西門路上的腥風血雨|2004年鯨爆事件
2023-03-15 -
跨年夜銀樓遭強盜殺人縱火! 嫌犯在看守所自殺成為羅生門|金金銀樓火災
2023-03-1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