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引發兩岸轟動的「閩平漁事件」 兩起偷渡命案造成46死

2025-04-04 19:24 報時光

閩平漁五二○二號大陸漁船十四日遣返回大陸時,與海軍八三四號艦相撞,造成廿一 落海人失蹤,圖為獲救的大陸人民搭乘海軍號艦返回基隆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0/08/14 鄭瓊中攝影)
閩平漁五二○二號大陸漁船十四日遣返回大陸時,與海軍八三四號艦相撞,造成廿一 落海人失蹤,圖為獲救的大陸人民搭乘海軍號艦返回基隆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0/08/14 鄭瓊中攝影)

1980年代中後期,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掀起了一波大規模的偷渡潮,但在當時幾乎沒有任何合作機制來處理這一問題。早期是由中華民國警備總司令部負責處理偷渡案件,對於被查獲的中國大陸偷渡客,經過必要的偵訊程序後,即採取「原船遣返」的方式。由於兩岸缺乏直接溝通,遣返過程只能由單方面執行,這導致遣返的偷渡客往往能夠在中國沿海偏僻地點上岸後,避開當地警方監控,悄然回到家鄉。

然而,這種遣返方式在1990年引發了兩起重大事件—「閩平漁5540號事件」與「閩平漁5202號事件」,這兩起事件共造成46名福建漁民死亡,成為兩岸關係史上的一個悲劇。

1990年7月21日,台灣警備總司令部查獲76名福建漁民後,將他們封艙遣返,並搭乘「閩平漁5540號」返回中國。途中,該船擱淺在中國沿海,被當地漁民發現,登船確認後發現艙內已有25人因缺氧死亡。此事件震驚兩岸社會,也引起國際人權組織的關注。

僅僅幾週後,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將50名偷渡客遣返,搭乘「閩平漁5202號」返回福建。然而,在8月13日,當台灣海軍押送該船駛回福建途中,在基隆以北13海里處,軍艦與漁船發生碰撞,導致漁船斷裂翻覆,船上50名遣返人士中有21人不幸溺斃。這兩起事件合計共造成46條人命的損失。

這兩起「閩平漁事件」發生後,引起了中國大陸政府的強烈抗議,也讓台灣社會開始反思遣返機制的問題。最終,在1990年9月,兩岸紅十字組織代表簽署了《金門協議》,該協議明確規定,未來若有大陸居民需被遣返,應由兩岸紅十字組織負責處理,以確保遣返過程的安全與人道。這項協議成為兩岸在偷渡問題上首次建立的正式合作機制,也為日後兩岸在人道議題上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閩平漁事件」至今仍然是兩岸關係史上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它不僅反映了當時兩岸敵對氛圍下的現實困境,也凸顯了人道主義在國際關係中的重要性。

憲政改革、國會全面改選、兩岸關係、國民黨高層權力結構調整、朝野關係變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回顧79年政局 恍若隔世

1990-12-31/聯合報/02版/焦點新聞

【記者胡文輝、林美玲、游其昌/專題報導】七十九年是多事之秋,今天是七十九年歲末,回顧今年從年頭到年尾三百六十五天裡的政治情勢變化,幾乎可用「恍如隔世」來形容。今年裡,事件經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每一波都會牽動政局的演變。政局演變雖因事件迭起而亂紛紛,但仍有脈絡可尋,憲政改革、國會全面改選、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國民賞高層權利結構調整、朝野關係等五項題目,正是政局演變的五條主要軸線。

去年立委、縣市長、省議員大選之後,政治變局其實已若巨大伏流潛藏,今年則年初即隨副總統人選爭城的國民賞高層政爭而湧出檯免,其後,蟄伏已久的民意已隱然傳來風雷之聲,在老國代演出「山中傳奇」後,更如一聲春雷般響起,這聲民意的春雷,打開了憲政改革、國會改革的出路。

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亦是重要發展軸線,今年是由亂而武圖整合的重要一年,國統會、陸委會、海基會相繼成立。朝野關係等亦被牽動。其實,幾個政治議題軸線雖一各自發展,其問亦相互影響牽動,以下是七十九年重大政治事件的回顧。執政黨二月十一日臨中全會的票選、起立派較勁,使執政黨遷台四十年首度出現分裂,林洋港、蔣緯國、李煥、郝柏村、陳履安五人結合為「非主流派」,推出「林蔣搭檔」與李登輝爭奪總統寶座,成為執政黨遷台四十年來最嚴重的鬥爭。

