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諾貝爾獎得主82歲娶28歲小嬌妻 楊振寧與翁帆的忘年戀
楊振寧,現年102歲,是一位傑出的物理學家,於1956年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因而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最早獲此殊榮的華人之一。
楊振寧的第一任妻子是中華民國陸軍中將杜聿明的女兒杜致禮,1950年,當時28歲楊振寧和21歲杜致禮在美國普林斯頓結婚,婚後兩人育有2個兒子與1個女兒,攜手共度了53載。2003年10月,杜致禮因病離世。
一年後的2004年12月24日,楊振寧以82歲的高齡與28歲的翁帆步入婚姻殿堂,這段相差54歲的「老少配」婚姻引起外界關注。兩人最初於1995年在廣東汕頭大學的一場國際會議上結識,當時翁帆負責接待楊振寧及其妻子。翁帆大學畢業後曾有過一段婚姻,但只持續了不到兩年就宣告破裂。
這段婚姻之中她也與楊振寧失去聯繫多年,直到2004年2月,翁帆再次寫信給楊振寧,兩人開始頻繁交流,逐漸燃起黃昏之戀的烈火,最終在同年底喜結連理。
《相對論》娶了翁帆 讓楊振寧生命延長
「這是我們的決定」娶了她 楊獲得上帝恩賜最後的禮物 嫁給他 翁晚上不用再一個人吃飯
2006-07-06/聯合報/A3版/相對論
【本報記者李名揚、梁玉芳、羅嘉薇】二○○四年十二月,八十二歲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梅開二度,引起全球矚目和議論。他的新婚妻子翁帆,年僅廿八歲,是楊振寧眼中「上帝恩賜最後的禮物,給我的老靈魂一個重回青春的歡喜」。
前天,楊振寧和翁帆婚後第一次來到台灣,走到哪裡都手拉著手,親密不言可喻。訪談中,楊振寧談老、談緩慢、談身後,樣樣坦然,但是愛情超越這一切,翁帆說:「這是我們的決定,我們生活得很好。」
問:兩位結婚快兩年了,結婚對你們各自的人生,最大改變是什麼?
楊振寧(以下簡稱楊):我們是不同時代的人,婚後,我們從彼此學習到些自己以前沒經驗過的事情。
我們年紀差很多,媒體有非常多討論,不過有一點大家都沒注意到:一個人到了八十多歲,不可能不想到他的生命是有限的,跟一個年紀很輕的人結婚,很深刻的感受是,這個婚姻把自己的生命,在某一種方式上做了延長。
假如我沒跟翁帆結婚,我會覺得三四十年後的事跟我沒關係;現在我知道,三四十年後的事,透過翁帆的生命,與我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下意識裡,這個想法對我有很重要的影響。
翁帆(以下簡稱翁):振寧講過:「有些事我看不到了,可是再過三四十年,你幫我看。」我們心底難免有點傷感,但大家都曉得這是一個事實,每個人都會經歷。
對我來說,婚後經常要旅行,參加一些會議和活動,這跟我以前生活不一樣,因為我結婚前還在念書。
我想所有人結婚後都少一些自由,但也換來很多好處,比如說,晚上不用一個人吃飯。
問:楊振寧的過去,翁帆沒有參與,會造成隔閡嗎?或反而可以分享不重疊的人生?
楊:我認識很多人,有的認識很多年,像這兩天翁帆和我會看到很多人,我都會預先向翁帆介紹,這個人多少歲、做什麼研究。
翁:多的時候我不可能全部記住,但見面談話後,就可以記起來。
我發現,很多人年紀大,可是心態非常年輕。像這回去維也納,我和法國一個諾貝爾獎得主的太太去逛博物館,她六七十歲了,但完全不覺得她是個老人,她走路甚至比我還行。
楊:也是在維也納,見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們夫婦請我們吃飯,他夫人問翁帆多少歲了……
翁:她非常開朗,她先說自己七十六歲了,問我多少歲。我說我快三十了。她非常吃驚,說:「我以為妳才十六歲!」我們哈哈大笑。
楊:我想人相處了以後,年齡差別沒什麼重要性,重要的是,每個人都不一樣。
透過跟翁帆的接觸,我也認識很多和她同年紀、在潮州、廣東長大的中國年輕人,幫助我對中國今天的各種現象,多一些了解。
問:會不會在價值觀上因為世代差距有不同看法?
楊:像吃東西,畢竟我在美國住了快六十年,而她最近才長期接觸外國生活。
翁:我發現他吃中餐和西餐份量不一樣,西餐吃得比較多,中餐通常吃一點就說吃飽了。
楊:又比如說她對中國的補藥,相信的程度,比我大了很多很多。
翁:中國人普遍覺得人參是好的,廣東人喜歡煲湯,裡頭會放一些藥材。這些我相信對身體有好處,他一邊喝,一邊說不相信。不過只要他肯喝,我還是會煲給他。
楊:我對煲湯的作用,信仰沒有她那麼強。
我想中醫裡許多觀念有它的道理,不過這個道理沒有通過科學的方法研究清楚(翁笑)。比如說人參對人的身體所以好,因素非常複雜,人體也非常複雜,兩個複雜的東西混在一起,就不容易研究。
最新文章
-
民進黨發起「419遊行」主張總統直選 台北車站附近交通癱瘓
2025-04-19 -
【冷知識】孤兒要跟誰姓?父親是蔣中正、母親是宋美齡...?
2025-04-18 -
母豬生出「象鼻怪胎」!離奇案例縣府還做成標本
2025-04-18 -
快樂頌KTV大火釀13死 起火原因竟是少年火大這件事!
2025-04-17 -
挑戰NBA、大戰林志傑成經典 「少俠」田壘2021年宣布退役
2025-04-16 -
台灣教育史最大弊案「景文案」 檢察官烏龍逾期上訴20多名被告無罪
2025-04-16 -
捨身救民!詹炳立遭槍擊殉職 「器官捐贈」寫下大愛
2025-04-15 -
猛男玩火舞釀災...2011年台中阿拉夜店大火9死12傷
2025-04-15 -
2000年萬安艦沉入宜蘭頭城海域 成台灣首例軍艦人工魚礁
2025-04-15 -
貴婦奈奈捲款逃亡! 通緝時效25年背後原因讓貴婦奈奈無法受審
2025-04-15 -
大家樂年代求明牌求瘋了?愛國獎券畫家一年半竟三度被綁!
2025-04-14 -
一代人課本裡的「南海血書」越南難民逃亡慘案竟是反共虛構故事
2025-04-14 -
激勵人心的逆轉勝 打敗南韓的中鋒哈孝遠|1998年的亞青盃
2025-04-11 -
女業務遭「活燒」命喪山區 買車客戶竟是殺人魔
2025-04-11 -
民眾朝聖「最後一餐」來來豆漿店因尹清楓命案意外走紅
2025-04-11 -
撼動國際的白曉燕命案 創台灣司法史上最重大刑案
2025-04-10 -
「早上一杯,晚上發威」 高凌風昔日代言「火鳥咖啡」驗出壯陽藥
2025-04-10 -
20多年前性侵幼女賣片「大貓」權自立首位網路流氓 出獄後竟再犯案
2025-04-10