陳履安主張內閣制的談話出現後,立法院新國民黨連線馬上與集思會展開「代理人戰爭」,媒體上也出現擁護兩組候選人的廣告,政爭的發展,已由高層轉向社會各界。

在政爭浪潮由高層擴散到社會,政治局面出現嚴重不穩,李登輝總統請出了謝東閔、陳立夫、黃少谷、袁守謙、倪文亞、李國鼎、蔣彥士、辜振甫八大老出面斡旋。

在八大老的居中協調,省籍大老蔡鴻文從中奔走,林洋港率先正式宣布退出,蔣緯國隨後跟進,林洋港的退出,瓦解了「非主流派」對總統職位的攻勢。

在政爭中,執政黨祕書長宋楚瑜一度飽受攻擊,幾乎遭到下台的命運,但隨著非主流派力量缺乏著力點,國民黨內部力量重新整合,宋楚瑜保住了祕書長職,非主流派人物轉往地方發展,伺機反撲。政爭最後李登輝總統為了權力平衡和政治穩定,五月間選擇了郝柏村組閣取代李煥。三月間,國民大會第八次會議召開,資深國代滕傑等人進行大串聯,先擁蔣緯國向李登輝挑戰,後配合「非主流派」的運作,結合而成「林蔣派」,導致總統選情複雜,老國代更恃選票而驕,通過了「行使兩權」、「國大每年集會一次」的提案,被社會抨擊為藉總統大選而行「政治勒索」。

民進黨籍國代黃昭輝,在李總統宴席上翻桌,讓輿論譁然,民進黨也與學生合流,在三月廿一日總統選舉時進行攻山,全被嚴密的憲警部署阻擋,老國代投票時仍然是支持李總統,增額國代的拚命亮票,歷時一個月的大會,成為社會、學生聲討對象。

國民大會假藉選總統,先要求提高國大出席費,又有意行使劃制、複決兩權,國大毀憲自利的行徑,引起了社會憤怒,學生、工商界因而振起,掀起了社會全面要求國會改革,逼退老代表的風潮。今年的街頭運動從「二二○事件」的燒燬汽車到「一二二五」遊行的和平活動,可看出就量和質上均從激盪歸於沈寂。

不過,「三月學運」卻是個特例,以時間和學生參與的人數和其影響力,「三月學運」是往年社會運動所不曾見的,國是會議的召開,就是導因於「三月學運」學生的強烈訴求所致。

「二二○事件」導因於立法院選舉正、副院長、民進黨展開逼退訴求,所衍生出來的街頭火爆衝突,到五月反軍人組閣大遊行,以及「五二九事件」,立法院行使閣揆同意權所衍出的街頭流血事件,這幾次事件是今年規模較大的街頭運動。

但由於經濟景氣惡化,再加上郝內閣整頓治安,有意打壓社會運動,環保、工運活動質、量上明顯萎縮使得下半年的街頭運動漸趨沈寂,及至民進黨舉辦的「一二二五」大遊行都是以和平的場面走完全程,顯見今年度的街頭運動已不若往年的熱絡。開放探親政策實施後,七十九年的兩岸互動更見頻繁,大陸的偷渡客暴增,經由「閩平漁事件」的慘劇,促成了兩岸紅十字會的金門談判,而間接推動了兩岸中介機構的加速成立。

李總統以大陸政策為職志,促設立「國家統一委員會」外,並將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改為「大陸委員會」,由副院長施啟揚負責推動,雖曾招致立法院的質疑,仍然成為我國實際主掌大陸政策的最高機構。

由陸委會輔助設立的「海峽交流基金會」成立,陳長文成為民間推動兩岸關係最有實力的人士,並配合紅十字會的推動,讓兩岸建立半官方接觸。

中共在年底召開對台工作會議,確立對台工作的大政方針,國統會則擬訂「國家統一綱領」,作為大陸政策的指導原則,兩岸關係又邁進另一新階段的發展。國是會議的召開起源於老國代爭權演出「山中傳奇」,引起「三月學運」,學生以聲明要求李登輝總統必須儘速召開國是會議,解決台灣當前的政治問題和憲政危機。

六月底至七月初所召開的國是會議,網羅朝野人士,還包括甫出獄的許信良,及海外異議人士,共同研討中央與地方政府體制、憲政改革、兩岸關係、大陸政策等當前重大政治課題。

經過六天的分組討論,國是會議的結論有:採取修憲方式,總統民選。針對以修憲從事憲政改革。國民黨已在黨內成立憲改小組,至於總統民選,目前仍停留在委任代表制和直接民選二擇一的爭論,未有定論。無論是立法院或是國民大會,今年國會衝突場面之激烈、次數之繁多,是為歷年之冠。尤其是立法院,由於增額立委逐漸主導議事,因此頻頻「逼退」,以及兩黨政治的對抗,均造成多次肢體衝突,再加上立委職權意識高漲,立法院和行政院關係也頻生齟齬。

今年國會衝突的主因是國會結構不健全,二月一日立法院八十五會期報到,民進黨就是以此主題展開抗爭,不斷的逼退動作,多次造成肢體衝突,此外,兩黨政治的對抗,在法案協商不成下,立委也多以情緒性的肢體動作搗亂議事進行,造成多次議事癱瘓。圍繞在統獨意識的爭執,朝野關係已由對立轉化為競爭,「美麗島特赦」、國是會議的包容,都有推向和解的趨勢,但「事實主構決議文」與「主權獨立運動委員會」的回應,卻強化了執政黨制裁台獨聲浪的決心,黃華案的判決,再度使兩黨關係降到冰點。民進黨正式在檯面上運作,也引發了內部爭論,美麗島系向新潮流系妥協,更使「主權獨立」的主張昇高,朱高正的出走,林正杰的潛伏,都與民進黨獨派高漲有關。

最新文章

清明節風箏競賽活動現場情景。圖為一隻巨型蜈蚣風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2/...

老照片回顧清明節習俗:掃墓、出外踏青、放風箏由來在這!

2025-04-04
閩平漁五二○二號大陸漁船十四日遣返回大陸時,與海軍八三四號艦相撞,造成廿一 落海...

1990年引發兩岸轟動的「閩平漁事件」 兩起偷渡命案造成46死

2025-04-04
桃園縣新屋鄉葉春日派下後裔4000多人,上午群聚葉五美公祖塔,場面熱鬧。圖/聯合...

全台最大祭祖!新屋「葉五美公祠」近萬子孫齊聚

2025-04-03
興建中的林內焚化爐工程,已完成百分之九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4/08/1...

一場弊案閒置近20年...林內焚化爐成「蚊子焚化爐」力拚轉型

2025-04-01
五局下半La New林智勝擊出三分打點全壘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5/09...

征戰中職20多年創造無數經典 大師兄林智勝宣布引退

2025-03-31
寶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9/08  黃秀義攝影)

寶雅40年歷史!從台南生活百貨起家 靠美妝穩站零售市場

2025-03-29
慶祝青年節自行車比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5/03/27 陳維在攝影)

70年前青年節不一樣!舉辦各項競賽、看電影還享半票

2025-03-28
V air威航使用空中巴士A三二一客機飛航,全經濟艙共有一百九十四個座位,椅距前...

壽命不到兩年! 「威航」2016年停飛數月後母公司復興航空也解散

2025-03-27
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肯德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7/12/29 游輝弘攝影)

肯德基來台40年!首家店開在麥當勞旁 開啟速食業戰國時代

2025-03-27
台中縣新社鄉發現女屍被焚棄屍案,昨天警方在棄屍的水溝及附近山區進行大規模搜索。圖...

檳榔西施夜間赴約成惡夢 慘遭三毒蟲聯手摧殘後焚屍

2025-03-26
日本樂桃航空董事長井上慎一(中)昨天宣布,本月16日開闢桃園-大阪航線。樂桃航空...

日本櫻花季來了…日本第一家廉航「樂桃航空」10多年前機票超甜!

2025-03-26
來源:聯合報- 03 第三版(1979/06/30)

台灣也曾有「日光節約時間」 推行30多年為什麼取消?

2025-03-25
口蹄疫豬一車車被送來掩埋撲殺處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97/03/24 ...

1997年台灣爆發大規模口蹄疫 損失1700億 歷經24年終成非疫區

2025-03-25
雲林軍火庫老大林清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0/04/27黃國有攝影)

「幽冥教主」林清標縱橫江湖 電影《台西風雲》的原型人物就是他

2025-03-25
台北市警局迅雷小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8/16  林俊良攝影)

1983年「迅雷小組」成軍!精挑神槍手打造台北最速保安大隊

2025-03-25
圖為合歡山的雪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4/02/06 陳明輝攝影)

近三百人上山倖存者只有五分之一 台灣最嚴重的山難「野呂寧事件」

2025-03-24
參加電玩大賽「英雄聯盟」世界錦標賽獲得冠軍的台灣電玩隊伍「台北暗殺星」(TPA)...

被周杰倫買走!2012年奪冠、點燃台灣電競熱血的台北暗殺星

2025-03-24
來源:聯合報- A7 話題(2005/08/29)

女教師墜下后豐大橋 23年前命案留下「羅生門」

2025-03-23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